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誌;清朝的世界首富伍秉鑑曾想移民美國


2001年,美國《華爾街日報》統計了1000年來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名中國人入選:他們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珅、伍秉鑑和宋子文。

六人中只有伍秉鑑是純粹的商人。

人物誌;清朝的世界首富伍秉鑑曾想移民美國

(伍秉鑑)

道光十四年(1834年),伍秉鑑的私人資產已達2600萬銀元。

資產峰值時達約2800萬銀元(同期美國首富財富僅有人700萬銀元),清政府年財政收入為四千萬銀元。

人物誌;清朝的世界首富伍秉鑑曾想移民美國

圖片模糊,建議替換或刪除 ×

(1870年左右的美國新奧爾良街道)

伍秉鑑是如何發家的呢?

伍秉鑑(1769年—1843年9月4日),祖籍福建,生於廣州。

其家族是商人世家,從事的是廣東與福建之間茶葉的買賣。

人物誌;清朝的世界首富伍秉鑑曾想移民美國

(清朝茶商)

伍秉鑑成為世界首富,源於清朝政府的一項政策。

1686年春,廣東巡撫李士禎在廣州頒佈了一項公告,宣佈凡是“身家殷實”之人,只要每年繳納一定的白銀,就可作為“官商”包攬對外貿易。

近代著名的“廣州十三行”誕生。

人物誌;清朝的世界首富伍秉鑑曾想移民美國

(十三行新舊對比)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清朝下令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僅保留廣州一地作為對外通商港口。直接促使廣州十三行成為當時中國唯一合法的“外貿特區”,給行商們帶來巨大的商機,在此後的100年中,廣東十三行竟向清朝政府提供了40%的關稅收入。

人物誌;清朝的世界首富伍秉鑑曾想移民美國

(乾隆皇帝)

伍秉鑑的怡和行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伍秉鑑長袖善舞;他不僅是清朝的官商,更是與東印度公司、歐洲散商及美商有著極深、極廣的貿易聯繫。

伍秉鑑也不僅僅是一個貿易商,他的怡和行行更像一個跨國財團。

人物誌;清朝的世界首富伍秉鑑曾想移民美國

(東印度公司的海軍)

伍秉鑑不僅在國內擁有地產、房產、茶園、店鋪等,還是東印度公司的最大債權人,更是在美國進行鐵路投資、證券交易,甚至涉足保險業務等領域。

十三行壟斷外貿讓伍秉鑑登上世界首富的寶座,但來自英國的炮艦也讓伍秉鑑萬劫不復。

因向清朝傾銷鴉片,林則徐廣州禁菸,英國侵略清朝的鴉片戰爭爆發。

人物誌;清朝的世界首富伍秉鑑曾想移民美國

(林則徐虎門禁菸)

由於伍秉鑑包庇外商走私鴉片,他曾遭到林則徐多次訓斥和懲戒,還不得不一次次向清政府獻出鉅額財富以求得短暫的安寧。

1841年5月,奕山與英國簽訂《廣州和約》,需賠款600萬元,奕山要求三分之一由十三行出資,其中伍秉鑑出資110萬元。

1842年,清朝戰敗鴉片戰爭結束。1843年《南京條約》簽訂,清政府下令十三行賠償300萬銀元的外商債務,伍秉鑑一家承擔100萬銀元。

人物誌;清朝的世界首富伍秉鑑曾想移民美國

(英國士兵)

對十三行雪上加霜的是。

鴉片戰爭結束後,清朝開始五口通商,廣東十三行所享有的外貿特權隨之結束。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一場大火又將具有100多年的歷史廣州十三行商館徹底化為灰燼。

廣州十三行和伍秉鑑依靠外貿壟斷而興盛,也因外貿壟斷的結束而衰朽並滅亡。

1842年12月23日,伍秉鑑寫信給在馬薩諸塞州的美國友人J·P·Cushing說:若不是年紀太大,經不起漂洋過海的折騰,他實在十分想移居美國。

通篇都是悲涼。1843年9月,風燭殘年的一代世界首富伍秉鑑,溘然長逝,終年74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