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科举利器,考生必备

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当陕西民变已经开始呈燎原之势,即将引起天崩地解之际,大江以南,还是一片祥和。可是江西抚州府临川县知县张采面对着桌子上的两封书信,却愁眉苦脸,不知如何是好。

这两封书信来自于张采的两位都是苏州府老乡的朋友,一位名叫张溥,一位名叫吴昌时。书中究竟写了什么棘手的事,令张溥如此为难?

明朝时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科举利器,考生必备

张溥的信写到:

阅艾千子房选,显肆攻击,大可骇异。吾辈何负于豫章,而竟为反戈之举!言之痛心,兄见之,须面责问其故。

吴昌时的信则写的更是杀气腾腾:

贵治子民有心怀反侧,倡议翻为……吾辈闻之,耻辱莫甚于斯……伏祈深结豫章之在声气者,独摈此叛道负友之小人,使乡党弃之、天下嫉之,则鬼魅之术立破矣!

两封信都是要求身为父母官的张采,严厉处理他治下的临川县人艾南英。这几位出场人物,可不是随随便便的阿猫阿狗,个个名震天下。张溥、张采都是明末势力最大的文人社团——复社的领袖,合称“娄东二张”,声名遍及天下。吴昌时是复社元老,此时还是一位普通的乡绅,崇祯七年中进士后长期作为复社在朝中的代理人活动。而这位触怒张、吴的艾南英,更不是等闲之辈,他是明末誉满天下的文章大师,“江右四家”之一,江西文人结社豫章社的主要领袖。

明朝时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科举利器,考生必备

那么这一众文坛名流,怎么会如此大动干戈?他们交恶的原因却不免令现代人感到魔幻:因为自己编的“房选”,也就是科举教辅书的竞争。打个现代的比方,这仿佛是一场王后雄和薛金星之间的交恶。

明代科举的主要考查形式是写“臭名昭著”的八股文。明代八股文在中叶的成化、弘治时期最终定型后,直到明末,体例格式没有大幅度的变更,较为稳定。稳定的状态必然引来模仿,何况科举是事关人生的大事。随着人口的增长、文教的快速发展,举子人数陡增,中举变得越来越难,竞争越来越激烈,考生必须潜心钻研已有的八股文,就像我们潜心钻研高考题一样,才能金榜题名。

明朝时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科举利器,考生必备

而随着印刷术技术的改进、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商品物流的极度发达,晚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出版繁荣期,各种实用性书籍具备了大规模出版印刷的条件,并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综合这两点条件,有需求就有商机,晚明出现了专门编辑出版八股范文选集“房选”——也就是科举教辅资料的行当,而且非常繁荣,天下考生对其趋之若鹜的程度,不亚于今日考生追逐曲一线、王后雄、天利三十八套、金考卷。

而艾南英先生,就是著名的教辅资料编者。他才华横溢,文章水平极高,特别是钻研八股文,被人称为“讲开阖变化首尾起伏之法,卓绝一世。”而且这位以文学家活跃在教辅市场的艾南英,并不只是做汇集点好范文这种低级的工作,他有一整套成熟的八股文创作与选文思想,从理论的高度提出了八股文选文的几大标准,比起其他粗制滥造的教辅,他的又一大长处是,所选定的文章,都要附上专业的评点。八股文大家亲自上阵选文点评,天下科举考生都看疯了,当然要掏钱支持。书商当然是能嗅到这样巨大的商机的,当时出版中心南京、苏州、杭州一代的书坊主(出版商),纷纷奉艾南英为座上宾,高价请他编教辅。在出版商全力配合的条件下,为了提高编书效率,艾南英有联合一群文坛的朋友,组建了高水平的编辑团队,包括负责选文的周钟、陈宏绪、郑元勋,负责点评的吴仲升等。

明朝时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科举利器,考生必备

艾南英把掌握八股选文标准看作是控制天下文坛的重要体现,于是数十年如一日投入到科举教辅资料编纂的伟大事业中去。先后出版了《皇明今文定》、《戊辰房选删定》等大量房选之作,每一科科举结束以后,都能在书市上很快看到艾南英精心选定的房选,形成产销一条龙服务,因此艾南英逐渐霸占了科举教辅市场。

