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距離春天到來還有多遠?

疫情之下,教育行業正面臨一場突如其來的大考,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分化日趨分明,這注定是一場冰與火的淬鍊。而處在寒冬中的在線教育,能迎來春天嗎?

在線教育距離春天到來還有多遠?

線下教育機構生死劫

新冠疫情蔓延已兩個月有餘,但拐點一拖再拖,何時到來仍不明朗。防控抗疫期間,線下全面停課,幾乎所有的線下教培訓機構都受到了嚴重的衝擊。

兇猛的疫情成為壓垮成立十三年、掛牌新三板的 IT 培訓機構“兄弟連”的最後一根稻草,2 月 7 日,“兄弟連”宣佈破產。一週前,優勝教育被曝拖欠員工薪資,部分業績不達標的員工將被“優化”。近日,有傳言稱,成立超過 10 年的線下英語培訓機構百弗英語受疫情影響嚴重致資金鍊斷裂,目前教師團隊已解散,學員退費無門,創始人疑似跑路。

就連曾經在非典危機中“死而後生”的新東方也評估此次新冠疫情不容樂觀。新東方地面課堂全面停課,上百萬學生無法正常上課。俞敏洪憂心忡忡地表示,如果新東方全部停課退費,新東方就只能關門大吉,七八萬老師員工的生計,立刻就成了問題。

近日,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對全國 31 個省市的 1470 多家校外培訓機構發起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培訓機構影響》調研報告顯示,90% 的機構受到了疫情影響,其中 29% 的機構受疫情影響嚴重,經營面臨嚴重困難;36.6% 的機構影響很大,經營暫時停頓;25.4% 的機構影響較大,經營出現部分困難,勉強維持。

獲得場景視頻(原 CC 視頻)CEO/ 聯合創始人董世永指出,疫情給線下教育機構帶來了六大挑戰:

首先,最直接的影響是大範圍的停課,學生無法在線下繼續學習;第二,退費潮,對於已經繳費的學員長時間停課會帶來大規模的退費;第三,機構面臨著轉型危機,要不要轉型線上,如何短時間內快速轉型?第四,春季招生比以往更困難,沒有了線下流量入口,生源從哪裡來?第五,無營收高支出,機構不能保證持續的收入,卻還得承擔房租、人力等成本支出。第六,在線教育的免費衝擊,在線教育機構紛紛推出了免費線上課,搶佔了大波流量,導致部分學員的流失。

疫情爆發後,不少線下機構反應迅速,很快將業務轉移到了線上。學而思培優線下課全部轉線上,新東方將地面課堂轉移到線上,松鼠 AI 將全部教學資源轉移到線上課堂...VIPKID 少兒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國訓介紹,VIPKID 在春節期間,面向學校和線下機構免費開放了旗下的威米直播平臺,目前已經有大量機構在通過該平臺恢復上課。

事實上,關於傳統線下教培機構向線上轉型的問題在業界探討已久,這次來勢洶洶的疫情再一次將“到底轉不轉型”的抉擇擺在了線下教培機構面前。這無疑是一個艱難的抉擇,因為轉了並不意味著一定成功。

董世永表示,並非所有的機構都適合轉型,要根據課程而定,一些更注重參與體驗的教培機構如嬰幼兒教育、營地體驗類培訓、舞蹈音樂等機構在短期內並不適合完全轉型線上。

轉型也絕非一日之功,一般而言,如果一家零起步的線下教育機構轉型做線上,從團隊、教研、技術、運營、管理等環節算下來大概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從內容到老師、業務、服務流程都要調整。如果這些環節有一個跟不上,那麼“踩坑”是必然的。

疫情來的猝不及防,很多機構是難以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轉型的。

北京曉羊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劉鳴放分析,一些單純做線下教育模式的教育機構在疫情衝擊下將很難存活或者會大幅裁員縮減成本。危機也將推動他們對多模式發展經營的思考,開始轉型線上或開始嘗試線上線下並行發展。

在線教育流量井噴,獲客成本下降一半

疫情加劇了教育市場的分化格局:線下教育突然被按下“暫停鍵”,而線上教育則突迎“快進鍵”。

在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倡議下,受疫情影響而延期開學的全國各級學校紛紛轉戰線上,開啟了風風火火的上網課熱潮。

在線教育公司們陸續推出了免費的在線教育課程。1 月 24 日,網易有道宣佈向武漢市中小學生提供原付費招生的寒假課程,成為第一家免費贈課的線上教育機構,並於 1 月 29 日宣佈全國贈課;疫情期間,新東方在線將很多付費產品變成免費公益課程,目前,針對全年齡段的各項公益課程其中面向中小學生的正價產品已發放近 800 萬份;作業幫直播課免費直播課程於 2 月 3 日正式開課,開課第三天,即 2 月 5 日,用戶數已突破 1000 萬,截止到 2 月 15 日下午,報名人數已突破 2800 萬。

