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中的大多數


“圍城”中的大多數


我們關心這個世界

2020-02-10 14:41:39

其實關於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事件,我和貓貓早有動筆的意向,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一直遲遲沒有動筆(主要原因就是“家裡躺”真的是磨滅任何計劃的溫柔鄉)。

雖然我和貓貓都是湖北人,但是身在城中,對於疫情知道的可能也和大家差不多,相反因為地域的特殊性,很多關於本地的數據,可能更多來自於謠言。

鑑於為了保證這篇文章的真實性和客觀性,以下內容不會有所謂的什麼爆料。雖然確診人數與日俱增,截止今日官方公佈的數據全國已高達31261人,而湖北就佔了70.7%,也就是21121例,很難不讓人把注意力放在這些確診患者身上。但是湖北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大省,她還有五千多萬的普通民眾……

在疫情中他們如何生活,如何面對,如何作樂又如何承受,這裡有著千千萬萬的故事,故事裡有人痛失至親、有人重振旗鼓、有人苦中作樂,也有人正在經歷目不忍視的苦難,還有人無畏犧牲的選擇了堅持與堅守,但更多的人是在枯燥中日復一日的等待……

1.狼來了

1月13日,我從新疆踏上了返鄉的旅途,在此之前我全然沒有聽過關於新冠狀病毒的任何新聞,只是隱隱聽到了“謠言”二字,我也全然沒有想到,這個“謠言”就是寓言故事裡《狼來了》的前奏。

1月17日,早上七點多鐘我到達湖北孝感,也就是那個時間,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新聞開始頻繁出現在各大新聞,只是此時我依然沒有意識到它的危險性,依然將它與“謠言”聯繫在一起,不過卻也有了戒備,開始戴口罩。

1月18日,因為複查的原因去了武漢,那個時間的武漢依然平靜,即便在醫院,也只有極少數人佩戴口罩,不過在眼科,我看到有護士要求測量掛號者體溫的要求,只是當時我只是覺得奇怪,完全沒有把這種要求和新型冠狀病毒聯繫在一起。

“圍城”中的大多數

1/14 烏魯木齊火車站


“圍城”中的大多數

1/18漢口火車站


因為是星期六的原因,醫生告知檢查室的醫生沒有上班,讓我週一再去,然後我就直接回了孝感,打算1月21號再去一趟武漢,結果在回去後的幾天,我看到了大量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新聞,官方數據是1月18日新增病例59例,19日又新增了77例,也就是說短短兩天時間內,新增病例已經到達一百多例,也就是那個時候我開始真正警覺起來,這次的肺炎不是一場簡單的肺炎。,並開始轉發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報道,提醒親友重視這次的病毒。

1月20日,簡單的猶豫了一下,我直接退了去武漢的票,在孝感也開始出門戴口罩,1月21號接妹妹從孝感的出租房和我一起回了家。

然而在這段時間期間,與其說病毒感染的新聞得到了大家的重視,不如說關於疫情的段子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圍城”中的大多數

網圖


“圍城”中的大多數

武漢一家發熱門診

當時這兩幅圖在網上流傳的時候,很多網友都是以玩笑的口吻調侃醫生和有些人過於緊張,便出現“全世界都在關心武漢,而武漢一切正常”的相關調侃,只有少部分人疑惑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性是不是很強。

“圍城”中的大多數


“圍城”中的大多數

疫情初期網友們的評論

1月23日凌晨兩點,武漢官方宣佈自1月23日10時起,全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也就是網上所說的封城。其他城市廣州、浙江、成都等地也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並且當天我和貓貓都接到關於公司和學校的通知,告知我們返程後需要隔離才能正常工作,而此時我還在為讓父母戴口罩、建議不拜年不串門而抗爭。

1月23日以後,我基本就開啟了足不出戶,每天盯著手機不是轉發疫情就是投訴那些還在說疫情是謠言的公眾號,然後就是找相關平臺留言的“憤青”狀態,希望當地政府能用他們的官方通知,破滅掉我父母對疫情的盲目樂觀。

然而即便擁有高科技,同享5G的21世紀,信息的延遲依然不可避免,當然這不是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帶來的,卻也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造成的,疫情一天比一天嚴峻,而“謠言”餘溫的信息力量卻依舊殘留在人的意識裡,“狼來了”的故事,自23日才開始真正上演。

回顧疫情發展到今天這樣的局勢,最大的失誤就是謠言以破“謠言”的形式的傳播,所帶來的的後遺症。

新型冠狀病毒的第一次公眾亮相是於2019年12月30日,武漢市衛健委發佈的一則《關於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緊急通報中,說是緊急,但在後續一系列的官方報道中,卻出現“未見明顯人傳人”的字眼,並且以此論斷為依據破除很多坊間傳聞的感染相關的“謠言”。

鑑於官方媒體在破“謠言”這件事上有著絕對的權威,這也使得所謂的真相在後期的一個月中,讓真正的真相成為了長輩口中的“謠言”。

然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十七年前,那場讓全球矚目的非典的快速傳播,也是來源於這樣一個“謠言”。

2003年2月,一位山西人在廣州去往深圳的列車上突感不適,她懷疑自己可能得了傳聞中的非典型肺炎,在去北京之前便給自己的媒體朋友打電話詢問傳言的真實性,她的朋友告訴她,都是謠言。

也正是因為這一句謠言,她成為了北京第一例輸入型非典肺炎患者。

十七年前的非典型肺炎,在2002年12月發現第一例,在2003年3月才得到響應和重視,並且在廣州非典爆發的高發期,2月18日舉行了萬人演唱會。十七年後的今天,同樣的12月,我們在1月便得到了響應,並且很早的公佈了取消大型娛樂活動,所有電影院影片全部撤檔。

從時間上來看,我們似乎真的進步了,從舉措上來看我們的應對似乎也更從容了,可是我們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這十七年,我們的交通也更便利,病毒的傳播便沒有因為反應時間的進步得到與非典相比強有力的控制,所謂的從容,不過是政策和措施上的從容,我們和十七年前那群第一次面對非典的人們一樣,經歷了既惶恐而又滿不在乎的笨拙與愚昧。

“圍城”中的大多數

新型冠狀病毒概況


“圍城”中的大多數


“圍城”中的大多數

非典疫情與新型冠狀病毒概況對比


“圍城”中的大多數

在《非典十年祭》紀錄片中,主持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十年丈量這一個時代的進步

。”

然是現實是,這十七年丈量的不過是科技的進步,作為脆弱而又強大,聰明而又愚昧的人類,我們什麼也沒有變,我越來越強大也越來越脆弱,我們越來越聰明,也越來愚昧。

2003年,羅大佑在自己的演唱會上說:“感謝大家來他的演唱會,這是他們對他有信心,對這個時代有信心。”

那個年代的他們相信科學,相信他們站在人類科技發展的最前沿,所以他們無懼一個小小病毒的肆虐。

十七年後,在新型冠狀病毒的初期,我們又有誰不是這樣認為的,我們也站在一個時代科技的最前沿,我們相信人類科研的強大,可是歷史告訴我們,科技的前沿不過是一個時代的前沿,而大自然的未知卻超越了時間

如果說十七年前的非典所面臨的的挑戰是科研和人性,那麼今天我們所面臨的,更多的恐怕是自然人性

非典、地震、海嘯、戰爭、禽流感、新型冠狀病毒……這一切的一切告訴我們,犧牲在繼續、死亡在繼續、苦難也在繼續,科技永遠消滅不了災難,而我們人類要做的,更多的可能是對自然心懷敬畏!

我們關心這個世界:一群對這個世界還賊心不死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