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壯派”入駐皇后戲院,時裝越劇一時風靡大上海

皇后戲院是建於1930年前後,位於南京西路與西藏中路交界南轉角處的一家劇場。這是一家大廈劇場,處於五層高的新世界遊樂場南樓的底層。

新世界遊樂場是上海早期的一家大型遊樂場,民國初年由黃楚九、經潤三合辦,它有南北兩樓,分別位於西藏中路西側,南京西路的南、北兩個轉角處。1917年黃楚九退出“新世界”,另辦規模更大的大世界遊樂場,“新世界”營業就此逐漸衰落。到了1930年,南樓的部分樓層闢為旅館,底層就成了皇后戲院。此後,越劇在上海迎來了她的發展和繁榮期,皇后戲院也就成為一家專演越劇的專屬劇場。

“少壯派”入駐皇后戲院,時裝越劇一時風靡大上海

圖中方框內大樓即為原新世界遊樂場南樓

1940年代之後,當時有“越劇皇后”之稱的姚水娟就在此長期駐場演出,賣座始終不衰,“到皇后看越劇皇后”一時成了報紙坊間的流行廣告語。

“少壯派”入駐皇后戲院,時裝越劇一時風靡大上海

皇后劇場及四周商店平面圖

1947年1月,著名越劇演員袁雪芬因舊病復發不得不暫時告別舞臺,而當時劇團的另一位小生演員陸錦花即敏銳地意識到自己必將面臨重新組合的境遇。

“少壯派”入駐皇后戲院,時裝越劇一時風靡大上海

1947年時期的陸錦花

劇團解散後,陸錦花果然輟演了一段時間,直到5月才在“龍門大戲院”與邢竹琴合作,演出了《新月夜歸人》、《斷腸曲》、《黑暗家庭》等劇目,但幸運的是其中時裝越劇《黑暗天堂》轟動越壇,使陸錦花一夜成名。陸錦花一段由十八句弦下腔十字調組成的唱段,一時風靡上海,陸派唱腔已見雛形。


“少壯派”入駐皇后戲院,時裝越劇一時風靡大上海

陸錦花“時裝小生”照

此後陸錦花萌生了自己挑大樑組劇團的想法。一來自己的藝術可以獲得長足發展;二來也可以解決一些姐妹的吃飯問題。此舉即得到了前、後臺老闆、經紀人及眾多姐妹的支持。

在為劇團取名時眾說紛紜,但一直定不下來。有一天,劇團前臺老闆孫某看看演員都是二十來歲年輕人,領頭的陸錦花又是一位美貌俊秀、銳意進取的人,他一錘定了音:我看陸小姐像個少壯派,劇團就叫少壯劇團吧!於是大家一致同意劇團定名為“少壯劇團”,就此劇團正式入駐當時屬於上海一流的越劇場子皇后戲院。


“少壯派”入駐皇后戲院,時裝越劇一時風靡大上海

少壯劇團團徽

在組團的同時,陸錦花首抓的大事便是挑選與自己合作的頭肩花旦。經過反覆觀察比較,她選中了在同孚戲院擔任二肩花旦的年輕演員王文娟。王文娟扮相漂亮,唱做俱佳,正處於藝術的上升期,老闆自然不肯放人。後來經反覆協商,“皇后”老闆付了“同孚”老闆兩根金條的“轉會費”,王文娟才如願加入“少壯劇團”。

“少壯派”入駐皇后戲院,時裝越劇一時風靡大上海

1947年時的王文娟

陸錦花接著就“抓劇本建設”,設立劇務部。她感到,當時的越壇古裝戲演得太多,應該換換戲路,嘗試一下現代時裝劇,或許能得到年輕觀眾的青睞。於是,劇務部主任即組織編劇商討,最後選中於吟的劇本《禮拜六》。

