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廣東最宜居住的城市是哪裡?

Rolldiameter


我在廣州、深圳、惠州、東莞、珠海都工作生活過,最後選擇定居中山。其實每個南方城市都差不多,只是城市大小、繁華程度、生活成本和節奏上有所不同,至於哪個宜居還是看你的個人喜好

中山位居粵港澳大灣區的幾何中心,珠江口西岸,市區內森林覆蓋率較高,空氣質量很好(優良率超90%),城市乾淨衛生。城市生活節奏較慢,生活成本較低。城市治安很好,居民素質較高,安靜休閒,文明和諧(多年文明城市)。城市功能齊全,生活十分方便,很少塞車擁堵。城市雖小,與一線城市聯繫緊密方便。一小時可達省會廣州核心區辦事,半小時可達賭城澳門怡情,一小時可到東方明珠香港購物,半小時(深中通道開通後)去深圳會朋友,下班後去東莞看cba,至於佛山珠海江門就更方便了。居住中山隨心所欲,動靜皆宜。


淡然處之1998


我想說汕頭。作為土生土長的汕頭人,連大學也在汕頭讀,過著這種每週回一次家的大學生活,每次都在感嘆幸好生在汕頭。

刻板印象:一個不知名的經濟特“困”區。

基於對汕頭的種種刻板印象,一說起汕頭,外地人可能想到的是“潮汕人”,“牛肉丸”,“排外”等詞語。有些人甚至不知道有這個地方。一個曾經與深圳一起列為“經濟特區”的城市,現在在我的大學讀書的外地人,都戲稱為“經濟特困區”。但對於我這個自小在汕頭長大的人來說,汕頭卻是我心靈的一片淨土。

慢生活:遠離喧囂。

我家在汕頭潮陽棉城,每次回家,我都喜歡拉上我媽到街上逛逛,市區很小,從南邊到北邊走路也不過二十分鐘的路程。街道不寬,公交車也是很小型的那種,早上8點多,除了菜市場的大叔大媽在吆喝著,街邊的一排店鋪都禁閉著,開店時間很晚。當然,晚上10點多,店鋪也開始打烊,整條大街冷冷清清,這是一個節奏很慢的生活,大家不用著急上班,路上會出現堵塞的情況也只有早上家庭婦女出來買菜的時候,還有下午父母接孩子回家的時候。

走在這樣的大街,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心情也會覺得放鬆,因為每個人都不用為了複雜的事情而煩惱,只是操心簡單的一日三餐,這與大城市是完全不同的。

更何況,汕頭的天很藍,是那種很飽和的湛藍,學校的很多外地學生都被汕頭的藍天驚豔到。

汕頭還有濃厚的歷史古韻,老城區的建築雖破舊,卻透著另一種別樣的韻味。



在汕頭,沒有大城市的喧囂,沒有太重的生活壓力。這裡的人,很容易滿足。

我想,它不一定能給年輕人提供很好的發展平臺,卻適合在外拼搏的潮汕人在對生活感到疲憊的時候回來歇個腳,在這裡安享晚年。


米蟲在奮鬥


必須有這座城市,非廣東的人士一定想不到!(大家這麼關心這個答案,我就再補充些內容,前方高能,一看到底),簡單說吧,宜居的標準大致有:

物價,空氣質量,地理,交通,教育,醫療,經濟,文化,服務業即第三產業佔比,還有低調,去中心,人口密度,居住密度 等 還有尼瑪最關鍵的不排隊!

感覺宜居的城市是佛山

選幾個說說:

大夥都喜歡說有文化,其實啥叫文化,文化得有載體和傳承,佛山是粵語,粵菜 ,粵劇,南獅,粵繡,剪紙,陶瓷,南派武術發源地,至少之一是有的,

有文化氛圍的地方,人性格平和包容,這是宜居的基礎;

物價這麼說吧,吃餐飯,一樣的標準,廣州價格至少是佛山的1.3倍,就不說房子了,多少廣州人來佛山買房,圖啥?房均價居然和粵西東北中心區差不多,有了房子才宜居!

經濟,說GDP吧,廣深後,東莞前,廣東省第三,今年破萬億,全國兩個品牌城市之一,另一個是青島,數數大家日日打交道的品牌吧:美的,科龍,格蘭仕,志高,海天,萬和,宇宙第一大房企碧桂園…有家就有佛山造,還真是,關鍵這些是佛山自有品牌,不是來料加工的貼牌,其他不常見的,塗料啊,傢俱啊,花卉啊,不鏽鋼啊 日用品啊啥的就不數了,累人。

低調,是一個宜居城市的靈魂,廣東多少城市在央視做城市宣傳片,佛山政府這麼有錢,嘿,就是不做,怎麼著吧?

越高調,大張旗鼓牛得就怕沒人知道的城市 , 一定不宜居,為啥?想想密集恐懼和塞車,廣佛地鐵,廣州段那是沙丁魚罐頭,到了佛山,手腳可以伸展,找個位置坐也不難,宜居!

