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兴衰“泪”史

第一部、名称的由来

八十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全国各地的迅猛展开,农村大批剩余的劳动力涌向城市,他们告别妻儿老小,告别了祖祖辈辈予以生存生息的一片热土,涌向城市,加入了城市建设者的行列。

农民工的兴衰“泪”史


农民工的兴衰“泪”史

他们单纯热情,吃苦耐劳,挖沟建楼,修路架桥,成了城市建设的核心力量。为了生活为了钱,他们忍辱负重,脏活累活,苦活重活,难苦险活几乎成了他们的专利。

农民工的兴衰“泪”史


农民工的兴衰“泪”史

这就是为了家庭撑起一片天地的农村爷们。他们因此获得了一个时代赋予他们的新名词——农民工。

正名:农民工

小名:打工仔

尊称:城市建设者

曾用名:盲流

俗称:乡巴佬

绰号:游民

时髦称呼:弱势群体。

第二部、人员总量

根据官方有关资料显示,2014年全国农民工为2.7亿人,2015年为2.7亿零740万,比上年增长1.3%,2016年全国农民工总人口为2.8亿零170万,比上年增长1.5%。2020年2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举行的返程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农民工返程客运总量约为3亿人。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近几年农民工人数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第三部、工作状况和生活环境

农民工的工作主要分布于建筑业、采矿业和第三产业等劳动强度大的低瑞密集型企业,他们是城市最底层的阶层,处于非常艰苦的生活和生活状况之中,他们的生活质量普遍不高,生活和卫生条件极差,大部分消费用在住宿和食品消费上。在他们生

农民工的兴衰“泪”史


农民工的兴衰“泪”史

病时,只有少数人会去选择正规医院,而其它大部分都会选择个体珍所或自己买药治疗。其次是居住环境差,多数农民工居住工棚或集体宿舍,地方狭窄拥挤,室内肮脏零乱,除了被褥衣服,几无它物。

第四部、社会问题和权益保障

农民工在就业方面干的是城市里最底层的工作,城市把外来劳动力制定分类目录,把脏乱差的工作留给农民工,主要干一些要求体力较高的房地建筑、绿化养护、保姆厨师和服务员等脏、累、险、差工种。在社会保险参加情况上仍然很低,其中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分别为14.3%,24%,16.9%,8.4%,和6.1%。而五险中参保相对较高的工伤保险也没有明显的提高。在调查农民工人员中,被克扣和被拖欠工资的分别占两成,其中半数以上农民工被克扣和拖欠的报酬属于工资收入。农民工被拖欠工资最短的为一个月,最长的高达八年,平均被拖欠四个月。被拖欠人数占总人数的94.5%。90%以上的人没有享受

农民工的兴衰“泪”史


农民工的兴衰“泪”史

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近九成农民工不能带薪休假,有五成左右得不到工伤和加班补贴,近四成农民工未与用工单位签仃劳务合同或协议。

第五部、精神压抑和心理渴望

由于农民工本身文化水平低,卫生意识差,生活缺乏娱乐活动,使正常的生理需求没有适当的渠道解决,近几年来,农民工逐成了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这些不安全因素十分普遍,更为严重的是许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病毒带回老家,发生扩散。农民工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不能享受天伦之乐,长期的性压抑使他们烦躁焦虑。一个正常的人无论男女都少不了正常的性生活,而生活在城市里的单身农民工和留守在家的妇女们,性,对他(她)们来说是一个渴望不可及的字眼。男人到外打工,妻子如果和丈夫一起去,孩子就没人看管,怕荒了孩子的前程,只能在家教管孩子,伺俸公婆。她们就这样艰难地选择着痛苦的生活,忍受着分居的孤寂。繁重的体力劳动似乎还不难承受,让她们更加难以忍受的是长期的性压抑,尤其对于生理旺盛期的年轻妇女来说,性压抑己成为她们生活的一大痛处。

农民工的兴衰“泪”史


农民工的兴衰“泪”史

第六部、结束语

时过境迁,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加和健康的影响,他们己经无法支撑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既没有固定的养老金,又没有其它方面的经济来源,只能退出城市回村养老,而现在的年青一代对于属于城市最底层的脏活累活,苦活险活他们宁愿饿着也不愿干,这就形成了现在建筑行业青黄不接,用工荒的尴尬局面。按照社会现在的发展,农民工将完成历史赋予它的特定使命。在没有固定工资,没有养老保险,没有几险几金,得不到尊重的情况下,这个职业将会漫漫的退出历史舞台。农民工的故事将被写进历史,成为光辉的一页。

农民工的兴衰“泪”史


农民工的兴衰“泪”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