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喝酒對身體有好處?

“五桌師生幹掉25瓶白酒,26歲研究生倒在導師飯局!”又是一則因為飲酒導致的事故,而這次的後果是一條年輕生命的消逝。為什麼明知道酒是殺手我們還要一往無前?為什麼酒對我們的身體可以造成如此惡劣的影響呢?傳說中的喝酒有益身心是不是信口開河呢?今天,我們就帶領大家來學習——酒。


聽說,喝酒對身體有好處?


自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酒精消費急劇增加,過度飲酒所致的各種問題與日俱增。重度飲酒不僅增加死亡率,同時更增加早死率。據估計,因酒精性肝病導致的壽命減少可達9~12年,相比之下癌症導致的壽命減少僅為2年,心臟病僅為4年。過度飲酒對身體的損害,可想而知!

酒在體內如何消化?

根據酒的酒精(又名乙醇)含量我們將酒分為高度酒、中度酒和低度酒。高度酒含乙醇40%以上,中度酒含乙醇20-40%,低度酒含乙醇20%以下。

日常有些人非常海量,而有些人偶爾飲一點酒,就面紅心跳,不省人事。這是為什麼呢?

聽說,喝酒對身體有好處?


這是因為前者身體內分解酒精的酶系統活力較高,能使酒精較快地得到分解排出,所以能夠久經酒場屹立不倒,這種人只有飲酒過度,超過了酶的分解負荷時,才發生醉酒。而酒量小的人,催化乙醇代謝的酶系統活性較弱,或缺少其中一種,以缺少乙醛脫氫酶為多見,被稱為乙醛脫氫酶缺陷型。由於酶的活性低下或缺陷,影響了灑精在體內的及時分解,從而就造成醉酒了。

所以,酒量實際上就是我們的身體代謝酒精的能力。這個能力主要取決於肝臟乙醛脫氫酶的多少,這種酶的數量主要取決於遺傳,而不大可能是“練”出來的

飲酒的注意事項!


日常生活中,處於工作或人情的需要,我們有時候真的對酒是避無可避,那這些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

  1. 宜空腹飲酒。在胃和十二指腸之間有一道閥門,稱為“幽門”。幽門通常是有節律地開放和關閉的,所以酒精通過幽門的速度就成了影響其吸收的最重要因素。空腹時,液體狀態的酒可以迅速的通過幽門進入十二指腸,自然就醉得快。而如果在飲酒之前或飲酒時吃些魚、肉等高蛋白食物,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酒和這些食物混合在一起,也不容易通過幽門,也就不會被人體那麼快的吸收,從而也就不容易醉。此外空腹飲酒易致低血糖,這是因為酒精在肝內氧化還原成乳酸,不僅造成乳酸濃度升高,而且抑制其糖異生作用,減少了血糖的來源;
  2. 飲酒時不宜同時飲用碳酸飲料如雪碧、七喜和可口可樂等,因為碳酸能加速乙醇的吸收。紅酒摻雪碧是時下比較流行的喝法。應當承認,這種喝法口感確實不錯,不過,雪碧等含碳酸的飲料會釋放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會促進酒精的吸收,會讓你醉得更快;
  3. 飲酒宜淺酌漫飲。如果您喜歡“鯨吞豪飲”,飲酒的速度超過了肝臟的代謝能力,恐怕很快就要醉倒。我們不妨 “細水長流”慢慢品味,讓酒精攝入速度低於肝臟代謝速度,那麼相對就不容易醉了,隨之酒精給身體帶來的傷害也就少了;
  4. 切勿酒後駕駛。飲酒會使駕駛能力下降,肇事率增高,故駕駛機動車輛前應嚴格禁酒;
  5. 平時養成不勸酒、不借酒消愁的好習慣。“酒量是膽量,酒品是水平,酒風是作風,酒品是人品。”“感情薄,喝不著;感情淺,舔一舔;感情深,一口吞;感情厚,喝不夠;感情鐵,喝吐血”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見到的勸酒順口溜,殊不知飲酒過量,傷身敗體;勸人強飲,有傷和氣;
  6. 醉酒之後應及早醒酒,以減輕酒精對肝臟和神經系統的損害。輕度醉酒者應臥床、保暖、適量飲用茶水或咖啡,以加快酒精的排洩,促使醒酒。重度醉酒者需採取催吐、洗胃、輸液等對症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