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十四節氣”:永不過時的智能計時器

中國“二十四節氣”:永不過時的智能計時器

你是否認為二十四節氣只是代表中國獨有的農曆曆法?

你是否還記得初中地理書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都是確定的日子?

每年的春節的陽曆日期都不一樣,但為什麼清明節每次的時間都很固定

現在,你是不是有一些疑問?

中國“二十四節氣”:永不過時的智能計時器

那是因為,二十四節氣並不是陰(農)歷歷法,而是陽曆曆法,即根據太陽的變化來修訂的歷法,陰曆則是根據月亮的變化所制定的歷法。

一年當中太陽在南北迴歸線之間進行規律的移動,這從而影響了地球上的氣候變化。

中國“二十四節氣”:永不過時的智能計時器

這張圖是否有些熟悉?

而地球上的氣候變化則直接影響了農業的生產;古代的中國以農業為主,要想收成好就得把握好耕種時間。為了提高"靠天吃飯"的本領,古人便開始觀察太陽的變化,總結出規律,即"二十四節氣",用來指導農作。

那麼,古人最先確定的節氣是什麼呢?

中國“二十四節氣”:永不過時的智能計時器

冬至。冬至這一天是全年日照時間最短的,且影子的長度最長,故而最先被確定下來。同樣,夏至也很容易被確定——日照時間最長,影子最短。

那其他的節氣又是怎樣確定下來的呢?

這就得解釋一下這幾個字了——"候","氣","節"。

你可能知道"氣候","節氣","氣節",但是單獨的這幾個字是什麼意思呢?

中國“二十四節氣”:永不過時的智能計時器

"候"是古代氣候學上的一種基本時間單位,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小的時間單位。

古人稱五天發生顯著的變化為"候",所以當你看中醫時,醫生往往會先給你開五服藥,讓你先吃著看看效果,五天之後再根據情況進行調整。對於每一個節氣,都有"三候",每一個候中都有相應的變化,或是植物的萌動、開花、結實,動物的始振、始鳴、交配、遷徙,還是非生物的始凍、解凍、雷始發聲等。比如,最近的一個節氣"驚蟄"的三候便是,初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為鳩。

中國“二十四節氣”:永不過時的智能計時器

氣與節

三候為一氣,三氣為一節。二十四節氣中,是十二個節,十二個氣,對應於陰曆的十二個月中,一月一節一氣,其中,每月第一個即月首的為"氣",稱為"節氣",月中的"氣"稱為"中氣"。即:

十二節氣: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十二中氣: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中國“二十四節氣”:永不過時的智能計時器

以往,二十四節氣只是存在於媒介的一聲提示中,但當了解其背後的故事,深入地探尋其內在地含義之後,就不得不讚嘆咱們古人的智慧。

他們通過敏銳的觀察力總結出了一年四季因太陽變化的二十四節氣,用以指導耕作,而這同樣也是他們順應天時,遵循自然的智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