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搭檔"相聲皇后德雲社一姐",說相聲只是副業,"玩"才是主業

父親八大胡同董事長,妻子王鋼蛋,岳父蒙古海軍總司令,兒子郭小寶"

上面這些頭銜暱稱是郭德綱經常掛在嘴邊的包袱,而包袱的主人公就是他的搭檔--著名相聲演員于謙。

郭德綱搭檔

說起于謙,熟悉德雲社的朋友,立即就會想起"抽菸、喝酒、燙頭",沒辦法實在是人設印象太深刻了。在舞臺上經常被郭德綱調侃當包袱,有些人說德雲社有今天的成就,其中一半要感謝于謙全家的無私"奉獻"。而現實中於謙又是個怎樣的人呢?

從小提籠架鳥養鴿子

于謙,1969年1月24日出生於天津大港油田,祖籍陝西藍田縣馮家村,相聲演員、主持人、影視演員。

於家是陝西藍田縣的書香門第,于謙的祖父是當地名士,學貫中西。

父親於莊敬,和藹慈祥,全身上下顯露知識分子的氣質,是大港油田分管地質勘探工作的副局級幹部。母親外向些,直言直語邏輯性強,是煉油廠的專家。打小跟著姥姥和五個姨長大。

郭德綱搭檔

于謙從小就別其他的孩子就不一樣,小時候的他無心學習,自小便養成了好玩兒的性格,在小學一年級時,路過官園花鳥魚蟲市場,手裡僅有的五毛零花錢,卻買了兩隻粉眼鳥,就像是撿到了寶貝,抱在懷裡屁顛屁顛回家了。

在當時的北京城來說,提籠架鳥,飛鷹走狗,打魚摸蝦,豁豁莊稼,老北京八旗子弟玩啥他玩啥。

爸媽憂心重重,反而於謙覺得:"哪能天天忙正事,一根弦繃得那麼緊,幹嘛呢?"

為此姥姥還專門空出半個廚房給他養鴿子玩。

周圍的鄰居看到小於謙都說:"這孩子,真是個少爺秧子。"而就因為貪玩成為了大家口中的參照物。

老話說三歲看老,也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玩兒的態度就貫穿了謙大爺的一生。

那個時候和于謙一般大的孩子,要麼想學技術長大後成為工人,投身社會主義建設;要麼想考大學改變命運,將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12歲時,剛上初中的于謙做了個大膽的決定,退學去上曲藝團。

但是老師覺總得他不是這塊料,看這"死羊眼,一張臉",眼睛、表情一點都不靈動,根本不適合當相聲表演,老師還勸父母"趕緊帶孩子走,別耽誤了孩子"。

那時的于謙,身上有股不服輸的勁兒。他跟著一位學長苦練了一週,等到驗收那天,團長、書記,還有在學校執教的相聲名家王世臣老先生都坐在臺下。

于謙剛上臺講了一小段,王世臣扭頭就問:"我看這孩子不錯啊,留下吧。"

就這樣,于謙進了曲藝團。

然而沒想到的是,于謙進這行的時候是相聲最好的時候,懂這行的時候卻是相聲走下坡路的時候。

身為一名相聲演員卻沒相聲說,沒有比這更糟心的事兒了。

為了生計,他只好另謀生路,演小品、話劇、拍電影、電視劇、接廣告、當主持人,什麼活兒都能接,什麼活兒都能"玩"。

于謙的前半生,簡直就是個"跑龍套"的:《編輯部的故事》中的片警,《海馬歌舞廳》裡的顧客,《李衛當官》中的知府,《小龍人》中的唐朝書生......

郭德綱搭檔

如果不是遇到郭德綱,很可能就沒有現在的"相聲皇后"。

還沒有出名的郭德綱曾隻身一人闖蕩北京城,可以用三進三出北京城來形容,偌大的一個北京城,愣是沒有一個地方肯給他機會表演,寒酸的他沒錢打車只能從市區走回大興的住處。在郭德綱落魄的那些年,于謙是為數不多幫助過他的人。郭德綱能拜師侯耀文老師也是于謙的牽橋搭線。

