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社区工作人员的抗疫日记

一位社区工作人员的抗疫日记

1月27日 星期一 阴

今天虽然是农历大年初三,但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向全国蔓延,所有领导干部都必须到岗。

昨晚单位打来电话宣布:“春节假期提前结束”。电话内容虽然很简短,但形势的严峻性可想而知。

上午单位召开紧急会议后,大家的心里开始有点儿紧张。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护物资全国短缺,我们县城也不例外,没有防护用品。但是责任所在,便是退无可退。于是每个人都拿起手机,挨家挨户、左邻右舍的询问着返乡人员的信息。能看得出来,虽然大家伙的心情都很复杂,但每个人都力争淡定、淡定、再淡定。

有同事说,这才是开始。

1月28日 星期二 多云

一位社区工作人员的抗疫日记

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片区疫情摸排

最近几天,我们社区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在辖区内165个楼栋、475个散院逐栋逐户张贴温馨提示,进行科普知识宣传。疫情“集结号”吹响,防控刻不容缓,后续无数的措施与决策,都在等着社区的数据。

一个口罩、一瓶消毒水就是社区工作人员们的全部防疫装备,当大家都足不出户居家隔离的时候,他们的身影出现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走家入户排摸情况、确认居民的个人信息、汇总数据……会议室里每天三四个空荡荡的泡面箱子,或许是为数不多的见证者。

1月30日 星期四 多云

今天,我们县所在的榆林市出现一例确诊患者。因为疫情的扩散,大家个个面色沉重。

我嘴上不说,心里也打鼓。虽然大家互相聊天鼓励,但欢乐的气氛总会因疫情陷入沉默。为人父母、为人子女,说不怕是假的,毕竟每出一次门,每走进一个小区,每接触一个人,被传染的风险就增加了一分。

一位社区工作人员的抗疫日记

喇叭宣传-行走的嘱托

但是身前有家国,身后有家人,我们不担当,谁来担当?当同事们默契的进行分工,男同志背起沉重的消毒设备,女同志拿起小喇叭,走街串巷,封路、消毒、宣传、量体温。

1月31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是正月初七,对于陕北人来说,是我们的小年。初七,本该是开工的日子。而今年,为了防控疫情,仍有很多居民在家隔离。

一位社区工作人员的抗疫日记

卡点值守人员-坚守

返乡的居民越来越多,我们社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今天的会议到晚上八点多才结束。走在回家的路上,街巷两旁灯火阑珊,但寂静无人,寒风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思绪之余,我用手机拍了街角的夜景,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有个念头在脑海里闪过:“好美的夜,相信我们明年还会再见。”

明天,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2月4日 星期二 晴

最近每天都做着重复的工作。

“您好,根据咱疫情防控的要求,需要了解一下您家的相关情况”。每天我都会这样隔着一米的距离与住户进行交流。

“我们一家人都没有离开过咱这儿,也没接触过从外地回来的人,辛苦你们啦!”

“我们是从武汉回来的,回来就没再出过门,已经主动报告咱社区了,现在已经两个多星期了,家里也没有人发热,谢谢你们关心。”

看着门后的一张张面孔,沧桑的,青涩的,平静的,警惕的。有的人眼里含着光,嘴角带着笑,那是鼓励与认可;有的人紧紧关着门,那是谨慎与小心。我们远远的望着,寒暄着,一米之外,那是社区工作人员的爱。

2月7日 星期五 晴

基层社区的工作虽然很单调、很辛苦,但在社区党组织的号召下,大家都在竭力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社区的在职党员刘杰,当得知社区疫情防控人手不够时,他主动请缨“只要我能干的,尽管吩咐。”接着他背着重重的消毒器,穿行在长长的街巷里。

社区志愿者王宏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当战“疫”号角吹响后,他便投身到这场战役中,到每个小区进行政策宣传、劝导。

66岁的王侯梅大娘是一位临时救助户,每次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她就自己拿起消毒液说“孩子们,我来吧,你们歇歇”。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深深地体会到了那句话:“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就是我们的法宝。”

2月8日 星期六 多云转晴

今天同事哭了,因为个别居民的不解和谩骂,因为疫情防控长期以来的疲惫和压力。对于这种情况,一时间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她哭了一会又哽咽着说:“没事,我缓缓就好了。”其实,我明白,她是怕自己这样进进出出会给孩子带来潜在的风险。疫情防控不同于寻常的常规工作,工作量和思想负重相比,思想负重才是让好多人喘不过气来的。

晚上回到家,明明感觉自己很累,却总是睡不着觉,可是每天晚上和孩子一起听故事的时候,自己总是最先睡着的那个。半夜总是会醒来,有时候梦到在做疫情摸排工作,有时候是一些关于疫情的噩梦。恍惚间,想起睡前儿子好像轻声地说过:“妈妈,别闭眼睛”。我睡着以后,他在想什么呢?

