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美好世界裡潛藏的悲劇


《桃花源記》:美好世界裡潛藏的悲劇

桃花源

《晉書·陶潛傳》中記載"潛少有高趣,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

在這篇僅僅一百多字的《五柳先生傳》中,陶淵明以簡潔的筆墨表現了其不同流俗的性格,為後人塑造了一個超脫淡泊的隱士形象。

此後陶淵明成為了中國文人的精神歸宿,許多文人、士大夫紛紛在人生失意或厭倦官場時迴歸陶淵明,從他的身上汲取無盡的精神力量。

在陶淵明的散文中,若說《五柳先生傳》是其對於自身性格的描述,那《桃花源記》就可以稱得上是集中表現其隱逸思想的名篇。

初學《桃花源記》只看到了桃源的美好與寧靜,再讀時,瞧見了陶淵明的隱逸思想與和平嚮往。而今再次回看,我卻看到了滿篇的悲情意識。

本文將從社會、個人、未來、桃源四個角度闡釋《桃花源記》背後的悲情意識。

《桃花源記》:美好世界裡潛藏的悲劇

1.桃花源背後的社會悲劇

陶淵明寫作這篇《桃花源記》的時候正處於東晉政權和劉宋政權的迭代之時。劉裕用毒酒毒死了晉恭帝,東晉徹底灰飛煙滅。面對這一切無權無勢的陶淵明無力阻止,更沒有辦法去改變什麼。因此,他只能寄情於詩文來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與美好願望。

清朝趙翼說"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可以說正是東晉這樣的亂局才成就了陶淵明的淡泊與隱逸,可是貌似超脫的背後隱藏著的卻是整個魏晉的苦難。因此,《桃花源記》不管寫得多好,想象得多美,它都是一個時代悲劇的產物,裡面凝結著萬千無辜百姓的血淚,也飽含著陶淵明的無可奈何與痛心疾首。

《桃花源記》:美好世界裡潛藏的悲劇

2.一片桃花源,三段悲情人生

①漁人之悲

桃源中人熱情款待了漁人,在其臨走時還特地囑咐道"不足為外人道也"。可是漁人不僅在歸途中處處標記,還一路來到了太守府,將前因後果都細細稟報了一遍。

貪利忘義,言而無信,這是漁人的人格悲劇。其實這又何嘗不是對社會的隱喻?為了爭權奪利,建立西晉,司馬氏早就拋掉羞恥,無所不為了,卻偏偏要以儒家的忠孝治國,不可謂不諷刺。這也為之後兩百餘年間的所有政治家們做了個卑劣的示範,在日後的權利鬥爭中,他們往往無所不用其極,更遑論禮義廉恥了。

一葉知秋,一個普通漁人的道德淪喪,恰恰意味著整個社會的天性的真淳的喪失。因此,《桃花源記》更像是一首整個時代所有人的人性悲歌。

《桃花源記》:美好世界裡潛藏的悲劇

桃花源

②劉子驥之悲

太守一尋不獲便不再糾纏,可是劉子驥卻是一個痴人,一直到病死也念念不忘。其實可以理解,正是因為在魏晉這樣的亂世中,桃花源才會顯得尤為珍貴,所以劉子驥才要孜孜以求。

從某種意義上講,劉子驥的行為更像是一種"避世"行為,可惜註定無果。因為他畢生追求的桃花源連是否存在都無可驗證,更何談追尋了。佛家八苦中有一種精神上的痛苦叫做"求不得苦":事不稱心,欲得偏失。想必劉子驥在餘生就飽受了這種痛苦的極致折磨。

當執念入魔,眼前就會充滿迷障,人若不能堪破,就只能被困其中並越陷越深。蘇東坡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是這個道理。人有的時候真的需要放下,可惜劉子驥不懂。

劉子驥的悲劇還不止於此。更大悲劇在於追尋寧靜的時候他選擇了向外求,而不是向內尋。桃源可以棲身,卻未必可以棲心。

文中說劉子驥是"高尚士也"。魏晉時期的名士講究放曠自然,藥酒縱性。可以說放誕是魏晉名士的本性,更何況是生活在一個朝生夕死的年代,劉子驥的執著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若是劉子驥有幸找到了桃源又如何?到時消息散逸,人人慕名而來,桃源被打擾甚至被覆滅,身為名士的劉子驥又要如何自處呢?所以,自從他決定尋找桃源的那一刻起,無論成功與否,都註定會演繹成悲劇。

《桃花源記》:美好世界裡潛藏的悲劇

桃花源

③陶淵明之悲

寫下這篇《桃花源記》時陶淵明已經步入到人生的夕陽階段,在半個多世紀的人生中,他一直徘徊在"仕"與"隱"之間,雖然多次拒絕為官,可是心中卻免不了憂國憂民。但是自從劉裕篡晉建立宋朝之後,他徹底地厭倦了政治。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思想的一大突破:在此之前,他的田園詩如《飲酒》、《雜詩》、《歸園田居》等都在著重描寫個人的進退清濁,可是在《桃花源記》中陶淵明想到了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構建了一個美麗的世外仙界。