2000年,于謙和郭德綱第一次合作,表演了對口相聲《拴娃娃》。

這次意外的合作,卻讓二人"毫不意外"地對彼此生出強烈欣賞。

2003年,兩人合作的相聲《你好北京》,在北京相聲小品邀請賽上獲得了組委會特別獎。

2004年,于謙正式加入德雲社。

德雲社創立初期,幾乎入不敷出,步履維艱,于謙卻毫不猶豫,欣然接受了這份邀請。

兩人一路走來,珠聯璧合,在舞臺上他反應非常敏捷,甘願做郭德綱身邊的綠葉。

2005時年德雲社爆火,商演越來越多,人氣越來越火,而郭德綱、于謙就是德雲社的金字招牌,大部分人就是衝著他們的名號而來,有利就有弊,德雲社的大火,讓社團某些小有名氣的人飄了,讓主流相聲界開始眼紅,先後經歷了團員出走,徒弟打人、被電視臺封殺等風波後,于謙也沒有離開郭德綱,反之從很多微小的事件裡,更容易看清一個人,對此,于謙更加信賴郭德綱,信任德雲社。

于謙:"我說相聲不是為了出名,而是愛相聲。"

于謙性格謙卑,對於爭鬥之事更的深惡痛絕,而郭德綱的經歷造就了嫉惡如仇的性格,也恰恰適應現在的行情,于謙說"郭德綱的性格決定了德雲社的成功,如果換我來當德雲社的大管家,定沒有現在的輝煌,"由此,適合的人做合適的事,于謙和郭德綱也算彼此成就了。

2010年,"郭德綱弟子李鶴彪打記者事件"被炒得沸沸揚揚,央視重提"反三俗",郭德綱遭到封殺音像製品全部下架,德雲社停演內查。

而在這一非常時期,德雲社重要演員李菁、何雲偉、曹雲金、劉雲天等人先後退出,在德雲社危難時刻雪上加霜。

郭德綱搭檔

于謙出面公開表示,"只要郭德綱不說話,永遠不離開德雲社。"

其實這些年來,德雲社的發展真的離不開于謙,可以說德雲社能有今天的成績就少不了于謙的功勞。

郭德綱搭檔

"抽菸、喝酒、燙頭"

說到于謙老師三大"技能",本來就是郭德綱和其徒弟在舞臺上的砸掛,可是這老一直掛著掛著吧,就成了無法坍塌的"人設"。

大概人紅是非多,總有那些個人沒事出來撲騰兩下。曾經有一段關於于謙的視頻,在網上曝光後,質疑聲不斷。起因是于謙在一個馬場裡抽菸的視頻,雖然不是什麼大事,但有人說公共場合抽菸是不對的,所以于謙也是受到了不少網友的諷刺和批評。

郭德綱搭檔

抽菸怎麼能在公眾場合?

為了回覆大眾的質疑,謙大爺在某綜藝節目上公開回應。

于謙說:這個馬場是我開的,你看仔細,這是我們家。

而且還幽默的調侃了一下自己:"我抽菸抽得越狠,我人設站得越穩。"

不錯,于謙在北京大興區有個60畝(4萬平米)的馬場,後加入其他的小動物變成了於家動物園。

說實話,看到這裡,我酸了。

抽菸還好些,最起碼不耽誤事,但是喝酒就不一樣了,不僅耽誤事,還出現舞臺事故。

某次北展劇場演出時,于謙和朋友喝酒喝了20杯扎啤,就這還不盡興,迷迷糊糊的被孟鶴堂開車拉到劇場,直到快上場前酒還沒醒,燒餅和小四在臺上的第一個節目,愣拖了一個多小時,謙大爺才算清醒了。就算上了臺,事故連連。

郭德綱為了救場,急的直翻跟頭,好好的汾河灣跑題大半,生生讓桃硬掰扯回來。

郭德綱曾經半開玩笑的回憶:我再和你說汾河灣我就是那個!

郭德綱搭檔

其實,抽菸喝酒可以說是于謙平常愛好,但是第三個燙頭,嚴格意義來說,也是逼不得已。

于謙有些謝頂,為了掩飾自己禿頭的形象,所以才會被迫去燙頭,讓頭髮顯得濃密一點,不然,就要和郭德綱一樣,只能頂個桃子在頭上了。

撇開德雲社的相聲演員身份,謙大爺還是漫畫家、歌手、演員、馬場老闆 ......你知道謙大爺究竟有多少個身份嗎?

郭德綱搭檔

郭德綱說:"在我記憶中,好像沾玩兒的事兒,謙哥沒有不玩兒的。天上飛的,地下跑的,草窠裡蹦的,水裡遊的,各種活物一概全玩兒!文玩類也應有盡有,核桃、橄欖子、扇子、籠子、葫蘆、手串兒,頭頭是道,珍藏無數。豆棚瓜下,鳥舍馬圈,謙兒哥常常一待就是一天。興之所至,更邀上三五知己,涼啤酒,熱烤串兒,談天說地,大有俠義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