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幾千年前的古人能寫出一些像《易經》等奇書,而更智慧的現代人還很難參透?

石頭162821132


幾千年前的古人能寫出像《易經》這樣的奇書,而更智慧的現代人卻還不能參透的原因如下:

1,古人是以農耕生產為主,對自然的觀察深刻而專注,常能以物以事喻理顯示出獨到而深邃的智慧。

而現代人因功利思想的泛濫,忽視智慧,而以佔有知識即技藝為主。而智慧和知識並不是一回事,儘管現代知識呈幾何級數爆炸式增長,而智慧卻沒有增長多少。知識只是謀生的手段,智慧才是真正的生活。儘管現代人物質豐富、生活便利,但精神不一定有古人快樂。

2,時代不同,無法複製出類似古人所寫的智慧奇書。

如《周易》是經歷三千多年才成書,其中沉澱了無數先人的智慧結晶,又在不同階段經幾個高人精心整理,伏義畫八卦、周文王作六十四卦和卦辭、周公為每卦六爻配爻辭、孔子及後學為《周易》作挖掘哲學內涵的《易傳》,“人更三聖,世歷三古”,艱辛成書,將智慧發揮到極致。

再如老子《道德經》,是在經歷幾百年的“春秋無義戰”的戰火紛飛年代後誕生,當時各國渴求富國強兵之策,人民苦不堪言渴求生存立命,這兩種強烈渴求,使當時最有智慧的諸子百家紛紛為動盪社會開處方,呈現百家爭鳴局面,而做過周朝圖書館館長的老子,憑藉深厚的文化積累和個人聰慧突穎而出,吸收大量前人智慧,寫出《道德經》五千言。


上述兩書產生的時代,今天已不可能複製,不會給任何人化三千年寫一本書。也不會有幾百年的戰爭場面,產生強烈的“兩個渴求”。

當然上述兩本書的作者也不可複製,不會有無數人智慧結晶,又經高人整理。也不會有百家爭鳴局面突穎而出的智者。

所以古人能寫出如《周易》《道德經》這樣的奇書,其智慧的高度,至今尚無法超越,仍值得現代人學習,以借鑑古人的智慧,提升我們工作和生活的質量。


李保正聊易室


我想先說說,中國最早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是殷商時期的文字,主要是寫在龜甲上,現在被發現的是6000個文字,大該有2000個不到的文字被破譯,只有三分之一。為何那麼少的文字被破譯呢?原因是甲骨文是用來祭祀和占卜的,裡面的文字是卜辭,大多數是鬼怪的名字,文字掌握的是祭司,是相當原始的,與現代人的思路格格不入,所以三分之二的文字沒有辦法破譯。

儒家所說的“易經”是有伏羲發明的,但是伏羲最早出現在世人面前是西漢儒家鼎盛時期。那時候伏羲和女媧是人首蛇身,與伏羲、女媧同時出現的是神農,神農是面首牛身,這些都是儒家的神話。其實在三千年前傳說中是周文王在地牢裡發明了“周易”,為了是更好的祭祀和占卜。西漢儒教盛行時,為了依託古王壓服今王,極力地把“王功”與“聖道”合在一起,將“周易”變成了“易經”,並且將神話中的伏羲推出來,說是伏羲發明了“易經”。

自從西漢到至今的二千多年來,凡是儒學盛行時,總是將“易經”推出來作為儒家的盛典。由於後人不是生活在周文王的時代,再加上各個時代的環境天差地別,文化的認同感不一致,後人根本不能用古人的思路來理解“易經”。這樣一來,被後人會認為是多麼的神秘感,是科學中的科學,在宇宙中是萬能的。

這些恰恰與儒家所需要的中國人的思路相吻合,那就是中國人的思維方法是“歸納法”,就是圍繞著一種東西而頭頭轉;與此相反的是西方的“推演法”,它不被某一樣東西所左右,而是跳出你的思路尋找新的途徑。


張律明


究其實,這也是哲學辨證法的道理。老子在道德經裡講,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裡有兩個重要闡釋,一,無也是一種東西,並且很重要。二,重要到有出始的做用,並且無中生有。佛家有,空既是色,色既是空的闡釋。可見,古人對空無的重視。如果我們嚴格區分智慧和聰明這兩個概念,會發現有本質的不同。空無的狀態會長智慧,所以叫,止,定,慧。而有隻能長知識,或者說長聰明。古人,也沒麼多的物質享受,也沒那麼多的物質慾望,也沒那麼多的專家,大師的頭銜,所以心靈比較處在空靈的狀態,注意空靈,空才能靈!所以把宇宙原則性的道理都講完了。而現代人比較講有,比較追求物質的享受,並且強調知識就是力量,由此知識多了,就如同,寬暢的大道被堵住了,智慧發不出來了。我想重要的是,古人的心態比較處在空無的狀態,心裡比較無所住,這是很重要的方面。


caoxiaopeng


第一次看到易經的時候,簡直用震驚兩個字來形容,中國的古人太偉大了,竟然能夠異想天開的發明了這種哲學鉅作,居然還能假借五行的概念,這就等於能夠把世界的萬事萬物做成了模型,然後你什麼都能夠觸類旁通了。