这么巨大的商机,艾南英干了,其他人当然也眼红,何况天下不是只有艾南英擅长写八股文。到了明熹宗天启年间,同是文坛活跃人物的宋玫、周钟都出了房选选本来抢市场,特别是周钟的《华锋》,因为更贴近当时考官风行的判卷原则,所以获得了巨大成功,风靡天下。

明朝时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科举利器,考生必备

好好的蛋糕,有人来抢,何况周钟本来还是艾南英选文的合伙人,现在合伙人要分家单干,艾南英当然很愤怒。他先利用自己在文坛的权威地位,在舆论上攻击周钟及其《华锋》。艾南英还是要脸的,当然不能说明自己攻击周钟的理由是为了钱,而是试图从文学理论上把周钟踩在脚下。他到处宣扬周钟的选文泥于后七子,格调不高,又多次写长信给周钟攻击对方。为了保证自己的房选在市场上不落人后,他还亲自上阵,到各地推销。周钟,及其代表的江南文坛,与艾南英文见本就不合,周钟又是复社早期的灵魂人物,自此,艾南英已经和江南文坛结下了梁子,张溥就曾对张采说,艾南英是“贪利无耻”。

到了崇祯初年,以新科进士与一般举子为主要力量的复社崛起,矛盾就彻底激化了。复社,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大奇葩,其组织规章之完备、势力之雄厚、行动之严密,远远超过文人结社范畴,甚至具备现代政党的雏形。复社扩张声势的主要途径是操纵科举,而争夺科举操纵权的重要一步是握有房选的主导权。复社想要把天下科举考生笼络到自己手里,就一定要让自家的房选占据主流市场,让天下举子都顺着自己主导的文风来写文章,于是,这不可避免的和教辅市场的大佬艾南英产生了激烈的直接冲突。

讽刺的是,作为科举教辅书编者的艾南英,自己却是个科举的失败者。艾南英在天启四年(1624)中举人后,科举的运气就到头了,屡考屡败,再也没能考上进士。反观复社这边,中进士者比比皆是,两相比较,还是复社的房选更有说服力。于是两边更是剑拔弩张,弇山园聚会,艾南英和复社的张溥、张采、夏允彝、陈子龙、周钟等都在座。两边一见面,就吵了起来,据陆世仪《复社纪略》记载,陈子龙甚至暴打了艾南英,文斗变成了全武行。可见这些教辅商们为了这么一大块经济利益,真是不择手段了。

明朝时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科举利器,考生必备

崇祯元年(1628)是会试年,这一年戊辰科会试结束后,各种房选照常上市。而憋了一股火的艾南英则开始疯狂攻击复社及其编的房选《表经》,艾南英说周钟、夏允彝等是魑魅魍魉,说陈子龙是“如蛆之含粪以为香美耳”,说张溥“于史不能,于子不可”,一无是处。对于复社编撰的房选,艾南英的评价是:我看了你们编的房选,被恶心坏了,恶心的我只能天天哭(不肖读二兄房选,惟有日日恸哭而已)。由此,简直是把复社中人得罪了个遍。

话说的太难听,大家都受不了,何况豫章社也是复社的重要力量,艾南英在这里搅局,不仅玷污自家的教辅声誉,还影响社内团结。于是才有了张溥、吴昌时等接连写信给张采,要求他直言规劝艾南英的事情。

张采倒是比较温和,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好言规劝艾南英说:大家都是一伙的,不要破坏文社内的团结。但是艾南英是吃了火药,连张采也不放过,说他当县太爷干的太失败,把地方都搅乱了。事已至此,张采没有办法,联合张溥等人,将艾南英从复社活动中摒弃出去,并且让“江右四家”的另外三位: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也一起将艾南英孤立。至此,艾南英算是大受影响,自己编的房选也是江河日下了。

这件事归根结底,是一群文坛大佬,为了编科举教科书,闹到如此不快,类似的乱象,比之今日,也是不差多少。同时这更说明,晚明那个“后近代”的魔幻时代,冒出多少古人和今人都无法想象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