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往事:14歲開始,我就一直“厚著臉皮”偷偷學開車


西藏往事:14歲開始,我就一直“厚著臉皮”偷偷學開車


16歲修建墨脫公路時留影。


在我14歲讀高中的時候,就一心想學開車。

我那個時候住在昌運司成都站,這個站是進出藏司乘人員住宿、車輛保修的大站。記得有一次昌運三隊的張師傅油灌車開回來停在站上的球場邊,車鑰匙沒有取下來下車去解手,恰好我在車邊,趁機上車發動了引擎,他一聽跑步回來把我從車上提溜下來,不客氣地說了我一頓,我臉皮很厚的,只嘻嘻地笑著走了。

後來參加工作到了扎木工程一隊,認識了給領導開小車的蹇師傅,我要他教我學開車,他也爽快地答應,有一天開著蘇聯造的“南特洛瓦”帶我在公路上教練,我坐上駕駛座,激動得手腳不停地顫抖,當我駛上公路,側窗的風拂過我的臉頰,人就像風像雲,感覺自己無所不能的飄起來了,膽子也大了,踩下油門加速,正好迎面來了一輛解放貨車,駕車師傅抻頭看我一眼,心一慌,方向往右邊一打,忽然覺得車被什麼擋了一下,輕微的顛簸過後我趕緊剎車,教練喘了好幾口氣才下車來看結果,小車的保險槓因撞上路邊的電線杆從中間凹陷,呈現一個不雅觀的V字形狀,好在其他地方沒有受損。

那時候車輛還沒有時興車險,也用不著辦理賠,開回單位整整形就恢復如初了。這是我第一次上路遇到的風險,雖然嚇得要死,但學車的念頭是一點也沒有放下。


西藏往事:14歲開始,我就一直“厚著臉皮”偷偷學開車

1985年在川藏線最高的達馬拉山留影


不久,我給分隊的書記寫了個申請開車的報告,理由是現在修建墨脫公路工程量大路線長,需要車輛運輸保障,多一個能開車的,就多一份力量云云。報告打上去好長時間沒有動靜,分隊書記看我的眼神變得深了狠了,我不死心,又於第一次大戰嘎隆山後回扎木休整期間,再打一個報告,言明如果不讓我學車,可以學開推土機,在公路上清雪鏟土保養公路等等。這次,書記親自找了我,發現他的眼神更陰沉臉也比往日黑了,他用沉默威壓了我好一陣,就數落我一天不務正業,一點沒有女孩子的文靜,分隊上的女孩就沒有一個像我這樣調皮搗蛋異想天開的,最後給我的答覆是:安心修路,把地球修穿了我也不會讓你開車開推土機!


西藏往事:14歲開始,我就一直“厚著臉皮”偷偷學開車


西藏往事:14歲開始,我就一直“厚著臉皮”偷偷學開車

我還是沒有死心,一有時間就和開車的師傅來往,熟記他們開車的動作,瞭解車輛的機械常識,逮到機會就操練。有一次,我把指揮部的李師傅請來吃飯,他開著解放貨車來的,我趁他喝酒高興拿了車鑰匙,開車送我的一位發小回扎木師範學校。那時候我頭上扎兩個蓬鬆的髮辮,人陷在駕駛室坐位上貌似無人駕駛的車在路上跑,隨著道路的顛簸,只見髮辮如同蝴蝶翻飛,車外的路人看見了驚呼連連。而我很是得意慶幸,總算這回開車出去沒有出事。

墨脫公路停修後,我又調昌運司成都站當汽車修理工,借了試剎車之名,經常開著大貨車在機場的草坪上狂奔,體驗速度帶來的刺激。可惜那時我國製造的解放牌貨車,最大馬力85,每小時85千米,實在談不上風馳電掣的感覺。

西藏往事:14歲開始,我就一直“厚著臉皮”偷偷學開車

在扎木和隊友。(前排右一)


總有人問我川藏線上那麼險峻,為啥要學開車?為啥?因為工作的地方與內地有千里之遙,特殊的環境單一的生活方式,處在青春期的我,內心一直躍躍欲試想改變什麼,或者想通過某個激烈的方式改變平淡無波的生活。來到西藏,造物主恩賜的一切裸露在眼前,站在廣袤的熱土頭頂藍天,手撫白雲,陽光照著我像駿馬飛騰,那種誘惑強烈到不可遏止,心在自由奔放,精神依附的疆域我都想看完走個遍,在艱苦的年代那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有縮短時空距離的汽車,能夠阻止我循規蹈矩的安逸下來,否則,自己一定會瘋的。

西藏往事:14歲開始,我就一直“厚著臉皮”偷偷學開車

很多時候我認為除了環境因素,自己好奇好動的野性需要釋放,顯然西藏是我“撒野”的最佳場所。而且,我進出藏許多年,坐的車有過事故我卻毫髮未損,分明是上天眷顧,何況學車了。就這樣我東一下西一下地學開車,認識了不少昌運司的貨車師傅,學他們的灑脫無拘,車壞在路上我鑽底盤修車,打黃油、打千斤、搬輪胎,當自己是他們的一員。進出藏我特願乘貨車,一是路上方便帶果蔬,走到運輸站可以憑師傅的關係,吃到熱食住到乾淨房間,不用與多人爭搶食宿;二來我在路上還可摸一下方向盤。有一年冬天,我乘昌運四隊乙師傅的貨車回成都,在甘孜一層薄冰的路上開了一段路,因為是空車,剎車剎得重了車輪打滑,整個車大挪移轉了90度,僥倖的是對面沒有來車。後來常聽師傅們說,雪路上開車得悠著點,油門就是剎車,尤其在沒有掛鏈條的情況下,上山下山控制好油門是需要技術的;還有解放牌大車尤其是重車,在換低速檔的間隙,必須轟一腳油門保持車速的連貫性。別看這小小的轟油,把握不好會失去動力車跑不起來。


