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范文

..大力破解“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有人不会做”三大难题,积极构建人员编制与部门事权相匹配的运行机制,确保了机构改革落地生效。

一、破解“有人没事做”难题,精简上收编制

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增减平衡”的原则,精心制定编制调整方案。

按照统一标准精简上收编制。凡行政编制11名及以上的党政机关,一律按5%精简;凡多个部门合并组建的,综合科室按30%、职能相近科室按10%精简。

根据职能划转精简上收编制。职责划出部门,原“三定”规定及机构编制部门批文对编制有明确规定的,按规定数上收,没有明确规定的,按部门核定编制总数减去精简数和领导职数,再除以内设机构个数,计算出科室平均编制数的方式上收。

统筹兼顾精简上收编制。将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与党政机构改革有机衔接,相关编制纳入市直总盘子,统筹调配。据统计,市直共调剂划转行政事业编制429名,满足了本轮改革用编需求。

二、破解“有事没人做”难题,精准投放编制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倾斜,向编少事多、任务繁重的部门倾斜。

服务党政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决策部署,及时组建退役军人事务局、医疗保障局等机构,其中,退役军人事务局行政编制达16名,数量在11个设区市排名第三。此外,将原为事业机构的扶贫办、金融办纳入政府工作部门,其事业编制全部置换为行政编制。

服务重点战略。......

服务重点领域。.....

三、破解“有人不会做”难题,合理分流人员

秉持“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理念,分类施策,精细操作,科学合理分流涉改人员。

突出人事匹配。

会同有关部门,对各涉改单位转隶人员与所划职责是否匹配进行严格审查,力求人尽其能,人岗相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充分发挥公路部门的人才技术和装备优势,推行了公路建养管理体制改革,将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职责上收至市级,与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养护整合,由市级统管,公路部门统一履行,真正做到了“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注重合理分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