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門”事件 能否讓雷克薩斯安心依舊?

作為2019年剛剛在中國市場以年銷量破20萬輛的成績刷新記錄的日系豪華汽車品牌,雷克薩斯所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正如許多雷克薩斯車主認為的那樣,選擇一款車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雷克薩斯始終致力於為用戶提供超越期待的產品與服務體驗,用"品位"、"格調"、"內涵"等溫暖的感性描述傳遞著品牌的溫度。

“機油門”事件 能否讓雷克薩斯安心依舊?

雷克薩斯"有溫度的豪華"體驗

但當雷克薩斯與汽車行業並不罕見的"機油門"相遇時,一向以匠心精神和嚴謹面貌示人的雷克薩斯,也罕見的被捲入到了負面漩渦當中。那麼"機油門"對於雷克薩斯是一場"信任危機"還是"子虛烏有"呢?

"機油門"——不太美麗的誤會

所謂的雷克薩斯"機油門"事件,是從一位用戶的"自檢"開始的。農曆新年前,一位現款雷克薩斯ES 300h車主在某汽車媒體論壇發帖:表示自己的愛車出現了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的現象。鑑於這是雷克薩斯產品中"難得一見"的質量問題,該用戶的帖子彷彿一聲集結號,讓更多的雷克薩斯用戶以及豐田用戶開始了"自檢"。隨著"自檢員"數量的不斷增加,更多用戶反映自己的愛車(大多為TNGA架構下的混合動力車型,包括豐田雙擎版車型)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至此,雷克薩斯/豐田的"機油門"不脛而走,逐步擴散。

“機油門”事件 能否讓雷克薩斯安心依舊?

雷克薩斯全混動系統結構

隨著3·15消費者權益日的臨近,加之諸多汽車類媒體的集中宣傳,雷克薩斯"機油門"的關注度迎來了峰值。但在官方未明確判定存在機油液位增高/乳化的質量問題前提下,雷克薩斯"機油門"顯然不能稱為"充要"條件。過分解讀、並將投訴平臺甚至論壇發帖作為評判依據,無疑是致使雷克薩斯蒙冤的原因之一。並非質疑用戶"自檢"行為,只是在非統一的檢測標準下,直接將雷克薩斯與"機油門"劃等號,顯然有失公允。

至於將此次雷克薩斯"機油門"與年初北美市場豐田召回44000輛"同款"2.5L TNGA混動車型強行關聯的報道,同樣有失偏頗。北美市場的召回是由於田納西工廠存在生產問題,用生產問題佐證發動機設計問題,"生搬硬套"的同框自然不會左右國內用戶、消費者的評判。

"統一標準"應是唯一準則

再來說明一下為何以投訴平臺、論壇發帖作為評判可能存在的誤差。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發動機機油液麵增高、機油乳化在任何一輛汽車產品上,都有可能出現的,只要在一定的合理範圍之內,並不會對車輛造成損傷、造成額外損失。

“機油門”事件 能否讓雷克薩斯安心依舊?

雷克薩斯九州工廠

根據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在低溫冷啟動時,極少量的未完全燃燒的汽油經過活塞環與缸體之間的間隙進入機油造成機油液位相應提高,屬於正常現象。另外,混動車型的汽油發動機間歇性工作,在未充分暖機之前就停止工作,在機油加註口蓋內側凝結的水分不能完全揮發,與機油混合時,局部便有可能會出現白色乳化現象。當發動機連續工作,發動機機油溫度上升後,這種現象就會消失。

此外,很多細節也會影響評判機油增多/乳化的結果,例如車輛剛剛更換機油後可能存在超量過線的可能;發動機油溫形成的熱膨脹影響機油體積的增減;甚至測量機油液麵高度時地面是否平整都會造成影響。所以,"自檢"用戶提供的數據雖然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很可能會得出不公正的結論。


寫在最後:

誠然,在雷克薩斯的多年努力下,以心至誠的待客之道和匠心精神早已融入到產品和日常服務之中,即便是在此時這樣的特殊時期,早早復工並保持高標準服務的經銷商門店,已經成為了車主居家之外的第二個安心之所,而此時彌足珍貴的"安心"承諾正是雷克薩斯以心至誠的最好體現。

至此,雷克薩斯"機油門"應該歸於一次烏龍事件,雖然難免對品牌造成負面困擾,但雷克薩斯應該能夠從此次"機油門"事件更為深刻地體驗到中國用戶對其品牌的喜愛以及對其產品的認可。相較於其它廠商出現"機油門"時的"熱鬧"場面,無論是雷克薩斯的用戶群體,還是其他消費者,都沒有出現"過激"的表達。這份"冷靜"背後,是對雷克薩斯產品品質的極度信賴,正所謂流言止於智者,等到撥開雲霧見光明之時,才會發現此次"機油門"是屬於雷克薩斯與所有擁躉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