這種思想是可貴的。可是正因為可貴,才愈發凸顯了陶淵明人生的悲劇性。晚年的陶淵明貧病交加,飽嘗生活疾苦。夢想中的桃源和現實中的苟且落差之大不啻於天壤。偏偏他又是一個葛巾漉酒、撫弄無絃琴、極度藝術化的人。在《詠貧士》"萬族各有託,孤雲獨無依"一句中陶淵明以"孤雲"自況,也可見他在人格與人生追求上的孤絕。正是如此,夢想與現實給予了他雙重打擊。

或許預知到自己命不久矣,陶淵明在去世之前寫下《自祭文》。文末寫到"人生實難,死之如何?嗚呼哀哉。"這樣的臨終絕筆,臨死悲嘆或許是對他悲劇人生的最好總結。

《桃花源記》:美好世界裡潛藏的悲劇

3.看不見的未來

為什麼說《桃花源記》中透露出一種未來性的悲劇?

在結尾處陶淵明寫道"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太守和劉子驥先後去尋桃花源,但是卻都沒有找到。因此世人有諸多疑問:桃花源真的存在嗎?漁人真的到過桃花源嗎?這會不會是漁人做的一場大夢?夢醒之後真假難辨。莊周夢蝶之後也會生出"不知是蝴蝶變成了我,還是我變成了蝴蝶"的"彼我同化"之感,漁人又有何不可呢?

文中描述到桃源中人不知魏晉,甚至不知道漢朝的存在,可是"男女衣著"卻"悉如外人"。細究起來,桃源人的穿著應該更接近於秦朝,而秦服與晉服顯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極有可能是亂世中的貧苦人民太過渴望和平了,因而生出了幻夢與幻覺。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意味著這世間根本沒有桃花源。人民避無可避,只能繼續在動盪中艱難求生。這樣的結局實質上體現了夢想的破滅,也意味亂世沒有盡頭。

《桃花源記》:美好世界裡潛藏的悲劇

桃花源

而自劉子驥死後便再沒有人再去尋找桃花源了,其實,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更加深刻的絕望。

魏晉南北朝時期,朝代更迭頻繁,社會動盪,還常常伴有各種自然災害,朝生夕死,人如草芥。這是社會的常態,人民由恐懼漸至麻木。

出現一個強有力的集權國家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更遑論可遇而不可求的桃花源了。因此,不再有人將希望寄託在縹緲無邊的桃源上。

統治者們不相信桃源,所以他們就不會去建設一個桃源。百姓們不相信桃源,意味著對社會、對國家沒有期待,喪失信心。而一個喪失對美好的追求的國家,註定沒有未來。

《桃花源記》:美好世界裡潛藏的悲劇

4.註定滅亡的桃花源

陶淵明描寫的世外桃源不是神話,居住在那裡的是一群避難的普通人,他們通過勤勞的雙手奉養自己,過得和平、寧靜、幸福。

那裡不是長生仙境,也沒有金銀財寶。可是亂世中的一方平靜卻恰似仙境,價比黃金。這就是亂世中桃花源的價值。

我們常說富而不強就是悲劇。平靜是桃源的財富,可是小國寡民式的社會體系,註定不能抵抗任何來自外部世界的侵擾。

當桃源廣為人知,天下所有受苦受難的百姓懷抱著追求溫飽安寧的願望蜂擁而至時,這裡只會成為另一個戰場。及至那時,桃源人民的下場可想而知。

此外,與世隔絕本身就是一種悲劇。

《桃花源記》中說"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象徵著信息與眼界的閉塞。這裡的每一個人坐井觀天般生活在桃源這方小小的世界裡,懷抱著自滿自足的幸福心理,不知天下,不見世界,既幸運又可悲。

與世隔絕或許可以躲避一時之亂,但最終還是會使桃源走向滅絕。因為太過安逸了!每個人安逸地生,安逸地死。在這裡人們自給自足,免遭戰亂,沒有任何的生存壓力,所以這個封閉的世界不會再取得任何進步,人們會如同溫水中的青蛙一樣被慢慢煮死。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正是這個道理。《孟子·衛靈公》中也說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即可理解為人若是一直沒有長遠的考慮,那憂患一定近在眼前。

《桃花源記》:美好世界裡潛藏的悲劇

5.結語:

在東晉末年,陶淵明只以隱士著稱,文學成就卻不太被認可。顏延之在《陶徵士誄》中盛讚陶的人品,而對其文章只評了一句"文取指達"。鍾嶸的《詩品》也只是將陶詩推為中品。

直到後來蕭綱寫作《陶淵明集序》時稱讚"其文章不群,辭彩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時才始有知音。

可見,陶淵明的一生都是十分孤獨的,沒有人能夠走進他超拔的精神世界。《桃花源記》既是他隱逸精神與美好向往的集中體現,又是其曲高和寡與千秋寂寞的孤高之作。

桃源之美是陶潛精神之美,桃源之悲是陶潛人生之悲。

《桃花源記》:美好世界裡潛藏的悲劇

桃花源

參考文獻:

1.《陶徵士誄》

2.《陶淵明評論》

3.《陶淵明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