小说:即便真心相爱的恋人,真的能深入对方的心灵吗

相守总是短暂,分离就显得恒久,只有失去,心里才感到痛惜,痛惜伴随记忆。爱,是没有时间的。

开学伊始,全年级一百人加上实习老师,集体乘火车赴实习地陆海市。陆海市是国家第一批经济特区城市。没去之前,陆海市的风物人情已装满凡臣的大脑,这要归功于来自陆海市的同室同学任永阳。凡臣迫不及待,真想瞬间踏上陆海的土地,那里的神秘吸引着凡臣,最具魅力的,凡臣将有生以来第一次站在大海边。凡臣人生中的第一次,又要增添不少内容。

车厢里热闹非凡,几乎每个厢包间都摆起了扑克战场。七个多小时的车程,凡臣几乎全是站在两节车厢的交汇处,透过车门玻璃观察飞逝而过的城乡原野,思考未知的世界,憧憬未来的幸福。有一次,晓红和汪娟从凡臣身后走过,正热切交谈着的话题嘎然而止,但又没打扰静思中的凡臣,停一下就走过去了。凡臣意识到她们经过,但不想搭话,身体没有丝毫移动。这时候,凡臣什么也不想说。动身之前,晓红和汪娟像两只轻灵的仙鹤,整天飘遥于男女生宿舍之间。每天傍晚,买了饭就跑到我们宿舍,边吃边说笑话。饭碗放下,便直奔礼堂,要么出校门去江淮仪表厂,三天看了六场电影。宣布实习安排名单时,晓红特地提出向我挑战,我含笑没有应战。凡臣从家返校后,心里总觉得有点疙瘩,想理一理却找不到头绪,乱仍仍的,对一些事表面上热情,心里总是应付。安排实习单位时,凡臣没有提任何要求。实际上,老师对实习安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百人被分成三大部分:法院五十人,检察院四十人,市法律顾问处十人。法院的五十人中,有十人留在市中院,其余分派到五个区法院。检察院也是这样,市检察院只留十人。晓红和汪娟在海阳区检察院,夏一平到市中院当了实习法官,凡臣去了市法律顾问处。当年,没有几个学生喜欢律师工作。好像是动身的前一天,凡臣才听同室的人议论,原本我被安排在市检察院实习,因为有一个同学不愿去法律顾问处,到辅导员那儿闹了几次,最后把我调换过去。

除较远的两个区外,大部分同学住在新建成的市政法大厦里,六个人一间房,就餐在楼下,生活比学校方便许多。新大厦有市检察院和市司法局两个单位办公。凡臣的实习办公室在大厦的五楼。

到达陆海市的第二天,凡臣给珉子写了封信,把实习的安排、初来的观感和一腔的思念寄给珉子。还没看到大海,凡臣已凭想象结合看过的电视画面,把近在身边的大海描绘了一番,意图唤起珉子对大海的遐想。凡臣在信里写道:“来吧,五一节的时候来陆海,我陪你到海边追海浪,堆沙丘,唤海鸥,拾贝壳,让海风轻拂你的脸颊,让你的秀发成为海的风景。”

实习并不紧张。起初的二十来天,跟着指导律师熟习律师业务,参与值班,解答咨询,阅读案卷,约见当事人,试写辩护词,并跟随律师出庭,感受真实的庭审气氛。晚上和星期天,扑克一族疯狂鏖战,搅得整幢大楼不能安宁。没出几天,此事引起所在部门的注意,反映给领队老师。到陆海的第二个星期天,全年级集中开会,重新强调了纪律,喧闹的大楼总算平静下来。

凡臣和晓红、汪娟、夏一平四人,这段时间重又聚集在一起,晚上不是逛街就是看电影。站在海边,凡臣深感人的缈小,慨叹大海的广远与神秘。人类喜欢把自己的心胸比喻成宽广的大海,凡臣总觉得过于牵强,形神皆不相似。大海的神秘毕竟展露了表面的美丽,可人心只能揣摸,一丝的心情流露也会带给人满腹的怀疑。人们的相互了解,现象多于实质,真情的表露还常常被理解成幼稚与傻气。即便真心相爱的恋人,真的能深入对方的心灵吗?凡臣思考越多,心中的疑虑越多。

二月下旬,指导律师交给我一个刚接受委托的案子,希望我单独完成辩护工作。凡臣马不停蹄到海阳区法院阅卷,去看守所约见委托人,找知情人了解相关问题,初步理清了案件的基本情况。第三天,得到确切消息,晓红将担任这起案件的公诉人。那天晚上,晓红攥着小拳头,在我面前反复比划,誓要与我比个高低。凡臣真感觉到了有点压力。

案情非常简单。待业青年李征与高三复读生邵萍是一对恋人,谈恋爱已有两年,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知道。李征经常到邵萍家,帮邵萍复习功课。交往中,李征曾几次提出要与邵萍发生性关系,都被邵萍委婉拒绝。这年春节期间,李征带邵萍参加一个同学聚会。席间,邵萍喝了两杯白酒三杯红酒,发觉头晕,没吃饭两人就离开了。邵萍怕回家引起父母不满,提议去李征家休息一会。两人和衣躺在一张床上休息。李征让妹妹把邵萍送回家。到家后,父母见邵萍神色不对,反复追问,邵萍闭口不语,被父亲大骂一顿,声言明天找李征问明情况。晚饭后,邵萍越想越觉羞愧,担心事情闹大,坏了名声,一念之下,写了封绝命书留在家里,出门直奔海边,想跳海轻生。徘徊良久,掉头去了一位同学家,把前后情况告诉了同学。同学安慰一番,偷偷跑到邵萍家,讲给邵萍父母。邵萍父母一反常态,把邵萍接回家,好言劝慰。邵萍不愿意,经不起父母苦苦哀求,第二天在父亲的陪同下去派出所报了案。

