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回忆外婆

回忆外婆

覃世传

每年清明,我都会想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一诗句,想起诗句的意境,想起流逝的光阴,以及在记忆中远去的老人们。外婆就是我记忆中难忘的一个可敬的亲人。

我的外婆家在通挽镇的王羌村,离我家也有几个钟头路。小时候,每逢年初二,我和母亲总是翻过山岭,走回去看望外婆。其时外婆已经到柳州和姨妈生活了,年里也是我能唯一可以见到她的时候。我一直觉得翻山越岭到外婆家是一种享受,看见外婆也有说不出的亲切感。每次刚到外婆家,在向外婆打招呼时,因为说的壮话不太一样,总被表兄弟妹们嬉笑一番,这时外婆总是狠很的教训他们。那时,最高兴的莫过于外婆给的红包了,每次她总会多给我一些,虽然只是几毛钱,但在一分钱可以买两粒糖的八十年代,几毛钱对于小孩子来说,真是一种幸福的财富。我记得有一年,大约我刚上小学二年级,我决定在外婆家住夜了,傍晚外婆找到我,不由分说就帮我洗澡,那时我早就学会自己洗澡了,反而觉得不好意思,而她的爱,也就蕴藏在这样小小的劳动中了。

外婆没有文化,为人很和善,她与周围的人都很和得来。她爱劳动的本色不因为住在城市里而改变。我记得有几次,外婆来我家,一住就是几天,她虽然年老了,但仍然做力能所及的事。而我能第一次到城市,也是因为有了外婆。我的姨妈是柳江县一个农场医院的医生,外婆在我小时就跟姨妈到农场里生活了。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母亲带我去柳江,又让我看到了外婆。姨妈住在单位的楼房里,楼下还分有几间小瓦房,外婆就在房子里养鸡,还在农场附近的空闲地开荒,种一些菜。那些年我家很困难,曾经得到姨妈的很多照顾,而外婆也尽她的能力帮助我。在我去师范读书的时候,外婆就多次把她的零花钱节省下来,在我去学校顺便看望她时,悄悄的给我。我还记得,外婆在瓦房旁边种了一棵葡萄,她一有空的时候就去护理,以致于葡萄枝叶繁茂,收获的时候,葡萄藤上挂满了紫色的葡萄,有些还爬到房顶上。我不止一次的拿来凳子,采摘房顶上的葡萄,那甜孜孜的味道,至今仍然无法忘却。此外,我还看见外婆种有一小块棉花地,每年她都收集了一些棉花,收得多了,她就请来师傅,把棉花打成棉被。就在我从学校毕业的那一年,外婆去世了。消息是我回到家时才知道的。母亲告诉我,外婆去世前,用她的零花钱给我买了一床蚊帐,还用亲手种的棉花给我做了一床新棉被。听到这些,看着我房间里挂的新蚊帐和床上铺的新棉被,我的眼角湿润了。就在我即将工作的那个假期,我又到柳江看望姨妈。我一个人悄悄的来到外婆种葡萄的地方,发现葡萄已经不在了,我心里无限的难过,眼泪偷偷的流了下来。在外婆种棉花的地方,还有几棵棉花开着零星的花朵,我抚摩着这些外婆护理过的棉花,仿佛寒冷的冬天里,握住了外婆那双长满老茧的温暖的手。

到如今,外婆作古已经有好几年了,但她的慈祥的形象,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