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法定婚龄暂不调整是怎么回事,人口老年化问题会严重吗?

​10月2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请会议第三次审议,表示我国现行法定婚龄暂不调整,那我国现行法定婚龄暂不调整是怎么回事?修改了哪些内容?

我国现行法定婚龄暂不调整是怎么回事,人口老年化问题会严重吗?

一、我国现行法定婚龄暂不调整是怎么回事?

草案三审稿对法定婚龄暂不做修改,维持现行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关于法定婚龄的问题,是近年来热议的焦点。目前,现行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审议过程,有部分委员呼吁,修改法定婚龄,引发广泛关注。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对此作出回应:民法典婚烟家庭编草案维持了现行法定婚龄的规定。审议中,有的建议适当降低法定婚龄,但也有的意见认为应当维持现行规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与国家卫健委、司法部等有关方面认真研究后认为,现行法定婚龄的规定已为广大社会公众所熟知和认可,如果进行修改,属于婚姻制度的重大调整,宜在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分析评估后再定。因此,此次草案对法定婚龄暂不作修改。

我国现行法定婚龄暂不调整是怎么回事,人口老年化问题会严重吗?

二、此次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修改了哪些内容?

相较于草案二审稿,三审稿主要作了4方面修改。一是将“树立优良家风”写入其中,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同时,增加夫妻之间应当互相关爱的规定。

二是确立了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草案二审稿规定,收养应当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健康成长,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有的部门、专家学者提出,为了更好地维护被收养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建议将中国已加入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关于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落实到收养工作中,明确规定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草案三审稿吸纳这一建议,将此条修改为: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关于无效或者被撤销婚姻中无过错方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增加规定: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我国现行法定婚龄暂不调整是怎么回事,人口老年化问题会严重吗?

四是关于离婚后的隔代探望权,草案三审稿删除了此前的相关规定。鉴于目前各方面对此尚未形成共识,可以考虑暂不在民法典中规定,祖父母、外祖父母行使隔代探望权,如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能协商一致,可以通过诉讼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草案三审稿维持了现行法定婚龄的规定,认为现行法定婚龄的规定已为广大社会公众所熟知和认可,如果进行修改,属于婚姻制度的重大调整,宜在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分析评估后再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