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是"理性"

1、理性的概念

從最簡單的理解而言,理性(rationality)意味著某人做某事是有理由(reason)的。然而人們似乎總能為自己的行為找出理由,因此理性這一概念也長期飽受質疑。在社會科學中,人類的理性往往被視為無需證明的公理,進而構成了幾乎所有社會科學理論的根基。然而事實上,不同學者對於理性的理解千差萬別,這就使得很多社會科學理論無法對話甚至彼此矛盾。

在目前主流的社會科學研究中,有兩種較為成熟的理性假設。第一種是經典經濟學理論中的最優化理性。其基本假設是個體會在可能的選擇中尋求最優化的方案。也即將個體視為最優化的計算器。經典的"理性人"、"經濟人"概念即建立在這種假設之上。第二種是赫伯特·西蒙等人提出的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不同於最優化理性,有限理性假設認為個體的理性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個體會尋求足夠滿意(satisfying)而非最優的方案。在有限理性的指導下,人類為何如此行事(why do people do what they do)成為了當代行為科學和認知科學的核心關切。

究竟什麼是

著名雕塑“思想者”

2、理性的根源

無論是根據最優化理性假設還是有限理性假設,人類的行為都需理由,而理由的關鍵則是個體對好壞優劣的判斷。一般認為,大部分被廣泛接受的理由和理性都是演化的結果。和其他所有生物一樣,個體最大的理性在於提升自己的廣義適合度(inclusive fitness),即努力向後世傳播自己(或與自己相近)的基因。由於親屬總是共享更多的基因片段,因此血緣關係永遠都是最重要的社會紐帶,人們會本能地傾向於保全自己的血親。類似的,相比於外族,本族人一般共享著更多的基因片段,因此人類會傾向於保全自己的族人,這也構成了種族主義/民族主義的生物學/心理學基礎。與此同時,為了提升自己的適應度,人類很早就演化出了互惠機制,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釋人類的利他行為。從群體的視角來看,人類的各種理性往往都是是上述狹隘主義和利他主義及其相互作用的結果。

究竟什麼是

理性向左,信仰向右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人類社會中存在有關權力和文化的實體或觀念,人類的理性要比其他生物複雜得多。這是因為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來自權力和文化的人工選擇要比自然選擇更為重要。在權力和文化的干預下,很多人類群體都曾陷入過事後難以解釋的集體瘋狂。也正是因為權力結構和文化基礎的不同,全球化並沒有完全帶來不同群體的相互理解,相反"文明的衝突"愈演愈烈。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很難認為某一群體是完全不理性的。

當然,人類的理性還在演化過程中。對此,一些學者持悲觀態度。他們認為,對於人類歷史而言,現代工業文明太過短暫。因此,人類的大腦結構和心理機制很可能仍然停留在充滿風險和危機的石器時代。這使得人類的理性無法適應現代社會與和平的環境。因此,陰謀論、偏見、衝動、好戰等現代社會中的不良因素很可能仍然深深印刻在人類理性的深處。但也有一些學者要樂觀得多,他們認為人類理性的演化終將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當代社會中人類理性演化最成功的例子無疑是"後物質主義價值觀":在物質匱乏且危險的環境中,人類會傾向於尋求強大集體的庇護並敵視外部群體;而在和平繁榮的情況下,人類則會傾向於自我和包容。這一過程在許多國家的發展中都得到了印證。

3、理性的限度

如果說有限理性是對最優化理性的修正,那麼人類究竟為什麼不能做出最優的選擇?除了權力和文化等宏觀結構的制約,人類的認知過程和心理機制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可靠。

首先,人類的大腦並不願意也不能夠認真處理所有接收到的信息。除了在少數精力集中的情況下認真工作,人類的認知過程往往都是能"偷懶"則"偷懶"。這導致人類的理性之路充滿了陷阱。舉例而言,為了"偷懶",人類大腦會給予最先接觸到的信息非常大的權重。讀者朋友可以快速估算一下1*2*3*4*5*6*7*8*9的結果,然後再讓你的朋友估算算一下9*8*7*6*5*4*3*2*1。由於你們的大腦都過分依賴於最初幾個乘號的信息片段,因此朋友估算結果很可能會遠大於你。而這兩個算式的結果都是362880,是不是比你們兩個算的都要大很多呢?在心理學中,這被稱之為"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

