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那山,那水,那人——借母溪游览印象记


原创:那山,那水,那人——借母溪游览印象记

(朝雾中的山间林木)


前几天,应挚友相邀,一行五人穿越了“湖南九寨沟”——借母溪。

穿越线路是“西进东出”。那日上午,乘车从县城出发,沿“二酉藏书”洞下的沅凤公路逆酉水,经明溪口镇直达公路尽头——陈家溪村,稍作歇息后,循一条小溪徒步进山。约摸三个钟头路程,抵达投宿地“借下组”,踏入“响水洞客栈”。急急卸下行囊,立身吊脚楼下,举头环顾四野,天际余晖缕缕,山间暮霭沉沉,小溪绿树成荫,野花频频点头。第二天,翻越一座大山,徒步踏入一条峡谷山涧中,太阳当头时,踏入借母溪千塘湾村。中餐后,便驱车往东,愉快返程。

借母溪,不愧为天然氧吧,人间仙境。被誉为“湖南九寨沟”,名副其实。穿越借母溪,让人赏心悦目,怡情悦性。过去几天了,游览兴致依旧,仿佛仍在借母溪。那山,那水,那人,不时浮现眼前,忘却不了,挥之不去。

原创:那山,那水,那人——借母溪游览印象记

(借母溪响水洞客栈)


原创:那山,那水,那人——借母溪游览印象记

(借母溪山庄牌楼)


借母溪的山

借母溪的山多,情趣也多。借母溪,溪流清澈,山高壑深,人迹罕至,充满原生态的奇妙神秘。树木高大挺拔,种类繁多。驻足山顶四顾,沟谷纵横,林海茫茫,层峦叠翠,白雾升腾,一团团、一缕缕,与天上云团连在一起,林海上空俨若漂悬着一条薄薄的白纱巾。白色纱巾下,是大片的原始次森林,莽莽苍苍,绿浪翻滚,遥遥似接天际,直醉人眼。那些常绿阔叶林,密密匝匝,连接成片,浓荫匝地,遮天蔽日。行走林中,只见一株株古树,虬枝盘旋,姿态婆娑,形态各异,造型万千。有的似凤凰还巢,有的如飞龙下海,有的像仙女起舞,有的若老人卧枕,有的更像“郭优躺”……那山涧旁的水柳树、枫香树、香樟树、杉树和马尾松,犹如一根根擎天大柱,挺拔向上,直戳云天。树干颜色各异,苔藓地衣密布。丝萝缕缕,随风飘逸。

藤缠树堪称山中一大奇观。走进这片原始次森 林,古藤纵横如网,攀岩附树,千姿百态,情态万千,夺人眼球,令人目不暇接。山崖下那条黄褐色大古藤,足有小孩大腿粗。古藤从树旁盘旋向上,缓缓攀上树干,缠绕着那高大的古松树,越长越粗,越攀越高,似乎欲与那古松树比高低!一位游客曾风趣幽默地说:“看,小姐傍大款了!”有位女士还唱起刘三姐对阿牛唱的定情歌:“山中只见藤缠树,世间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歌声抒情、缠绵,久久回荡山谷。“天啦噜,那么大!”哦,不远处又有一条棕色的大古藤,攀条附古树生存,直径大约20公分。离地六七十公分处,古藤纵横交错,如蛟龙盘绕,回环往复,缠绕成一把天然的座椅。细看时,与沈从文故居摆放的古藤椅有几分相似。一位女士突发奇想,匆匆坐上“藤椅”拍照。那神情,兴奋至极,陶醉无比。

山间溪谷,野花林林总总,形形色色,遍布溪谷。紫荆花、百合花、石蒜花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儿的野花,恣意纵情,争相绽放,引来蜂蝶无数,让不少行者驻足留影。合欢树、缠树藤、布满菌子的腐朽树木随处可见,让人想到了王质那木头斧柄上的菌子;麻叶苦、鱼腥草、鸭脚板等野菜,鲜嫩欲滴,俯拾皆是。还有前胡、何首乌、鸡血藤、海金沙等中草药,遍布山谷中,长满溪水边。

一阵清风拂过,遍山的枝叶发出哗哗的声音,此起彼伏,似才子浅吟低唱,像情人窃窃私语,如大海浪涌呼啸,若沙场万马奔腾。风过良久,仍余音缭绕,不绝于耳。山外烈日酷暑难耐,山里却是凉爽清幽,让人神清气爽,暑热顿消,倍感舒适。

原创:那山,那水,那人——借母溪游览印象记

(一比高下的两棵大树)


原创:那山,那水,那人——借母溪游览印象记

(山林中的小径)


借母溪的水

借母溪的水多,水中情趣多。高山有峡谷,峡谷必有水。借母溪高山峻岭无数,山涧溪流众多。那一溪溪的山泉清流,柔顺在山涧峡谷中,曲折有形,潺潺有声。山高峻,谷幽深。谷底怪石遍布。溪流绕石而过,迂回婉转,形成漩涡。流至悬崖陡坎边,则飞流直下,形成如白绢般的大小瀑布,散发出白色的雾气,飞溅着细小的水滴,夹杂着“哗哗”的声响,匆匆泻入坎下潭中。瀑下有深潭,潭水清冽,天光云影,树木花草,倒映水中,相映成趣。极具“山涧依硗塉,竹树荫清源”的宜人意境。

