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的根源之:乱谈

​宇宙万物是怎么构成的?他构成的本源是什么?

我认为万物皆由精生气而形成神。为什么这样说呢。

《易传·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我们先来看胎儿形成的过程,是男人的精元和女人的卵子结合,在胎水的孕育中成长。而降生人‘神’(这里的神是指一个有神识,神态的个体的存在)。

男人我们称之为阳,女人称之为阴。气和水本为一体。我们也常说女人是水。这样我们是不是按照这一个状态过程理解为两仪:阳(精)和阴(气)的互动而生成有神识,神态的万物。

中医认为:

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意思是说:

精致的气凝聚而成物形,气魂游散而造成变化,考察物形的变化,这就能够知晓"鬼神"的真实状态。

什么是精:

用现代语言来理解,所谓精:就是具有潜在特定功能的物质。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能感受到的精:

通常对一个健康状态我们描述为:这个人精力旺盛、精神抖擞。对一个思维出现素乱的状态称之为精神疾病。这种精看不到,但在感观上却是影响着我们的所有行为。

能感知到的精:

秉受于父母的造化生殖之精,它在整个生命活动中作为“生命之根”而起作用,

来自饮食的营养物质,亦称水谷精微.有了营养物质的不断补充,才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什么是气:

气不仅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也是正在发挥特定功能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总括。

水化雾气成云下雨的一个循环系统滋养了万物。

能感受到的气:

人体的呼吸吐纳:

(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人的精神状态:

气节、气魄、气派、豪气、怒气、义气、英气逼人、正气、锐气、才气、和气、勇气、志气。

中医指某种症象:

痰气、湿气、气虚、气亏、气堵

鼻子闻到的:

气味、臭气。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赖以生存的空气。大气层

能感知到的气:

寒冷时口中吐出的气

水在特定条件下的热气/雾气

什么是神:

用现代语言来理解,所谓神:就是特定功能的外在表现。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它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够体现的情况。

《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因为神充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神存则能生,神去则会死。

三者关系:

精、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从中医学讲,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

古人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死”的说法,以此也不难看出“精、气、神”三者是所有生命体存亡的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