“少壯派”入駐皇后戲院,時裝越劇一時風靡大上海

《禮拜六》演出信息

為了一炮打響,劇團破例停演半個月專注排練《禮拜六》。1947年8月16日下午二時,少壯劇團開幕儀式暨時裝越劇《禮拜六》便在皇后戲院舉行、上演。

開幕式上,陸錦花和王文娟兩位生旦主角剪綵,兩人都是二十出頭的妙齡女郎,一個風度翩翩,一個溫文爾雅,青春靚麗、光彩奪人,博得全場一片掌聲。

“少壯派”入駐皇后戲院,時裝越劇一時風靡大上海

陸錦花時裝越劇劇照

“少壯派”入駐皇后戲院,時裝越劇一時風靡大上海

王文娟時裝越劇劇照

果然《禮拜六》一炮打響,七百多座位的皇后戲院加座之後還場場爆滿,一票難求。《禮拜六》的轟動不是偶然的,首先它的劇情切中時宜,具有社會警示意義:意志不堅,女學生珠胎暗結;喜新厭舊,好青年身敗名裂。其次,劇團演員行檔齊全、陣容整齊,兩位主演配合默契,表演自然,唱腔動聽。一個委婉醇厚,清麗動人;一個平易質樸,流暢自然,使觀眾心田舒暢,甘之如飴,領略到一種獨特的越劇藝術享受。

“少壯派”入駐皇后戲院,時裝越劇一時風靡大上海

少壯劇團當時演出信息

“少壯派”入駐皇后戲院,時裝越劇一時風靡大上海

少裝劇團當時演出信息

陸錦花和王文娟的合作珠聯璧合,盛況空前,不僅形成了穩定的“基本盤”,還引來了一批戴三角牌子(校徽)的青年學生。每天,王文娟和陸錦花兩人名字組成的紅綠霓虹燈,在繁華的夜空中熠熠閃爍,分外耀眼。繼《禮拜六》之後,少壯劇團又編演了七幕家庭倫理悲喜劇《天倫之樂》、上海社會寫實劇《女伶受辱記》、《人難做》、《青春誤》、《兩心相印》等十多部大戲,無一例外皆受到觀眾歡迎,好評如潮,讚美之詞不絕,一時風靡大上海。

“少壯派”入駐皇后戲院,時裝越劇一時風靡大上海

少壯劇團當時演出說明書

“少壯派”入駐皇后戲院,時裝越劇一時風靡大上海

王文娟與陸錦花在時裝越劇《天倫之樂》中

陸錦花也因此被觀眾譽為“時裝小生”,成為繼尹桂芳、範瑞娟、徐玉蘭之後的又一名獨闢蹊徑、自成風格的越劇名小生,並擁有了人數眾多的粉絲團——“羨錦團”。

“少壯派”入駐皇后戲院,時裝越劇一時風靡大上海

陸錦花古裝劇劇照

王文娟也因時裝越劇的風靡而成名,步入“明星生涯”,也擁有了自己的粉絲團——"文社",這是王文娟來上海學戲唱戲的第九個年頭。隨著關注度的上升,王文娟每天的日程排得滿滿的,早上練唱練功,下午和晚上兩場演出,日夜兩場之間排新戲,演完夜場去電臺做宣傳,回家後還要讀劇本至深夜……正是在這種高密度、高強度的舞臺實踐中,王文娟的越劇王派唱腔也形成雛形,為日後“開宗立派”奠定了觀眾基礎。多年以後,王文娟還說,“皇后”這段時期,是她藝術生涯中的關鍵一步。

“少壯派”入駐皇后戲院,時裝越劇一時風靡大上海

王文娟生活照

需要補充的是,1956年新世界南樓旅館停業,皇后戲院於關閉,其場所先後為南京中學和長征中學使用,後又為黃浦區少年宮,底層有東海皮件總店、蘇州採芝齋分店、人立服裝商店等。1990年代人民公園改建,江九路拓寬延長,整個南樓被拆除,如今原址為南京西路上街沿和綠化帶。

“少壯派”入駐皇后戲院,時裝越劇一時風靡大上海

今南京西路原皇后戲院遺址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