潭水边多建凉亭,驻足歇息亭中,可赏观潭中情景。成群的“红翅膀”和小白鱼,雄游雌从,在碧水蓝天里撒欢,不时溅起一串串浪花。那排成“人”字形漫游的鱼儿是“羊角鱼”,呈黑褐色,背鳍两侧各有两条橘黄线条。它们在“头鱼”的带领下,排列成形,四处游荡,许是在觅食吧。走下凉亭,伫立潭边,只见水底满是草虾,密密匝匝。胡须钩鼻,戳来戳去。无所事事,悠闲至极。如果把手伸向水中,它们便一下如鸟兽散,争相逃往远处。嗨,虾们还够精灵的。

最有趣的是躲藏在石头下的牛蛙和螃蟹。如果对它们感兴趣,那就搬开水中的石块吧。当石块搬起一半时,或许就有一只牛蛙“嘣”地一下蹦出水面,瞬间跳向远处,展示一下它蛙泳的姿态,然后潜入深水中。这情景,常常让人措手不及;胆小的,或许惊出一身冷汗。如果石头下藏着一只螃蟹,那就值得观赏了。螃蟹身背一个铁箱,“双螯恰似钢叉举,八股浑如宝剑擎”,“八股”,用以挪动身子;铁箱,用以保护自己;“双螯”,用以钳取食物,用作打斗的武器。造物主将它设计得几多完美!

看到螃蟹恣意横行的情状,不禁想起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一段轶事。当年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强邀齐白石为之作画庆生, 先生挥毫泼墨,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先生笔锋再度一挥,写下“看你横行到几时”一句,后书“铁吾将军”,便仰头拂袖而去。

原创:那山,那水,那人——借母溪游览印象记

(山涧潭水,清澈见底)


原创:那山,那水,那人——借母溪游览印象记

(山涧水流清澈)


原创:那山,那水,那人——借母溪游览印象记

(借母溪,水流潺潺)

借母溪的人

借母溪的人淳朴,热情、好客,远近有名。

夜幕降临,投宿“响水洞客栈”。走至一栋吊脚楼的屋檐下,主人即刻手捧热茶,急急迎上来,招呼我们坐下。接着再端上一壶凉茶,备好一筒塑料茶杯,招呼我们“冷热请便!”一会儿,一盘盘丰盛的菜肴就端上了餐桌,有土鸡肉、麂子肉、腊肉、牛肉、西红柿炒蛋,还有刚从地里摘到的茄子、豆角、辣椒等,满满一桌,清香四溢。客栈主人姓周,借母溪的土家族原住民,他对我们说,盘中的土鸡肉,很好吃,是他家养的。麂子肉是前不久,一个村民从山里猎获的。说到茄子、豆角、辣椒和西红柿时,他伸手一指,就是从这屋边的地里摘的,不打农药,绿色环保,尽管放心享用。说着,又从酒缸里舀出一碗陈年米酒,要各位品尝,因不胜酒力,我们谢绝了。

土鸡肉火锅,又是麂子肉火锅,两个火锅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不料引来了不少飞蛾的光临。吃着吃着,几只蛾子一头扑进锅里。主人见状,立即全家出动,把餐桌抬出餐厅,转移到楼房前的石板坪上。屋檐下一盏500W电灯,明亮如同白昼。此刻,就如竹林七贤里刘伶说的,天是我们的房子了。

石板坪下是一大鱼塘,鱼塘里飘放着几片芭蕉叶,鱼儿们在争相啃食,不时出“笃笃”的响声。芭蕉叶啃完了,只剩下光光的叶柄时,鱼儿们开始嬉戏、追逐,鱼塘里便水声哗哗,水花朵朵,涟漪层层。

晚餐中,主人不时为炉子添加燃料,不时询问着我们的需求,总是笑容满面,热情周到。我们悠闲地吃着、谈着,主人一直陪坐在不远处。当问及借母溪的来历时,他点燃了一支烟,若有所思地说开了。

借母溪,有三种说法。听老人们说,当初不叫借母溪,称寄母溪,说是一孝子,为避世上纷争,将慈母背负至此,寄居深山老林,寻花采果,奉养母亲,直至终老;也有说是因为这里荒蛮闭塞,没有女子愿意嫁到如此荒僻之地,当地男儿只好借母生子繁衍后代;还有说是因这里古树名木种类繁多,是原始天然的植物王国,所以又称佼木溪。

嗨,这个土家山寨,还有这么一个美丽而神奇的故事!

这栋古朴的吊脚楼里,竟然住着这样一位好客的土家人!


原创:那山,那水,那人——借母溪游览印象记

(借母溪村居)


原创:那山,那水,那人——借母溪游览印象记

(借母溪廊桥)


原创:那山,那水,那人——借母溪游览印象记

(借母溪山间民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