究竟什麼是

其次,人類在演化過程中形成的偏好並一定符合形式邏輯,這導致普通人的邏輯推理能力遠遠低於預期。正因如此,在邏輯上等效而但表述方式不同的信息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認知效果。舉例而言,如果信息突出收益,人們往往傾向於保守;但如果信息突出損失,人們則傾向於冒險。這被稱之為"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搜索"亞洲疾病問題"(Asian disease Problem)。

最後,人類的情緒能夠發揮超乎想象的作用。在很多時候,人類進行認知和推理的目的本身就不是為了尋求最優的結論,而是為預設的結論辯護。這種被情緒干擾的思維機制被稱為"熱認知"(hot cognition)和"動機性推理"(motivated reasoning)。由於熱認知和動機性推理,許多議題的爭論並不基於證據和邏輯,而爭論的某一方或多方很可能已經提前放棄了理性,因此也就不可能取得共識。在此,筆者很想舉近期的例子,然而理性並不允許。

當然,除了上述幾種機制,人類還面臨著很多很多認知偏誤。也正應如此,社會科學中仍然有很多的謎題值得去探索。承認理性的限度不代表放棄對理性的追求,質疑最優化理性假設也不代表全盤否定建立在其基礎上的研究結論。正如某位大家所言,真正理性的做法,是將所有的既有研究當作"問題"而非"答案"。而預設答案的"動機性研究"就和動機性推理一樣,往往經不起實事求是的考驗。


參考文獻:

Bolsen, T., Druckman, J. N., & Cook, F. L. (2013). The Influence of Partisan Motivated Reasoning on Public Opinion. Political Behavior, 36(2), 235-262. doi:10.1007/s11109-013-9238-0

Buss, D. (2015).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 Psychology Press.

Chong, D., & Druckman, J. N. (2007). Framing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10(1), 103-126. doi:10.1146/annurev.polisci.10.072805.103054

Douglas, K. M., Sutton, R. M., & Cichocka, A. (2017). The Psychology of Conspiracy Theories. Curr Dir Psychol Sci, 26(6), 538-542.

Fukuyama, F. (2011). 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 From prehuman times to the French Revolution: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Gintis, H. (2003). Solving the puzzle of prosociality. Rationality and Society, 15(2), 155-187.

Gintis, H. (2007). A framework for the unification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Behav Brain Sci, 30(1), 1-16.

Hodgson, G. M., & Knudsen, T. (2010). Darwin's conjecture: The search for general principle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evolu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nglehart, R. (2018). Cultural evolution: people's motivations are changing, and reshaping the wor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unda, Z. (1990). The case for motivated reason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3), 480-498.

Lupia, A., McCubbins, M. D., & Popkin, S. L. (2000). Elements of reason: Cognition, choice, and the bounds of ration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dlawsk, D. P. (2002). Hot cognition or cool consideration? Testing the effects of motivated reasoning on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64(4), 1021-1044.

Richerson, P. J., & Boyd, R. (2008). Not by genes alone: How culture transformed human evolu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imon, H. A. (1959). Theories of decision-making in economics and behavioral scienc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9(3), 253-283.

Simon, H. A. (1959). Theories of decision-making in economics and behavioral scienc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9(3), 253-283.

Simon, H. A. (1959). Theories of decision-making in economics and behavioral scienc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9(3), 253-283.

Sunstein, C. R., & Vermeule, A. (2009). Conspiracy Theories: Causes and Cures*.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17(2), 202-227.

Tang, S. (2020). On Social Evolution: Phenomenon and Paradigm: Routledge.

Tversky, A., & Kahneman, D. (1974).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Science, 185(4157), 1124-1131.

赫伯特·金蒂斯, & 薩謬·鮑爾斯. (2005). 走向統一的社會科學: 來自桑塔費學派的看法: 上海人民出版社.

黃宗智. (2020). 建立前瞻性的實踐社會科學研究:從實質主義理論的一個重要缺點談起. 開放時代(01), 34-48+35-36.

馬得勇. (2016). 政治傳播中的框架效應——國外研究現狀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政治學研究(04), 57-69+126-127.

薩繆爾·亨廷頓. (2002). 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北京: 新華出版社.

湯燦晴. (2019). 利他與合作:傳統解釋與桑塔費學派的觀點.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33(03), 46-53.

王文賓. (2009). 演化博弈論研究的現狀與展望. 統計與決策(03), 158-161.

韋森. (2019). 觀念體系與社會制序的生成、演化與變遷. 學術界(05), 69-85.

趙小健, 顏建曄, & 胡煒. (2014). 從理性、有界理性到現代心理學與經濟學. 科學決策(01), 73-9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