隨之而來的是線上流量井噴式爆發。

2 月份以來,除免費公益課程外,VIPKID 1 對 1 北美外教課程的課程量需求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公司旗下大米網校的數學和英語大班課處於超飽和狀態。在疫情期間,學霸君的線上課程增長人數達到 7 倍多;作業幫直播課用戶激增了 10 倍以上;在線成人語培 italki 在今年 1 月份和 2 月份註冊老師數、用戶數與課時數比去年同期翻倍。

作為線上教育直播技術服務商的獲得場景視頻,也從其疫情期間的服務數據變化上證實了這一點。據董世永介紹,從獲得場景視頻的後臺可以看到,截止到 2 月 10 日,線上教學直播最大在線併發達到 835 萬,直播觀看時長累計近 1.21 億個小時,是平時同期的數倍之多。

抓住這波紅利的除了傳統的教育直播類軟件服務商外,釘釘、騰訊、華為雲 WeLink、小魚易連等公司相繼開通了線上直播課堂,甚至字節跳動、快手等互聯網巨頭也趁熱打鐵加速佈局線上教育板塊,為學校和教培機構提供線上教學系統服務。

在線教育行業迎來了一個空前的獲客機遇。在過去的 8 年來,在線教育發展幾經起伏,也迎來過發展高潮,但線上教學的滲透率一直處於較低的水平。這次疫情之下,線下教育的高效、便利優勢凸顯,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相關政策推動了在線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學生和家長對於在線教育的認可度。

此外,這次疫情加速了在線教育在下沉市場的滲透。網易有道副總裁、有道精品課負責人羅媛分析了這次有道全國公益課的用戶分佈特徵後發現,用戶下沉比較明顯,三到五線城市的用戶佔比近 7 成。

短期湧入的海量新用戶意味著獲客成本的降低。拉新難、獲客成本高一直是在線教育行業最大的痛點。據此前,新東方發佈的報告顯示,線下機構的付費用戶獲客成本約為 500-1000 元,線上機構的獲客成本則在 3000 元以上,是線下的 3-6 倍,線上一對一機構的獲客成本更高,為 5000-15000 元。

“目前從整個行業看,獲客成本下降了一半”,學霸君副總裁宋超表示。疫情特殊期“停課不停學”,讓很多學生和家長有機會了解和認識線上教育,加速了行業自然教育用戶的進程,在線教育的普及度和下沉市場的滲透度將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信建投證券預測,此次疫情將令在線教育在主要地區達到普及率從之前的 20% 快速提升到接近 100%。東方優播 CEO 朱宇也曾在接受 36 氪採訪時表示,疫情帶來的流量效應相當於為互聯網教育機構省下了 近千億元的推廣費。

有多少用戶能留存下來?

不過,捷徑擺在眼前,在線教育機構能否利用它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還是一個未知數。這次,全國有 2-3 億的學生在家通過線上上課,令人手忙腳亂的網課熱潮之下,很多問題不可避免的暴露了出來:在線課堂直播平臺崩了又崩,在家開網課的老師被“逼”成了十八線直播網紅,小學生們也成了給釘釘瘋狂打一星到“求饒”的隱形段子手....

一位在家給學生直播授課的老師有些尷尬的表示,“上課成了我一個人的獨角戲”,直播授課中,他與學生互動,底下無一人回應,也不知道孩子有沒有認真聽課。

“受疫情影響,我家孩子上的小班線下課以五折的價格轉到了線上,但一個課程一個 APP,真的挺崩潰的,有一些課程還需要上教育部的官網,然後網站就卡了,上不去”,一位學生家長不禁吐槽。

“這兩年在線教育行業進入加速期,疫情讓這個加速期變得更快了。但你的技術、產品和服務接不接得住,這其實是另外一回事”,羅媛說。

技術實力和服務質量是在線教育的核心競爭力所在。當疫情結束後,這些激增來的用戶能否留存的住,能否轉化為付費用戶,貢獻營收,這考驗著在線教培機構的綜合能力,包括技術、課程質量、服務能力。

多家頭部在線教育機構均採取了“兩手抓”的策略應對這場大考,— 一手抓技術,一手抓質量和服務。

作業幫直播課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研發團隊自除夕以來一直保持“戰時”狀態,幾乎每天都有研發團隊熬通宵做擴容等技術儲備,部署了數百臺服務器,保障了開學後直播課做到“零宕機、無事故”。為保障免費課質量,220 多位教研老師對課程內容作了多輪補充修訂,每次集體備課都會進行 3 到 5 輪彩排。

