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時間抓經濟 復工復產持續發力—— 花果園商圈經濟逐漸甦醒


搶時間抓經濟 復工復產持續發力—— 花果園商圈經濟逐漸甦醒

3月,春暖花開,城市也正踏著春天的腳步,慢慢復甦。

近日,在貴陽市南明區花果園購物中心,入口外大約100米連續有兩個卡點,任何人進入購物中心前均要經過兩次體溫檢測。該購物中心目前已有唯品會集合店、週六福等129家零售店以及受大眾喜愛的必勝客、肯德基、但家香酥鴨等43家知名餐飲門店復工開業。

2月17日,貴陽市發佈疫情期間有關商圈經濟復工復產公告:城市商業綜合體、商業街區、百貨商場、生產資料批發市場等可恢復營業。

通告發出之前的一段時間,全市各大城市商業綜合體、百貨商場等就已做好“搶時間、抓經濟”的準備,蓄勢待發。300萬平方米商業體量的花果園商圈,是貴州省最大的城市綜合體,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做實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商圈經濟逐漸甦醒,為實體經濟恢復高質量發展帶來活力。

搶時間抓經濟 復工復產持續發力—— 花果園商圈經濟逐漸甦醒

▲市民在花果園已復工的商鋪內購花

“復工管家” 企業吃下“定心丸”

“感謝街道辦的指導幫忙,不然還不知道要怎麼才能復工呢!”近日,大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凱波在南明區小車河街道辦事處“樓宇復工管家”的指導下,順利復工復產。

“樓宇復工管家”是小車河街道辦針對轄區12棟寫字樓,指派12名工作人員與物業聯動,為樓宇中的復工復產企業進行一對一包保指導,確保防疫、復工兩不誤。

據瞭解,12名“復工管家”除了負責摸清樓棟企業底數,為企業及時送上關於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兩手抓的政策“套餐”以外,還會幫助企業梳理和解決復工涉及的人員健康監管、防疫消殺、應急管理、員工就餐、隔離防控、防護物資緊缺等主要問題,促進企業快速有序恢復生產。

截至2月29日,小車河街道辦轄區內實際經營的2761家企業中,除酒吧、網吧、電競等休閒娛樂業外,累計復工企業總數有1542家,復工員工9674人,復工率達100%。

就在小車河街道辦實施樓宇“復工管家”取得有效成績的同時,花果園街道辦事處區域內企業復工復產工作也逐漸進入尾聲。

“如果口罩、消毒液、體溫槍等物資不夠,需要提供幫助與服務的,我們都會積極聯繫供貨企業,幫助企業復工復產。”花果園街道辦經濟科科長苟遠麗說,截至3月4日,花果園街道辦轄區內已有2147家寫字樓內企業進行復工備案,復工企業簽訂安全生產和消防目標責任書2000餘份,相關復工復產工作還在持續有序推進中。

“政府提供的復工復產協助很用心,返工之後的備案、防控工作、員工培訓等各類問題都為我們做好了相關解答和協助。”經營著同城速遞服務平臺“拼必達”的創業人鄧黔林說,“拼必達”員工自2月13日起在花果園街道辦、居委會和物業的幫助下正式復工,並上線了“無接觸式配送”服務。

連日來,花果園片區內的三個街道辦在各自區域內組建起了復工復產一線指導工作組,針對轄區商鋪、門面、樓宇企業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情況進行排查和現場指導,實際解決企業在疫情期間復工復產難題,各類政策和各項服務舉措給企業吃下了全力復工的定心丸。

疫情防控 把好復工“安全脈”

“請戴好口罩、掃碼登記。”3月5日,花果園購物中心恢復營業的半個月後,購物中心門口工作人員正在給進入商場的市民測量體溫並消毒。

花果園購物中心商場2樓,這一層商鋪基本是全部開門營業的狀態,且每家商鋪門前都貼著“請佩戴好口罩”的標識。筆者隨意進入到“the shoes bar”的商鋪內,發現每當有顧客進入時,店員就會主動向顧客遞來免洗消毒液,在顧客離開後,店員則會對顧客試穿過的鞋子、坐過的椅子進行酒精消毒。

來到1樓,這裡情況與2樓差不多,大部分商家均已正式營業。

門店地面、出入口、試衣間、收銀臺、倉庫、垃圾桶、飲水機、空調……位於1樓一處電梯口的唯品會集合店內,一張詳細的表格記錄了唯品會每天的消毒區域以及完成情況。

據瞭解,花果園購物中心每天上午11點開門,但所有商鋪員工會在早上9點到崗,對商鋪進行消毒清潔。消毒工作每天進行7次,完成後需要把消毒時間、圖片上傳給商場相關負責人登記。

但家香酥鴨店內,4名工作人員拿著體溫槍和登記本,依次給但家香酥鴨員工量體溫,做登記。

“每天我們都要對每家店鋪的店員進行體溫測量,以確保他們的安全。”其中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要將所有商鋪的店員做完登記,會從中午一直忙到下午6點才能結束。

“這是疫情發生以來,我第一次進商場購物。一開始還有點擔心,看到商場採取的防護措施時,心裡踏實多了。”貴陽市民張清說。

線上線下 融合商業“新生命”

受疫情影響,本該在春節期間獲得新年“紅利”的商圈經濟突然被“冷凍”,如何及時做出應對,將損失降至最低?或是換個模式經營將遭受的損失補回來,是商圈經營者們普遍思考的問題。疫情總會過去,實體經濟也能將危機在自身的不斷優化中變成轉機。

線下轉到線上,推出線上“雲購物”,這是花果園購物中心面對疫情迅速做出的反應,很快這個舉措得到廣大商家的積極參與,有效緩解了商家的燃眉之急。

商家只要將店鋪微信二維碼提供給花果園購物中心管理部門,由購物中心統一在雲平臺上發佈,客戶掃碼加入店鋪微信群后即可在線上下單,並享受免費配送服務。

趙魚寧是花果園購物中心唯品會集合店主管。疫情發生以來,他通過購物中心雲平臺建立起了近千人的新客戶群。

“受疫情影響,商場暫停營業,我們通過微信群的方式,向客戶分享新貨,客戶看中後,可以進行線上下單。近段時間以來,料理機、打漿機等廚房用品賣得很好,許多產品只剩下樣品。”趙魚寧說。

就在服飾店、百貨商鋪開展線上銷售的同時,餐飲業的外賣配送也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不斷推陳出新。

為了對外賣配送進行疫情防控,花果園購物中心特意設置了兩個卡點,所有外賣配送食品必須到卡點登記,外賣騎手要在卡點定點取貨配送。

“目前,線上銷售是餐飲業盈利的主要模式。每天,除去團餐以外,我們的訂單有30多單。”花果園購物中心拾貝海鮮館相關負責人劉丹說,他們會在外賣訂單上專門附上一張安心卡,上面清楚記載著餐品製作人員、配餐人員、配送人員的身體情況、體溫情況,讓客戶放心。

數據顯示,隨著疫情逐漸好轉,每天在卡點登記的外賣食品數量也在逐漸增加,平均每天有600單左右。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全國疫情基本面的逐步向好,政府倡導下的有序復工復產得到更為廣泛的響應,貴陽各大商圈正逐步恢復商業活力,不斷擴大消費半徑、拓展消費群體,煥發新的活力。

(轉自:貴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