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石阡:黃花菜“熱”了,老百姓樂了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歐甸丘)3月12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貴州石阡:黃花菜“熱”了,老百姓樂了》的報道。

貴州省石阡縣坪地場鄉坪地場村的千畝黃花菜基地上,一行行綠色的黃花菜苗正破土而出,辛勤的農民正在黃花菜的行間除草、翻地,準備套種其他經濟作物。“黃花菜屬於典型的‘一歲一枯榮’,去年冬天地上部分全部枯乾了,現在重新開始長新芽,端午節左右就有鮮花產出了,一次栽種,可管20年收穫。”坪地場村黨支部書記王廷俊說。

沿著坪地場鄉坪地場村寬闊的水泥大道一路往北,視野所到之處,全部都是黃花菜種植區。“去年村裡的黃花菜大豐收,僅電商平臺上便銷售了將近3萬元的幹黃花,村裡80戶貧困戶,戶均拿到387元的集體經濟分紅資金。”甘家寨村黨支部書記甘啟波說,今年村裡的黃花菜將逐步進入豐產期,線上線下的銷售金額將會進一步擴大。

坪地場村黃花菜合作社去年共出產幹黃花菜1.6萬斤,以每斤39元至42元的價格銷往全國各地。記者在合作社的生產車間看到,去年生產的黃花菜已經基本銷售一空,只剩下少量展品擺放在展臺上。“合作社為了完成去年的訂單,還從當地老百姓家裡收購了大量手工製作的幹黃花菜。”王廷俊說。

坪地場鄉黨委書記塗建廷說,去年農戶分散自種的黃花菜園區中有300畝實現初產,鮮黃花菜產量約22萬斤,合作社按2元/斤將其收購併加工成商品,實現產值134萬元。另外,通過村集體經濟統一建設、管理4000多畝新植黃花菜,帶動800餘名閒散勞動力就近就業,累計發放務工報酬90萬元。

產銷兩旺,老百姓受益,進一步刺激了農村種植黃花菜的熱情。“去年春天加種了2000畝,去冬今春又加種了2000畝,現在連片黃花菜基地已經拓展到4800畝。黃花菜成了附近8個村子的主導產業。”塗建廷說。

64歲的甘家寨村村民甘佑壽把自家六畝地全種上黃花菜,走上靠賣黃花菜致富的新路。“去年黃花菜畝產達到2000斤,村裡按照每斤2元的價格收購,光黃花菜一項的收入就超過了2萬元。”甘佑壽說,相比單純種玉米和紅薯,經濟效益得到了很大提升。

甘佑壽說,去年由於缺乏加工新鮮黃花菜的機器設備,摘下來的黃花菜只能依靠傳統手工加工,導致黃花菜下樹速度變慢,影響了產量,隨著今年村裡引進了黃花菜加工設備,家裡的黃花菜產量會進一步增加。

為了解決黃花菜上市季節傳統手工加工效率低的問題,坪地場鄉黨委政府爭取了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近百萬元,從湖南引進了一條黃花菜加工生產線,並建設了佔地4000平方米的加工廠房。記者在現場看到,流水線上的設備已經安裝好,部分工作人員正在安裝驅蟲燈等附屬設備。

“這條流水線包括殺青、烘烤等生產環節,每天可以消化掉2萬斤新鮮黃花菜,基本可以滿足合作社及附近老百姓對黃花菜的加工需求。”塗建廷說。

黃花菜“熱”的背後,是老百姓爭相加入黃花菜產業的熱情和市場對綠色、健康農產品的旺盛需求。作為一項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成果,黃花菜正成為帶動坪地場鄉老百姓脫貧致富的重要工具。

銅仁市委常委、石阡縣委書記皮貴懷說,要按照產業規模化、產品標準化、產銷市場化的發展目標,務實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積極探索黃花菜標準化建設體制機制,嚴格種管理環節、加工環節技術要求,保持生態、綠色、有機的產品屬性,找準黃花菜的主要消費市場和銷售載體,實現農村增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