李國訓介紹,為應對流量激增,VIPKID 技術部門在春節期間緊急加班,奮戰了幾個日夜,為平臺基礎設施擴容。在服務質量方面,因為課量大幅增加,發動北美教師增加放課數量,並通過 AI 技術幫助師生精準匹配。“在網課數量激增同時,家長滿意度並沒有出現下降,投訴率反而處於歷史最低水平,這是我們最欣慰的地方”。

英語流利說方面表示,為應對線上課程訂單、註冊用戶數及用戶活躍度方面的增長,其各個業務線的社群運營團隊和客服團隊在春節假期期間依然堅守崗位,服務用戶。

西部證券的研報分析,用戶留存率高低取決於在線教育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從而提高續費率。宋超判斷,疫情後期,伴隨著學生開學,機構準備不足等因素,用戶增量可能存在一定程度回落。

此外,通過免費課程獲得的流量質量上也會有所折扣,這些增量用戶有多少能轉化為忠實用戶考驗著企業的運營能力、師資力量、課程質量,在晴天時修屋頂,只有內功紮實的企業會走的更長久。

熬過寒冬,就是春天?

自疫情爆發以來,在線教育行業呈現出了一派繁榮的景象,資本市場對在線教育持續看好,網易有道、51Talk 等在線教育股暴漲。

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裡,受監管壓力增大、投融資市場不景氣、宏觀經濟等影響,在線教育結束了此前矇眼狂飆、淘金的時代,籠罩在寒冬的陰霾裡。

疫情“黑天鵝”給在線教育帶來的意外之喜讓很多從業者看到了春天的曙光,令人不禁感慨寒冬要過去了,新的風口也將接踵而至。

劉鳴放認為,在線教育的“春天”早在幾年前慕課風靡教育界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近些年,在線教育已不斷髮展為學校教育的有效補充,只不過去年,在線教育發展遇到了瓶頸期,如何尋求突破是關鍵。“而這次疫情是被迫要全員進行線上學習,但疫情是短期的,不能作為趨勢風口來看待,而且流量來了對在線教育有利也有弊,大家在看到在線教育的好處時,也看到了許多弊端,如何優化在線教育產品才是至關重要的”。

在線成人語培 italki COO Alex Tai 並不認同這種所謂的“春天”或者“風口”的說法,他認為,應該從長期戰略性的角度去看在線教育,新冠疫情只是一個短期性的刺激,但更需要關注和投入的是線上教育的長期演化給用戶帶來更好的價值體驗。

現在談論寒冬結束或許還為時尚早。疫情儘管為在線教育提供了發展窗口期,但由於大部分教育機構推出的多是免費課,屬於公益性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獲客難題,但這同樣帶來了大技術支持與維護、運營等成本。

本質上,對於在線教育機構而言,這仍是一場綜合實力的比拼。一些線下教育機構的情形並不如想象中那般樂觀。

2 月 13 日,此前曾被廣泛看好的黑馬在線教育公司明兮大語文因為資金困難宣佈停止運營,止步於寒冬之中。一週多前,明星 AI 教育公司乂學教育宣佈全員 3.5 折工資 5 個月,最核心高管零工資,一月統一半折。創始人慄浩洋表示,松鼠 AI 全國兩千家學校仍要全員服務,收入卻跌到 1 折。現在本來夠活 2 年的賬上 3.2 億現金,如果沒收入只夠 6 個月。為了現金流能在不融資的情況下能撐過 2 年,慄浩洋下決心做壞人。

在線教育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頭部機構之間更是火藥味兒濃郁,如今在疫情的刺激下,將有大批線下機構轉型到線上和在線教育機構展開競爭,想分食一杯羹的還有想跨界進來跑馬圈地的互聯網巨頭們。

另一方面,盈利問題仍是橫亙在在線教育行業的一大難題。因為獲客成本高,在線教育機構仍在燒錢的路上,很多公司靠融資續命。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育一級市場的投融資活動將不可避免的受到衝擊,在這個時刻下,現金流就是生命線。

這次疫情無疑將加劇行業的洗牌,在當下融資不順的情況下,一些盈利能力不足,現金流承壓的中小在線教育機構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後方“糧草”保障不足,前方多好的機會擺在眼前也恐難把握住。接下來,在線教育行業的寡頭格局也將愈發分明。

那麼未來,在線教育將何去何從?董世永認為,OMO 是未來教育的必然趨勢。疫情“黑天鵝”事件推動了在線教育的普及和全面下沉,線下機構也勢必順勢而為謀求線上轉型,這也促進了線上 + 線下教學的融合發展。在線教育靈活性強,打破時空間界限,線下教育互動性更強,學習氛圍更好,兩者優勢互補。因此線上線下的融合是未來教育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但是,不論做線上還是線下,教研和內容要做好,這是‘教學之本’,打磨好自己的課程內容,培養好自身的教師隊伍,打造自身的差異化、個性化,才是教育機構長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