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古今园林中的石舫


淮安古今园林中的石舫

石舫又称石船、旱船或不系舟,是中国古代园林中模仿画舫的装饰性建筑。一般位于人工湖近岸的水中,下部为半浸于水下并固定的石制船身,上部有木结构的舱楼。 淮安区古代的私家花园以及近代建设的园林绿地中,也都建有石舫。如刘鹗故居东花园的海渡杯和银汉浮槎两条石舫,吴承恩故居后花园中的石舫、勺湖园中的石舫等。
海渡杯石舫:建在明代漕运总督朱大典的官邸花园内。光绪三年(1877),官邸由刘鹗父刘成忠购买,作为寓居淮安的安家之处。花园的荷花池内,建有两条石舫,舫名曰海渡杯、银汉浮槎(旧址在今高公桥西北侧,五交化公司仓库身底)。刘氏花园内同时建有两条石舫,不仅淮安独有,在江南园林中也非常少见。
渡杯石舫,舱内比较宽敞,舱两侧都装有玻璃窗。舱内置有两张金丝楠木的方桌,两张桌子上都是镶嵌着黑色大理石做的桌面。分别刻着象棋盘和围棋盘,围棋盘桌子现存放在天津的刘氏后人刘森处。
刘鹗在《老残游记》写道 :“老残平常无事时,或在海渡杯里着棋,或在银汉浮槎里垂钓,倒也安闲自在”…… 两条石舫呈“』”状,有跳板可互通。
飘然一叶石舫:勺湖园内蜈蚣桥西侧的水面,建有画舫式的石舫,屹立在碧波之中,石舫名曰“飘然一叶” 为勺湖十景之一。


石舫前端,摆放石桌、石凳,游人可小憩对弈。舱内摆放老式圆鼓形餐桌及圆鼓凳,可供游人品茗观景。上世纪,八十年代,勺湖园曾开设饭店,石舫舱内当作小餐厅,美味佳肴就摆放在圆鼓形餐桌上,顾客一边品尝淮扬菜,一边欣赏湖中美景。清明节前,饭店还推出特色菜肴,将现捕的湖中野生大草鱼,来烹饪红烧草鱼和煲草鱼汤,可谓是鱼鲜味佳。一时顾客盈门,接待不暇。游人从舱内登楼梯,登上二层楼阁,眺望窗外,勺湖景貌,尽收眼帘。
小尘世石舫:建在吴承恩故居的后花园—悟园的西北隅。吴承恩是明代文学大师,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作者。
“悟” 是佛教“觉悟” 意思,以示吴承恩在此悟出了文学名著《西游记》的思想真谛。石舫舱门两侧挂有楹联:“鹤汀凫渚眼前过,鼍(音:驮)窟龙宫足下登”。源于吴承恩的诗句。小尘世石舫停靠在岸边,仿佛正在静静等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归来。
余乐园石舫:余乐园是淮安府衙的后花园,石舫建在园中的东北隅。石舫周围水面遍植荷花、蒲草,绿水澄清。舫上有两层楼阁,春夏季节,登楼眺望,游人好似置身于荷花、蒲草之中。
漕运博物馆石舫:该馆序厅的建筑是一艘石舫,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造园技艺,将石舫建筑造型溶入其中。游客站在舫首观看180°大型投影卷轴,让游客享受到一场多感官的视觉盛宴。还原漕运历史的灿烂文化,令游客身临其境,流连忘返。石舫后仓两侧装有木扇格子窗,停泊石舫的左右两侧水面内,还放养锦鲤鱼供游客观赏。

龙宫御舟石舫:河下古镇的市河中,同时建有三条石舫,其中建在红玉鼓坛景点的东侧水面,是两条并排的石舫,舫名“醉仙舫” 有跳板接连岸边,内设茶座。
龙宫御舟石舫是仿康熙皇帝乘坐的龙舟,巡视江南途中下榻河下而建的。龙宫御舟石舫体量硕大无比,舫首两侧都装置龙头,好似一艘巨无霸的龙舟停泊水中。石舫上面为两层楼阁,局部三层,飞檐翘角,上端为琉璃瓦顶盖。画栋雕梁,格扇门窗,除底部外全部为进口楠木精心打造,石舫通体金黄色,再现皇家龙舟之气势。
状元府石舫:建在河下古镇沈坤状元府邸前院的水面中,舫体用方石垒起,上端为粉墙黛瓦的舫顶。石舫前首设有美人靠,游人可坐下小憩,观赏江淮私家园林景色。
古城墙公园石舫:石舫建在古城墙东侧,一汪生长蒲草的水塘中。石舫前仓为卷棚顶结构,下端全部透空,四角由四根木柱支撑,木柱底端圆鼓形的石础上雕刻莲花的精美图案,前仓两侧舫舷设有“美人靠”。石舫后仓为歇山顶结构,下端四面为落地式,木制镂空的几何形长格窗。
盛夏季节,游人从石舫后仓走下来,坐在前仓的美人靠上小憩,四面来风,快乐无极清爽,不由让游人遐想联翩,仿佛乘坐的石舫沿着古城墙,徐徐向南航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