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驚蟄,蟄與驚之間的天地智慧

二十四節氣 ▏驚蟄,蟄與驚之間的天地智慧

天氣開始轉暖,走在路邊抬頭一看,上週還掉得光禿禿的樹枝丫上,今天已經冒出了滿樹嫩綠的新芽。

正月十五剛過,轉眼驚蟄已至。一聲春雷,冬季蟄伏的萬物都從夢中醒來。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無比熱鬧的一個節氣。彷彿從這“驚蟄”二字中,看到了嫩草鑽出封凍了一個冬季的土地,蟲兒和冬眠中的動物也被春雷叫醒,揉了揉眼,爬出地面,感受春天的第一縷氣息。天地之間隨著驚天動地的一聲雷響,變得熱鬧非凡。

“驚”與“蟄”二字中,映射的是萬物遭遇寒冬則蟄伏靜候,一聲春雷便伺機而出的生存智慧。它也將回歸本原與順應自然的養生之道,體現得淋漓盡致。

春雷喚醒的不止是蟲子

收斂蟄伏的冬季,人也不能排除在萬物之外。人體的陽氣順應自然而蟄伏,隨著驚蟄的一聲驚雷,氣溫回暖,人體內蟄伏了一冬的陽氣開始漸漸升發。

因此春伊始,為肝陽升發,最佳的養肝季節。

食物與藥物皆有四氣五味,到了肝陽始升的驚蟄時節,飲食應遵循“少酸多甘,滋養為主”。中醫認為酸性收斂,不利於此時陽氣的升發調達,而應當多食甘味之物,以滋養脾胃,喚醒沉寂一冬的身體各個機能,使自身的精神、情志都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

二十四節氣 ▏驚蟄,蟄與驚之間的天地智慧

紅棗是春季甘味食材的首選之一

野菜,寒冬過後大自然饋贈的第一份禮物

驚蟄雷響,萬物復甦之時,甦醒過來的植物中當然不乏各種各樣的野菜。其中最常食用者當屬薺菜了。

最早的報春時令野菜薺菜,味甘,入肝經。在食“甘味”食物為最佳的的早春,是最適合不過的。

大自然是最嚴謹的,每個季節的給予,都非常妥當。

將薺菜與肉絲一同清炒,或用清水煮後涼拌食用,都不失為春天餐桌上的一道時令養生菜品。

二十四節氣 ▏驚蟄,蟄與驚之間的天地智慧

二十四節氣 ▏驚蟄,蟄與驚之間的天地智慧

萬物都動了起來,你還不動嗎?

懶洋洋了一冬,萬物都甦醒了,也該動起來,舒展懶惰了一冬的身體了。

驚蟄時節,不妨嘗試一下兩個簡單的小動作,疏肝又可養腎水。

其一、疏肝——推搓兩肋法

推搓時,雙手分別置於胸部兩側,一手向前一手向後,相對來回搓摩,一去一回計1次,共做30次。以雙肋部位有溫熱感為佳。

二十四節氣 ▏驚蟄,蟄與驚之間的天地智慧

推搓兩肋法所經穴位

其二、養腎水

將兩手對搓至手心熱後,分別放在腰部兩側,手掌貼著皮膚,上下按摩腰部,直到有溫熱感為止,每次約200下左右。

幾個簡單的小動作,讓你的五臟,都隨著春天的到來雀躍起來吧。

二十四節氣 ▏驚蟄,蟄與驚之間的天地智慧

萬物皆有順應自然而伏藏與升發的智慧。人體自然也不例外。

將大自然調和天地萬物的智慧,融入到日常健康養生之法中,這便是順應二十四節氣,隨著節氣過日子的意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