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出發處,心靈歸宿地,“家鄉”的別稱烙印著文人們鮮明的情感

故鄉是遊子心中的牽掛,是每個人靈魂的後花園。正因為故鄉的無法忘懷,古詩文中的“家鄉”就打上了作者鮮明的情感烙印,出現了許多對於“家鄉”別稱,瞭解並掌握這些別稱,可以很好地助力我們閱讀理解古典詩文。

一、帶有“故”的別稱

故園。例:“萬國尚防寇。故園今若


何?”(杜甫《復愁》)

故鄉。例:“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


鄉。”(古樂府《木蘭詩》

故土。例:“故士多薇蕨,春江有鯉

魴。”(陳高《述懷》)

故里。例:“二疏返故里,四老歸舊

山。”(白居易《小閣閒坐》)

故國。例:“取醉他鄉答,相逢故國

人。”(杜甫《上白帝城二首》)

二、帶有“家”的別稱

家山。例:“蓮舟同宿浦,柳岸向家

山。”(錢起《送李棲桐道舉擢第還鄉省侍》)

家門。例:“劉佑、馮緄、趙典、尹勳,正直多怨,流放家門。”(《後漢書・皇甫規傳》)

家國。例:“家國棄,竟忘歸。”(王

元量《六州歌頭・江都》)

家園。例:“山腰抱佛剎,十里望家

園。”(元好問《九日讀書山》)

家巷。例:“篤以病免歸,教授家巷。”(《後漢書◎延篤傳》)

三、帶有“鄉”的別稱

鄉土。例:“鄉土不同,河朔隆寒。”

(《晉書・樂志下》)

鄉井。例:“白髮還鄉井,微官有子

孫。”(崔峒《翻李補闕雨中寄贈》)

鄉國。例:“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蘇軾《遊金山寺》)

鄉關。例:“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鄉曲。例:“路遠誰能念鄉曲,年

深兼欲忘京華。”(自居易《種桃杏》)

鄉閭。例:“操節清白,有稱鄉閭。”

(《後漢書・樓望傳》)

鄉黨。例:“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

似不能言者。”(《論語・鄉黨》)

鄉里。例:“同郡劉頌時為廷尉,見之嘆息日:‘不悟鄉里裡乃有如此才也。’”(《晉書・華譚傳》)

四、帶有“裡”的別稱

裡陌。例:“過期裡陌,相約不犯孫先生舍。”(《後漢書・孫期傳》)

里門。例:“慶及諸子弟入里門,趨至家。”(《史記・萬石君傳》)

里閈。例:“順與光武同里閈,少相

厚。”(《後漢書・成武孝侯順傳》)

里閭。

例:“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

因。”(《古詩十九首》)

下里。例:“臣竊選國俊下里之士曰孫叔敖。”(《說苑・至公》)

梓里。例:“吾不愛錦衣,榮歸誇梓

裡。”(劉迎《題劉德文戲彩堂》)

州里。例:“順州里,定廛宅。”(《史

記·滑稽列傳》)

五、其它別稱

桑梓。例:“鄉禽何事亦來此,令我生心憶桑梓。”(柳宗元《聞黃鸝》)

桑井。例:“況且頻年以來多有徵發,民不堪命,動致流離,苟保妻子,競逃王役,不復顧其桑井,憚比刑書。”(《魏書◎高謙之傳》)

舊國。例:“舊國舊都,望之暢然。”

(《莊子・則陽》)

舊邦。例:“我友雲徂,言戾舊邦。”

(《王粲《贈蔡子篤》)

州閭。例:“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史記・滑稽列傳》)

以上是古代文人對於“家鄉”的不同稱謂,那我們心中的“家鄉”又應該怎麼稱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