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南洛阳拆迁20年的废墟老宅,捡拾被遗忘的记忆院落


走进河南洛阳拆迁20年的废墟老宅,捡拾被遗忘的记忆院落

杂草、树木、瓦砾、断墙,一户户已经拆除的石头窑,人去楼空异常荒莫。

走进河南洛阳拆迁20年的废墟老宅,捡拾被遗忘的记忆院落

1997年黄河小浪底库区移民,涉及人口16多万。其中,河南省涉及孟津、新安等7个县,24个乡(镇),158个行政村,2002年移民安置工作基本结束。

走进河南洛阳拆迁20年的废墟老宅,捡拾被遗忘的记忆院落

随着小浪底库区移民和老宅的拆除,不少村落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走进河南洛阳拆迁20年的废墟老宅,捡拾被遗忘的记忆院落

在这片废墟上,有不少人留恋故土,不时回去“淘宝”,做着收荒行当,还有人只为寻找一个极具年代感的盆盆罐罐、缸缸台台。他们并非为了这些老物件的民俗价值和历史意义,而是寻找曾经的生活碎片,捡拾被遗忘而又记忆院落。

走进河南洛阳拆迁20年的废墟老宅,捡拾被遗忘的记忆院落

拨开杂草,拱过树窝 ,发现了祖辈的生活的印记,这里有父母走过坎坎坡坡,有爷爷用过的石磨,还有叔叔坐过的窑窝,还有涓涓的流水吟唱着她记忆的欢歌。

走进河南洛阳拆迁20年的废墟老宅,捡拾被遗忘的记忆院落

一条8里的长平王沟壑,如今只剩下了废宅几所,留下的石墙老屋,断壁残垣看管着废弃的瓦罐、石磨、石桌……

走进河南洛阳拆迁20年的废墟老宅,捡拾被遗忘的记忆院落

穿过一段院落,一个被扔在墙角的石头门墩,几经雨水冲过后,温暖地伸手摸摸,还有几块老砖和一块光滑的鹅卵石相互交错。

走进河南洛阳拆迁20年的废墟老宅,捡拾被遗忘的记忆院落

从小生活在这大院村落,看到遗留的东西都倍感亲和。尽管是半截石桌,一扇石磨,都是那么亲切挚热。尽管或多或少有残缺和遗憾,不完美,不靓眼;但每一件的手工技法都倾注了创作者的灵感之和,透过“废墟淘宝”探寻着历史和艺术的传承,或许有一天,这些线条、这些门墩石窝就走进了历史的传说。

走进河南洛阳拆迁20年的废墟老宅,捡拾被遗忘的记忆院落

石缸、石磙、石盘磨……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都是已经没有价值的老物件,可是在游子的心里,它们是情怀,是乡愁,更是那个年代的“硬货”。

走进河南洛阳拆迁20年的废墟老宅,捡拾被遗忘的记忆院落

随着传统手艺和天然材质被追捧,旧石器老物件倒成了一种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文化如饥似渴,一些餐馆、私人或所、山村农庄和论道茶色,会大量购买一些有年代感的石货,突显古朴怀旧的中国地域风情之歌。

走进河南洛阳拆迁20年的废墟老宅,捡拾被遗忘的记忆院落

对于今天的话题,大家对废墟老宅之恋想说些什么?欢迎大家一起在下面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