我反而覺得現代的人跟古人差遠了,智力簡直出現了退化,如果之前沒有出現過易經,我甚至覺得把現代全世界的人都集中到一起,都想不出來易經這個概念


心印2016


古人面對的環境是較純樸的,古時的人心也是較單純的,對任何事物的理解都會從根本上去觀察,從最基知礎開始對事物認知,所以古人發現的都是萬物的起源,也最接近道。古人也是最具智慧的本質。

人的本性還是貪懶、自私,隨著社會發展,知識積累越多,人類利用知識瞭解事物,面越廣、越深,而也會離事物的本質越遠。(現代人都研究到微觀粒子了呀!可古人早研究到“無”了!概念錯了;)人越聰明,而智慧的潛質越少。

現在很少人能讀懂《易經》,就是這個原因。《易經》是讀卦象的,什麼是卦象?很多人也不明白,有人真正的去解易理嗎?很少,為什麼?古人留下很多《易經》的解讀,都想從這些書中讀出來,不想去研究易理。難、苦、不見利,一生都可能誤在其中。看看社會上的這些“大師”“專家”搬弄的不都是那些前人留下的“傳”“經”,自己在猜測一下,完了,忽悠一片!誤己誤人,騙己騙人。

《易經》是陰陽理念的延伸,最基本是把陰陽理念悟明白,而後“四象”理念,包括“四象”中的“少陽”、“少陰”、“太陽”、“太陰”理念到“八卦

”理念,“八卦”的“震卦”……理念。對,我說的是理念,每個理念都能讓你悟個十年半載的。不過,其實悟開了“陰陽”理念,後邊的也就好通了。

在易理的感悟過程中,也會對事物的認識不斷改變,自己的智慧潛質會不斷增強。所以,研究易理的過程更是一種修行,修心,修性的過程。

不要以為我懂,只是和太家胡噴!


人海易鳥


《易經》是經典中的經典奇書,並可的為超人思維的半神半人的經書。超人思維的半神半人之稱,也就是後代人難易精通和理解主要根源。《易經》概括了宇宙天地萬物的根裡學說,以及人文、占卦`風水等的釋譯。它特別深粵和奇妙,古後代一般的普通人難以理解。


Luzhanxiao


古人重視天文地理觀測,經過上千年的觀測,而總結出天地之變化規律,進而抽象出系統的易經學說,並用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周易之形成也是經過長期的發展和完善的,並非是一時一人之作品,而是不斷總結前人的基礎結合最新的成果,使之形成。

周易之產生跟古代農業的發展需要密不可分,古代以農立國,本身就離不開對天文地理觀測,離不開曆法的制定,這也是易經形成的重要背景。

現代人以科學自詡,只看到易經之表面,而忽略對易經天文背景之研究,同時又以玄學概括,使之迷離破碎,現代人學習易經也缺乏古文基礎也是個難點,使人望而卻步。


道倪子


中醫大蛆們,《黃帝內經》這堆大便只有你們自己感覺是食物,人類都不吃。

你上精神病院隨便找一個精神病也能寫出比《黃帝內經》更難懂的書,現代人、將來人都參不透。

易經一樣是大便,沒有參的價值。


廢中醫滅女權誅太極拳


現代人聰明,不夠智慧。易經,包含事物發展的規律。現代人誰有這個耐心觀察萬物?誰能觀察後,還總結的那麼全面?智慧是不夠的。只有一些頂尖的人才,才有這個能力。比如,錢學深。所以,有智慧的人是少數。每個時代都是少數。世界本來就是少數幾個人引領的。大眾跟隨而完成的。


一元心理


因為古代聖人象老子《德道經》裡說的:“修之身,其德乃真”,“少私寡慾,絕學無憂”,修身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實現“體內光明”,現代人有幾個人能作到少些“私心”,少些“慾望”,大多數人錢來得越快越好,別人過得好就眼紅,卻不知自己的“德”厚不厚,聖人是以“百姓之心為心”,“厚德載物”,“尊道貴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