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說」世界青光眼周:青光眼OCT檢查——早診斷的好助手


「健康說」世界青光眼周:青光眼OCT檢查——早診斷的好助手

世界青光眼周(World Glaucoma Week)是世界青光眼聯合會(World Glaucoma Association,WGA)和世界青光眼患者聯合會(World Glaucoma Patient Association,WGPA)共同發起的一項全球性行動,旨在提高青光眼的知曉率。2008年3月6日被選為首個“世界青光眼日”,從2013年起,世界青光眼日擴展為“世界青光眼周”。

2020年3月8日至14日是第十三屆世界青光眼周。

從2008年開始,上海市醫學會眼科分會青光眼學組每年的3月份都會舉辦科普及諮詢等相關活動,以提高公眾對青光眼的知曉和關注。今年,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上海市醫學會眼科分會青光眼學組特組織專家撰寫青光眼相關科普文章在線發佈,提醒大眾定期檢查眼睛和視神經,保護視力。

青光眼是目前全球第一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青光眼可分為多種類型,無論何種類型,最終導致的都是視神經損害。這種損害在目前是不能恢復的,因此如果沒有及時發現控制,延誤了病情,會對視功能乃至生活質量產生有很大的影響。那麼,如何儘早發現和評估青光眼性視神經損傷呢?視野檢查一直是評價青光眼病變程度和治療效果的經典指標。但視野檢查是一個主觀的心理物理檢查,受不少因素干擾,且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可檢查到的最早視野缺損時已有約40%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傷亡。

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一門較為新興的眼科活體成像檢查技術。一系列的研究證實通過OCT對視網膜的神經纖維層及黃斑節細胞厚度進行無創的客觀定量分析,可準確反映青光眼性視神經損害的程度。該項檢查的一個明顯優勢在於神經纖維層厚度及黃斑節細胞厚度這兩個參數的聯合應用,可以在青光眼病程早期,或在中心視野出現缺損前,準確地檢測出青光眼相關結構的損害,對開角型青光眼及可疑青光眼患者的早期診斷和隨訪有重要價值。

「健康說」世界青光眼周:青光眼OCT檢查——早診斷的好助手

(圖片源於網絡)

當然,青光眼OCT檢查也存在一些干擾因素,如視盤結構的異常,高度近視等,有時也可能過於敏感。因此在分析一張青光眼OCT報告時,需要依靠醫生的綜合知識,不能簡單的認為出現異常的變薄就是得了青光眼。其他一些眼病也會出現視神經損害,但青光眼往往會有特徵性的OCT變化表現。此外,青光眼OCT上檢測到的厚度變薄與中心視野的變化應該是相對應的。如果一個患者被檢測出青光眼特徵方位的神經纖維層厚度變薄,又在視野檢查中出現了相對應方位的視野缺損,那麼就要高度懷疑青光眼的可能了。

「健康說」世界青光眼周:青光眼OCT檢查——早診斷的好助手

(圖片源於網絡)


人們常講“會說話的眼睛”,然而開角型青光眼卻往往是“沉默的”。由於開角型青光眼的發病隱匿,早期常無自覺症狀,往往到晚期視力視野有顯著損害時,方被發現。那麼如何早發現這類疾病呢?除了定期體檢,青光眼OCT檢查,無創,客觀,是早期診斷和隨訪開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手段。隨著OCT相關技術和設備的進展,最新一代OCT不僅可以高速準確地進行視網膜的厚度檢測,還可以掃描視盤的三維結構,分析視網膜的血流情況,在青光眼領域會有越來越多的應用價值。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眼科專科分會

執筆:

「健康說」世界青光眼周:青光眼OCT檢查——早診斷的好助手

上海市醫學會是一個有著百年曆史的社會團體,以促進醫學科技發展、醫學知識普及為己任,一直以來堅持科普惠民的理念,所屬各專科分會積極響應學會號召,集中全市最優秀的醫學專家,開展多種形式科普活動,全方位推進醫學科普宣傳。上海市醫學會於2018年獲得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首批“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稱號,將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和義務,繼續著力於向人民群眾傳播正確的醫學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質,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將基地建設成更為優質、更受歡迎的醫學健康科普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