2月12日 星期三 晴

今天,天气如同寒冬一样刺骨的冷,我特意加了一件薄毛衣。

晚上整理资料的时候,看到一起战疫的姐妹社区的同事被通报批评问责了,原因是她管辖的片区出现闲散聊天人群聚集、卡点人员疏于值守。内心为之一沉,有担忧、也有些愤怒。

依稀记得小年夜的会议上,战友才被表扬,因为尽职尽责摸排疫情、因为挨家挨户嘘寒问暖、因为用情用心用脑做好基层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拿着厚厚的笔记本,回家让爱人和她一起打电话摸排。

晚上十点多的时候,我依然看见视频里她还在工作的身影。心里很酸、五味杂陈......

2月14日 星期五 多云有风

一位社区工作人员的抗疫日记

凌晨过后,社区卡点值守人员

今天春寒料峭气温骤降。晚上特别冷,预报最低温是零下十四度。驻守交通卡口的值守人员要受罪了。

自从卡点设立、开始抗疫工作后,驻守在卡口的值守人员都是轮班倒,为确保居民出入不留遗漏,也为确保居民的生命安全。寒冷的夜,他们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内或者围坐在篝火旁。下班路过卡口回家的时候,看着寒夜中的背影,看着楼上温暖的灯光,那灯光让人充满无限的不舍和向往。这是一场战争,这里就是我们的战场,我们要让这温暖的光一直照亮。

忽然又想起了辖区80岁退役老红军郝炳高老人,他经常会竖起大拇指说:“年轻人,好好工作,你们是祖国的希望,一定要努力把社会主义建设搞好!”

2月18日 星期二 阴

晚上十一点多了,迎着刺骨的寒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五岁的儿子高兴的飞奔而来,边跑边喊“妈妈,妈妈,我听到你的脚步声音了,你终于回来了,快看看我给你准备了什么礼物。”

一位社区工作人员的抗疫日记

社区工作人员的孩子给妈妈的画

画纸上是一个个洛霸猴。“哇,画得真不错,为什么送妈妈洛霸猴呢,今天看动画了?”

他很认真得说:“你不是说外面有好多“臭臭霉”吗?你说你和阿姨们在和“臭臭霉”战斗,我给你画了很多洛霸猴,这样,坏坏的“臭臭霉”就会被打跑啦!”

看着他兴奋的眼神,摸摸他的小脑袋:“画的真好,谢谢小宝贝,这下“臭臭霉”肯定不能再使坏了,这么多洛霸猴,一定会战胜它!”

其实,像铭宝一样等妈妈的孩子有很多,妈妈肯定也无数次等我回家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都是那么多人期待的“洛霸猴”。

2月29日 星期六 大风伴有沙尘

今天,依然是繁忙的一天,距离这场疫情侵入我们的生活已经一个多月了,从最初的恐惧,到担忧,到愤怒,到感动,不过也才短短二十几天而已,却感觉如此漫长。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部无声的抗争史,出行的脚步虽然封锁,距离终点终将是更近了一步。这段时间,百感交集,作为基层社区一线的我们,为家国而战,我们没有给祖国丢脸,没有给人民拖后腿!

这些日子以来,每天都会看到很多感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是让人奋进的力量。不管什么时候,请不要忘记这一切是如何开始,不要忘记为了结束这一切我们付出了多少,更不要忘记在这一切中每个感人的瞬间。不管要经历何种困难,我都会努力选择希望,因为我要带着这份希望,与我的同事和家人,还有我最亲爱的祖国,一起拥抱胜利的阳光!

很明显能感到,疫情距离我们的小县城越来越远了。

(作者 贾海霞 府谷县滨河路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一位社区工作人员的抗疫日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