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猪油蒙了心,脑子勾了芡”,为什么偏偏是猪油和芡

俗彦里常说:“猪油蒙了心,脑子勾了芡”来表示一个人做事糊涂,没有怜悯和柔情。

语言来自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那么,到底为什么偏偏是“猪油”和“芡”呢?

我们今天来一起看看其中的学问吧!

冷知识|俗话“猪油蒙了心,脑子勾了芡”,为什么偏偏是猪油和芡

1. 猪油

①猪油通常为厚厚的白色或浅黄色固体,符合“蒙心”的物质条件和可行性。

②猪一直都是主要家畜,猪油在古时便于提取,使用广泛,再次增强其可行性。

③在很多地方,“猪”一向被人们认为是呆头呆脑,吃饱了就睡得愚蠢的动物,还经常被用作骂人的话语,不自觉带了贬义色彩,与“猪油蒙心”的隐含意义色彩一致。

冷知识|俗话“猪油蒙了心,脑子勾了芡”,为什么偏偏是猪油和芡


2. 勾芡

勾芡的学术概念是:借助淀粉在遇热糊化的情况下,具有吸水、粘附及光滑润洁的特点。在烹饪菜肴时,淋入锅内,使卤汁稠浓,增加卤汁对原料的附着力,从而使菜肴汤汁的粉性和浓度增加。

我们通常认为脑子里有脑水,如果将其淋入脑中,结果不言而喻。

这也符合俗彦的一大特征:生动形象,就地取材,易于使用,朗朗上口!

【以上多为瞎编,大家当玩笑看就行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