凡臣的观点很明确,打算作无罪辩护。法律顾问处专门开了一次实习生会议,对案件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在听取我的缜密分析后,大家一致同意作无罪辩护。

以晓红为代表的公诉方的观点也很快传出来,毋庸置疑,看法针锋相对。她们的思路很明确:犯罪嫌疑人违背了妇女意志,是在女方神志不清的情况下,采取不正当手段强行与女方发生关系。

凡臣没有要战胜晓红的意思,实质上也不存在什么战胜不战胜的问题。晓红挥动的小拳头在凡臣面前出现过几次,凡臣视为晓红的俏皮。凡臣只想战胜自己,用学到的法律知识为委托人争取权益。凡臣明白,类似这样的案件,审理时的社会舆论、道德标准和审判员价值判断的观念起着重要作用,罪与非罪的天平总要摆向一边。

凡臣作了充分准备,把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全部展示在辩护词上。凡臣要做最大的努力,尽管裁夺权不在自己手里。

案件开庭审理时已是三月初。整个庭审过程未见波澜,似乎人们早已预测到结果。审判长宣布暂时休庭,等合议庭合议后宣判时,旁听席上一阵嗡嗡声,声音的旋律似乎都一致,大家都说:法院肯定会作有罪判决。

宣判结果不出人们的预料。

凡臣并没有感到失望,凡臣该做的都做到了。走出法庭的一刹那,凡臣想到的第一件事是征求李征的意见,问他要不要上诉。

同学们也没有过分关注判决的结果,一些人把注意力放到了我的那篇辩护词上,议论声起,褒誉颇多。一位准备将律师业务作为毕业论文内容的同学,把我的那篇辩护词要了去,说是做写作论文的参考。

当天傍晚,晓红面带略显歉意的笑容找到我,看样子想说些安慰我的话,伫立一时没开口。凡臣面含微笑,啥事没有一样,打消了晓红的顾虑。晓红腾地跳起来,拉着我,兴奋地说:“走,今晚请你看电影。”凡臣一阵犹豫,欲要婉拒。晓红装作不高兴,说:“怎么,怕我纠缠你,还是怕别人议论你脚踏两只船?”

“想哪儿去了,走吧!”

凡臣嘴上硬,心里还是打鼓,但并不是怕晓红纠缠,也不是怕别人议论。这几天,凡臣一直装着一桩心事,因为忙于案子,没顾及上,今天案子告一段落,想晚上一个人把心绪捋一捋,再给珉子写封信。有两个礼拜了,没有收到珉子的信。凡臣担心珉子生病,或许去外地实习了。但如果去实习,珉子事先会告知,到目的地后也会来封信的。两年来,珉子从没有这么长时间不来信。凡臣实在猜不到为什么,心里乱得很,时常有恐惧袭扰。

看电影时,凡臣心不在焉,不仅没记住电影名子,内容也不知究竟,只有一个印象,影片的主人公好像叫希茜。后来想,或许是《希茜公主》的续集吧!晓红几次跟我说话,我都应付了事,晓红很不自在。回去的路上,两人默默地走路,一句话也没说。晓红侧脸看我几次,知道我有心事,欲言又止。

凡臣没有回宿舍,把晓红送到二楼女生住的地方,便直接去了办公室。凡臣沉思良久,分别给珉子写了封长信,给继耐写了封短信。凡臣没有寻问珉子为什么不回信,仍是倾诉满腔的爱恋和绵长的思念。凡臣仍然邀请珉子趁实习的空闲来陆海游玩。凡臣不相信珉子会有什么事,只愿是因为珉子忙于实习而耽误了写信。凡臣把怀疑的解答任务交给了继耐。在给继耐的信中,凡臣嘱托继耐尽快去师专,看珉子是否真的出了什么事,把珉子的近况告诉我。

此后的几天,凡臣不断往楼下的传达室跑,急切盼望有自己的信,最渴望的还是能收到珉子的信。看门的老头见我常去,并不厌烦,明白我在等很重要的回信,口气和缓地说:“小伙子,别再慌跑了,有你的信,我打电话给你。”凡臣嘴上应承,天天还是要跑几趟。

又接手两起离婚和财产纠纷案。案情简单明了,都是先行调解,并没费多大功夫。凡臣发现,财产纠纷者唇枪舌剑,离婚者则心平气和,家庭的解体比新建容易,而且简单得多。

继耐很快回了信,短短的半页纸。看得出,继耐领会我的心情,怕我焦急,接到信的当天就去了师专,见到珉子后,立即给我写了回信。继耐在回信中说:“珉子很好,因实习忙没及时给你回信。珉子身体很好,精神状态和情绪都很好,比以前更活泼,话也多,惹人笑,待人比以前热情。”凡臣反复看了几遍,心里的石头实实地落下了。只轻松了两天,心里又犯起嘀咕来:既然珉子好好的,为什么不写回信呢?即便实习再忙,片言只语总可以写几句吧?继耐去看了她,知道我在等她的信,为什么不能尽快写封信来呢?继耐的信为什么强调珉子的情绪好?难道这是反话,事实正好相反?继耐为什么这样写呢?是两人约定好的,还是有难言之隐?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是什么问题呢?

凡臣觉得,继耐欺骗了自己,信中的话全是谎言。

凡臣突然间变得心事重重,郁闷寡欢。做事心神不定,丢三拉四。那天,凡臣在接待室值班。第一位咨询者的问题,凡臣答非所问,弄得对方莫明其妙,坐立不安,后来愤愤然离去。对后来的咨询者,凡臣已无心应答,待答不理的,态度相当冷淡,惹得咨询者怨声载道,转身找寻其他律师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