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間,戴梓就發明了“機關槍”等火器,為何卻沒有流傳下來

清朝末年,清王朝之所以飽受西方列強的種種欺凌,說到底,還是因為軍備落後,刀槍劍戟打不過洋槍洋炮。

其實,早在康熙在位的時候,有個叫戴梓的人對火器就很有研究,他不光發明了連珠火銃(也就是所謂的“機關槍”的前身),還發明瞭“威遠將軍炮”等。可以說,由於他的存在,康熙時期的火器裝備和製作,在整個清王朝都達到了最高水平。

康熙年間,戴梓就發明了“機關槍”等火器,為何卻沒有流傳下來

(戴梓)

按說,像戴梓這樣的火器發明專家,應該受到極高的禮遇才是。可誰也沒想到,康熙卻把他流放到了寧古塔。這是怎麼回事呢?

戴梓出身於官吏人家。他聰慧好學,年少便能詩善畫,精於兵法。又懂天文地理,是個難得的博學之士。

不過,雖說戴梓是個全方位人才,但要說他最喜歡的,卻是研究火器。

當時的社會,讀書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參加科舉考試。做八股文會寫策論才是王道。

像戴梓這樣成天鼓搗火器的,那就是不務正業。

幸好,戴梓的父親戴蒼也是個火器迷。所以對戴梓的愛好,他不光沒有扼殺,還經常想辦法替戴梓採買製作火器的配件。

戴梓是個很有天分的人。他製造了好幾種火器,其中有一種火銃的射程,能達到百米之外。

康熙十三年,由於康熙削藩引發了“三藩之亂”。作為藩王之一的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叛亂,迅速攻至浙江等地。

戴梓見耿精忠的隊伍所過之處,生靈塗炭,憤而投筆從戎。

在攻打耿精忠的過程中,戴梓不僅向負責指揮調度的康親王傑書獻上了自己發明的“連珠火統”,還根據戰爭形式的多變性,多次制定了有效的圍剿計劃。

康熙年間,戴梓就發明了“機關槍”等火器,為何卻沒有流傳下來

(康熙)

平定“三藩之亂”後,戴梓在康親王的引薦下,得到了康熙的召見。

康熙出於愛惜之情,授予他翰林院侍講的職務,同時還讓他參與音樂著作《律呂正義》的編撰。

顯然,戴梓發明火器這一能力,沒能得到康熙的重視。反倒是他在詩書繪畫上的才能,得到了康熙的認可。

不過,這並不代表康熙不重視火器。

在平定三藩的過程中,平西王吳三桂最先造反,又佔據山區等險要地勢,因此清軍久攻不下。

當時,擔任欽天監的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為了取得康熙的信任,特意將傳教士湯若望早年修鑄的火炮再次修復一新,以幫助清軍作戰。

清軍正是藉著火炮的進攻,才一步一步將吳三桂的軍隊打得潰散而逃。

所以,平定“三藩之亂”後,康熙認識到了火器的重要性。南懷仁也因此得到了器重,被提拔為工部右侍郎,開始專業研製火器。

康熙二十五年,荷蘭使臣前來朝拜,進貢了一支“蟠腸鳥槍”。

康熙一向自恃清王朝是上邦大國,決定也以“蟠腸鳥槍”回贈荷蘭使臣。

康熙聽聞戴梓對火器很有研究,於是將此事交由他來承辦。

很快,戴梓便造了10枝一模一樣的火器。

當康熙將這10枝火器贈給荷蘭使臣的時候,荷蘭使臣在驚詫之餘,不得不驚歎清王朝的確是應有盡有。

康熙年間,戴梓就發明了“機關槍”等火器,為何卻沒有流傳下來

(戴梓劇照)

此後,康熙又命戴梓製造過西班牙所造的“佛郎機”等西洋火器。

戴梓每次都只用幾天功夫,便能製造出來,這讓康熙對他頗為欣賞。

其實,戴梓不光會仿造火器,他還會發明火器。

有一次,戴梓發明了28連發的連珠火銃。這可是他發明的最為厲害的火銃了,所以他頗為得意,打算找機會獻給康熙,希望能將之用於清軍大營。

不過這時候,戴梓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人大聲斥責他,說上天有好生之德,他若是將28連發的連珠火銃獻出“流佈人間”,他必斷子絕孫。

戴梓驚醒後,想到夢中的一幕,認為是神靈在警告他。一時嚇得冷汗淋漓,也就改變了主意,沒有獻出去。

當時,南懷仁正奉命製造“沖天炮”。可是卻因為種種原因,用了一年多時間,仍舊沒有進展。

康熙見戴梓精於火器,便改由他來繼續研製。結果戴梓只用了8天便成功了。

在試炮的時候,康熙見“沖天炮”指哪打哪,彈無虛發且威力無比,頓時心情大好,於是賜名“威遠將軍炮”。還特意將戴梓的名字鐫刻在炮身上,以示重視。

此時恰逢噶爾丹叛亂,新造出來的“威遠將軍炮”,在戰鬥中很快展現了它的實力。噶爾丹的叛軍多次被火炮擊中,傷亡慘重。最終,噶爾丹只得帶著殘部潰逃而走。

凱旋而歸後,戴梓更受器重,官位也累有升遷。

康熙年間,戴梓就發明了“機關槍”等火器,為何卻沒有流傳下來

(御製威遠將軍炮)

然而,這卻成了戴梓不幸的開始。

原來,戴梓一向剛正不阿,對於同僚的不正之風,他往往敢於直言。這讓他在官場上,結下了不少冤家。

同時,他的才華引起了滿洲大臣們的妒忌。再加上清王朝歷來都“崇滿抑漢”,那些滿洲大臣們自然容不下他,所以大家對他百般排擠。

不光如此,南懷仁也覺得戴梓製造火炮是故意和他搶功,所以對戴梓嫉恨在心。

在南懷仁的安排下,一個叫陳宏勳的官員邀請戴梓赴家宴。

陳宏勳本來是張獻忠的養子,後來投降了清廷,靠賣主求榮得到一官半職。

這個陳宏勳是個無賴,戴梓一去,他就令人用刀架在戴梓脖子上,逼他借3千銀子。

戴梓無奈,只得寫了張3千銀子的欠條,才算脫身。

陳宏勳到戴梓家拿了3千兩白銀後,卻不將條子交還戴梓,反而每天都拿著條子去要銀子。

戴梓的兒子一氣之下,拿刀砍傷了陳宏勳派來的僕役。

於是,陳宏勳拿著欠條在康熙面前狀告戴梓“縱子傷人”“欠債不還”等罪行。

康熙年間,戴梓就發明了“機關槍”等火器,為何卻沒有流傳下來

(帝師南懷仁)

南懷仁和滿洲大臣也趁機誣陷戴梓“私通東洋”,一定要康熙嚴懲戴梓。

一時,群情洶洶。康熙明知其中有詐,但畢竟才平定“三藩之亂”不久,國家還不夠穩定。萬一朝堂上又亂起來,於他的皇權不利。所以為了穩定局面,康熙下令將戴梓全家流放寧古塔。

這樣一來,康熙雖然解決了一件棘手的事情,但火器的製造和使用,卻再次陷入困頓。

儘管康熙為“康乾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由於火器沒能得到重視,最終讓清王朝因為軍備落後,飽受了西方列強的種種欺凌,也因此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

(參考史料:《清史稿》《嘯亭雜錄》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