西藏往事:14歲開始,我就一直“厚著臉皮”偷偷學開車

1977年大戰嘎隆拉山誓師大會。(後排左二)


西藏往事:14歲開始,我就一直“厚著臉皮”偷偷學開車

大戰嘎隆拉山和 秀秀合影


這些開車師傅們,是上個世紀50—90年代在西藏交通史上最活躍的群體,其所組成的運輸系統,在西藏要說是最火的行業了。僅昌都地區運輸公司下轄就有五個車隊,沿途為司乘人員服務的運輸站,自成都到波密就有十多個,整個公司職工幾千人隊伍龐大,而車輛在其中所佔比例不大。


那時候,開車是一種專職工種,尤其在千里川藏線上,師傅是受人羨慕、追捧和敬重的——很牛,牛在能從內地往高原帶你需要的生活物資,能決定你在路上吃得了飯、住得了店,保證安全抵達終點。師傅還得帶徒弟,徒弟學車三年,經過公安車管所的交規、機械常識的考核,合格了才能駕駛,不像現在的學車科目,只要考試過關,就可快速拿駕照,不管駕駛技術好不好,有膽哪兒都可以去。


西藏往事:14歲開始,我就一直“厚著臉皮”偷偷學開車


西藏往事:14歲開始,我就一直“厚著臉皮”偷偷學開車

我從昌運成都站調到昌運司機關工作後,仍然對學車熱情不減。機關裡有幾輛“北京”牌小車,平時都是書記和經理的代步工具,普通職工難得一坐,寶貝得不行,我可不管這些,有得空死纏硬磨小車師傅,開到俄洛橋、大修廠那邊練膽,仍覺得不過癮;一次我偷開車被某位領導發現,他竭力阻止我,身體擋在車前面不讓出大門,無可奈何只好放棄,加上自己頻繁調動幾乎與車說再見了。


我在西藏工作了二十多年,心思用在學車上摺合時間就有七八年,最後,我仍沒有放手風光的在川藏線上飛駛,但還在盼望著有機會自駕一次高原,找回當年那種感覺。回成都後,我花了三千大洋進駕校,學了一個多月駕駛,每項科目考試一次通過取得了駕照,買了一輛小車開了三年,在城市人多路堵的煩擾下,倏然對開車的激情蕩然無存,有過一次追尾事故後,再也不想摸方向盤了。現在城市出門乘公交車、上地鐵,我一張公交卡就搞定,從一地至另一地比自駕的還快。

西藏往事:14歲開始,我就一直“厚著臉皮”偷偷學開車

而今,我天天宅在家看西藏衛視,畫面上那些路,像時光中的一道剪影,蜿蜒在生命的逆光期,展現了無與倫比的質感和強大,任憑每個角度我都能觸及它的力量它的充盈,我用青春親近它,我以成熟撞擊它,任性地放縱,執著地虐己,就等機緣到來實現飛一樣的感覺,用車輪記錄行者的點點滴滴……


但這一天終未到來。誠如畢淑敏說過:“變化使我們成熟,但它首先使我們痛苦。人生中最重要的變化,一定伴隨著大的焦灼和憂慮。”隨著公路條件的改善和人民生活物資的極大豐富,舊有的習慣和追求,勢必受到影響和喜好軸心的偏移,比如人口密度、車輛的激增大大超過了道路的承載率,國家放大假期間,旅遊地爆滿,導致爭搶資源生態被破壞,一些有利的改變卻因過度的佔用反而成了受制的掣肘,出行的焦灼安全的憂慮如影隨形,哪還有心情再出門?承認理想的泯滅,於我一生有過短暫的成就上,無疑染了汙漬,但我不得不說,西藏的天地在我心中盛大輝耀,越接近神性的天堂越覺得距離遙遠,遙遠使我返樸歸真,又回到了初識西藏的模樣,不去學開車,就這樣隔著夢境、站在塵世的喧囂處,靜靜地欣賞她的美麗,即使走不完她的世界也不遺憾,因為她的一花一草一菩提,已經融進心田生根;她的一山一水一佛光,早就深入靈魂著床,不管我是冥想還是倒下,無形的雙翼終久是我的陪伴,那還有什麼可嘆的?!

西藏往事:14歲開始,我就一直“厚著臉皮”偷偷學開車

2019年12月25日寫於成都


吳微,18軍後代,藏二代,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散文學會會員。曾在西藏昌都地區運輸公司機關、昌都地區行署經研室(經貿體改委)工作,1997年內調至四川省文聯,曾任四川省文聯《文藝報》副刊編輯。一生讀書多過寫作,偶爾心中也靈光閃現,想將生活所得、命運所思、精神所蓄躍然筆端,於是2012年開始學寫散文,有作品在一些報刊發表並獲獎,出版有《奔向墨脫的靈魂》散文集。作品裡有感悟生活、頌唱生命的情懷,相信寫作靈性除自天賦外,真情和唯美才最動人。現為四川省散文學會編輯部總編助理。


西藏往事:14歲開始,我就一直“厚著臉皮”偷偷學開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