說地理位置,珠三角腹地,粵港澳大灣區,北連廣州南接深圳,珠三角中心,很OK吧!

看交通,中國第一條高速和城際地鐵都叫廣佛線!街上沒有摩托車,早禁了!你懂的,宜居!

去中心化,佛山很獨特的地方是:沒有絕對的市中心,鎮域經濟的發達,決定了以鎮為單位自然形成活動和居住的中心,連車牌佛山都有粵E,粵X和粵Y,絕對的城市中心居然沒有,這是宜居的關鍵,這個估計全國獨一份,問問佛山人哪裡是市中心,估計回答有100個,或者說我家就是中心,幸福感出來了吧,想想看是嗎?腳趾頭想

不排隊,在佛山少地方排隊,不管是吃的,還是玩的,大部分熱點城市熱點商家去到了給張排隊紙,慢慢等著吧,您嘞,佛山不是,大部分地方,去了就吃就玩,要排隊?別介啊,別的地方食啦 大把好嘢食 ,少見哪裡排條長龍,又不是有嘢送,除非是銀行,排隊全國都一樣。

東西好吃嗎,您知道順德小炒嗎,您知道那句話吃在廣州後面還有一句,就是廚出鳳城,意思粵菜大廚師來自鳳城,就是佛山順德的大良鎮,吃好吃的不用排隊,這個太硬核,宜居!

佛山就是個低調到塵土裡的男主

裡面是錦緞,外面套一汗衫

宜居!

還有最新發布的全球城市競爭力排名:聯合國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發佈:20強中國五席,深圳第4、香港11、上海13、廣州14、北京19。前100強的中國城市還有:蘇州、武漢、天津、南京、臺北、成都、長沙、無錫、杭州、重慶、青島、佛山、鄭州和寧波。數據來源於聯合國測算了全球50萬+人口的1007個城市競爭力的結果。

那麼好了,這是我個人看法,小夥伴們,您覺得哪個城市最宜居,評論處留言,看看哪個城市人氣高。

最後,拍照佛山吧,不拍地標,拍日常的生活:

#慧眼識才萌新作者進階計劃#











未央尚未央


廣東整體上是一個比較宜居的省份,因為地處華南,降雨量充沛,城市多闊葉植物,所以空氣質量非常棒。另外廣東很多城市的發展都非常不錯,不管城市建設還是生活設施都比較齊全。但是城市宜居更加看個人情況,不同的人選擇的城市不同,熟悉的城市對個人講充滿了便利性。

首先宜居城市是廣州,廣州作為廣東省會,城市歷史比較久遠,並且廣州因為現代化水平高,經濟發展好,可以有較好的事業發展。另外廣州當年是我國唯一一座對外開放城市,所以城市包容度比較好,很多外地群眾首選廣州居住,並且廣州不但有現代化新城,更有老城的生活韻味,處在廣州是一個生活與工作兼顧的城市。

接下來是深圳,選擇深圳的群體一般是年輕群體,看好深圳良好的發展前景,以及深圳的城市規劃、城市環境,珠三角城市中深圳發展最好,但是深圳的空氣質量也不差,深圳因為是一座年輕化城市,所以城市公園很多,市民休閒性很棒,當前深圳的地鐵也運營非常成熟,各種出行交通規劃也很方便,這些都算是宜居條件。

當然目前很多人看中宜居性更加看中城市的空氣質量,並且有很多人不喜歡大都市的喧囂,而且大城市一般都會有一個通病,就是房價高且充滿了嘈雜,如果是喜歡幽靜的人,那麼最適合依據的城市肯定是珠海,珠海雖說是一作珠三角城市,但是生活節奏沒有廣深這麼快速,且珠海的城市風光很漂亮,養老定居在珠海非常棒。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廣東最宜居的城市我覺得還是惠州,惠州是廣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於珠江三角洲東北端,南臨南海大亞灣,瀕臨深圳。在古代即有“嶺南名郡”、“粵東門戶”、“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稱,惠州毗鄰深圳,有TCL、德賽、華陽等大型本土國有(控股)企業集團以及僑興、富紳等本土民營企業集團,數碼、石化是惠州的兩大經濟支柱。北靠羅浮山,南擁大亞灣,東江環城繞,西湖碧玉間;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之一、珠三角經濟區。全市具有旅遊開發潛力的景點有900多處,屬景點高密度分佈區,並具有資源多樣性的特點,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澗、島為一體,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身,其中被列入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及自然保護區有6處,非常的適合居住!


懂半個球


最宜居是惠州河源梅州,廣東四大避暑勝地有兩處在惠州,河源是廣東大水源,大花園,梅州是長壽之鄉,世界四大長壽之鄉,梅州其中之一。

最不宜居是珠海,廣東最著名堵城,早晚高峰珠海堵車讓人懷疑人生,一年基本炎熱如夏,4月至10月必須在空調房度過!



