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之年再发力 伊犁州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特克斯县菇之缘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身着蓝色防静电服的工人们在加工生产菌棒;尼勒克县苏布台乡贝纳姆旱田馕合作社的馕坑前,工人们正忙着烤制旱田馕;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孙扎齐牛录镇雀儿盘村草莓基地,一筐筐新鲜的草莓被装上电商配送车……

新春伊始,万物复苏,伊犁州各县市的生产生活正在全面恢复中。在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的关键时刻,伊犁各族干部群众满怀豪情发起总攻。

户户有增收门路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确保脱贫硬任务不折不扣完成,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再次作出安排部署,吹响了决战决胜的冲锋号角。

近年来,尼勒克县把做好劳务输出和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拓宽致富渠道、增加群众收入、改善贫困群众自身生存和发展条件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开展春风行动、城乡劳动力赴疆外有组织转移就业等工作,切实让各族群众的致富途径多起来、腰包鼓起来。

“今后,我们将聚焦总书记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结合尼勒克县实际,坚持在一产上促增收、在二产上拓增收、在三产上提增收、在民生上保增收、在监测上稳增收,重点关注有返贫风险的监测户和致贫风险的边缘户,全面摸排脱贫不稳定户并进行实时监测,同时,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加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建设,全面统计摸排有劳动力的贫困群众,确保每一户有一名劳动力外出务工,确保贫困百姓生活基本不受影响。”尼勒克县扶贫办党组副书记、主任多里坤·别克说。

尼勒克县木斯乡托铁村刺绣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目前,合作社共有80多名哈萨克族妇女,其中贫困户20多人,残疾人20多人。

收官之年再发力 伊犁州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木斯乡阿克加尔村的沙和木古丽·努尔兰在刺绣合作社已经工作了3年,是合作社的老员工。现在,她每月工资基本都在2000元左右。她说:“来合作社之前,只靠丈夫一个人的收入,生活比较困难。到了合作社之后,每个月有固定的收入,工作也不累。除了家里的开支,还有零钱可以买点化妆品、衣服。”

为激发内生动力,伊犁州出台了《自治州关于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着力开展志智双扶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改进帮扶方式,除低保金、养老金等现行政策明确规定以现金形式发放外,更多采取劳务补助、劳动增收奖励、以工代赈等方式,杜绝保姆式扶贫。同时,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旅游+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互联网+农业”,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户一业和联户多业计划,使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

从“输血”到“造血”

产业扶贫与就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两大重点工程,也是群众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特克斯县通过产业带动周边农牧民种植就业,让各族群众走上致富路。特克斯县菇之缘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加入其中,走上脱贫致富路。

33岁的马文花是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乡前进新村的村民,2017年开始,她便成了离家门口不远的蘑菇基地的“产业工人”,按多劳多得的方式,每天都能挣150余元的工资,一年四季收入稳定,她家于2018年成功脱贫。马文花说,这份工作不仅让她家过上了小康生活,也让她学到了技术。

收官之年再发力 伊犁州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记者在尼勒克县苏布台乡贝纳姆旱田馕合作社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贝纳姆旱田馕合作社是本地造血扶贫的典型,已成功帮助多名贫困户顺利脱贫。苏布台乡尤喀克买里村贫困户塔吉古丽·卡斯木是合作社的工人,依靠在合作社务工收入承担起了全家人的生活支出。前两天,村委会工作人员通知她可以回合作社上班,她十分高兴。“合作社开始打馕了,我们的收入就有了保障。”

尼勒克县乌赞镇江阿买里村村民木英林一家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深入,在一系列帮扶举措下,她家2016年实现了脱贫摘帽,与此同时,木英林的女儿也通过县上举办的招聘会顺利找到了工作,每月有近3000元的工资收入,真正实现了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州党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集聚各类资源、整合各方力量、加快补齐短板,全力推进脱贫攻坚,2014年至2018年,累计实现44772户167304人脱贫、148个贫困村退出、2个贫困县摘帽,最后227户836人已于2019年全部达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实现脱贫。44772户167304名已脱贫人口全部实现巩固提升目标,148个已退出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

为巩固脱贫成果,伊犁州还将继续保持攻坚态势,采取强有效措施,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认真开展返贫监测,适时对所有建档立卡脱贫户开展“回头看”,重点加强对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下一般户的监测,及时识别、录入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跟进措施,开展精准帮扶。(伊犁日报 记者 卢钟)


校对丨魏红梅

审核丨吴志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