南國春暖


我的回答是廣東的陽江!美麗陽江處於22緯度,迪拜、加勒比海、夏威夷、邁阿密、坎昆……這些世界級濱海旅遊勝地都集聚在北緯22度。陽江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可以說是中國最優越的氣候條件。陽江位於南海之濱、這裡沒有南方城市那種的溼冷和悶熱,有著和三亞相媲美的四季如春。因為粵西地區過去交通不發達,造成陽江身藏閨秀、無人相識,這反而使得陽江無汙染工業、環境保護、優美自然風景成為美麗宜居城市。一個城市發展不是一定要傳統和常態的工業經濟,陽江的港口經濟和風電環保產業正蓬勃發展,陽江獨特魅力的城市特色應該保持。它的天然資源優勢應該發揮,希望成為中國最具有魅力的旅遊之城。隨著深茂高鐵開通和廣湛350公里速度高鐵的建設規劃,美麗陽江自然價值會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其美麗動人的城市自身價值會得到充分體現。


加油china


綜合來看,就地理、氣候、環境、交通、物價、旅遊、GDP值來說,惠州的沿海地區最好。惠州每一年都被評為中國宜居城市,去年又被評為全國康養城市第一名,特別適合老年人養老,只是年輕人的就業面比較窄,有相當多的年輕人從事房地產中介及裝修工作,另有一部分年輕人從事餐飲服務或安裝工作。但隨著深圳的發展,隨著與深圳科技、經濟、交通等方面的融合,惠州會在科技、經濟上提升到一個更好的平臺上。


馮守平82419


評價一座城市是否宜居,除了看空氣質量、房價、交通和環境,還可以有一些新指標。比如公交換乘便捷嗎?想出門跑步找得到道兒嗎?24小時便利店多嗎?電影院夠嗎?快遞業發達嗎……種種細節問題,才是我們所考慮的。

宜居城市:中國《宜居城市科學評價標準》2007年5月30日正式發佈。其主要內容包括:社會文明、經濟富裕、環境優美、資源承載、生活便宜、公共安全六個方面。 據瞭解,這個《標準》是導向性的科學評價標準,不是強制性的行政技術標準。實行百分制。宜居指數達到80分即認為是"較宜居城市"。


我個人覺得評定一個城市是否宜居,我把空氣質量排在首位。今年上半年和第二季度廣東省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各地空氣質量排名方面,汕尾、湛江、茂名排前三,再來看看8月份的排名:各市環境空氣綜合質量指數排名,湛江、茂名、汕尾排名全省前三。

2017年8月全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狀況:


六山一水3分田


有段時間在廣東中山的一家外企上海分公司任職,因此,我有機會經常往返粵滬港三地,對三地的生活體驗也比較深刻。

一.從前沿及商業氛圍、市民素質看

1- 若工作和生活,我會優先香港。它距離國內近,是中國內地與歐美國家的商業鏈接點,國際化程度相對高。香港人對我們大陸人的視角也是從俯看、輕視到目前的平視與嫉妒,心態很是複雜。但不管怎樣,我個人是在與香港同事共事中獲得很大的進步與成長。

2- 其次,我會選擇深圳,它是個有活力的城市,你在深圳可以碰到不少優秀的人,他們是來自國內或海外的優秀人才,具有較強的適應力和競爭力,讓你體會到與優秀的人一起工作的競爭感。我的同事曾說,“在上海和深圳工作,有活著的感覺”。

雖然只有一河之隔,但深圳與香港比較,還是差了2-4個層級,給我的感覺是:深圳猶如國內的蘇南小城,與杭州也類似,如錢不少的土豪,抬手舉足缺少了年輪沉澱的底蘊和素養。

二.從宜居生活的角度看

1- 在中山工作生活過幾個月,繁忙工作後,在那裡調整休息一段時間很是不錯。城市小、節奏慢,可以很好地體驗“食在廣東”的吃貨生活,去澳門也很方便,坐擺渡船即可。但畢竟是小城市,有能力和野心的人,不會去那裡工作,我在那工作一段時間後,就覺得自己的職場靈敏度低了不少,心裡想著早點回上海,寧可過“累而快樂著的生活”,也不要“閒得慌”的養老生活。

另外,像我這種在大城市生活慣的人,會覺得中山的生活便利性不夠,想買個高檔、奢侈或稀少的東西,還非得去澳門或香港不可。

與中山類似的,還有肇慶、惠州、珠海、汕頭等小城,因個別品牌或廠商所在,而聚集有限的人氣,但終究還是小城市,缺少開放度、激情和競爭力。

2- 與中山、肇慶、珠海等比較,廣州的生活便利性是很強的,商業氛圍也足夠,但它畢竟是個老城,不但嘈雜還髒亂差,生活工作節奏快、空氣環境偏差,尤其是近年有不少黑人滯留在城內,給治安管理帶來了難度。

一直以來,它給我的印象就是:治安差,我同事因抽菸脫手拎包,瞬間就被搶了;還有就是公司內曾傳說,某出差的女生被搶了項鍊……一句話,廣州治安遠落後於上海。

當然,每個人的生活方式、要求不同,選擇依據及結果也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