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橋區:將志願的種子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平橋區:將志願的種子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河南日報農村版信陽訊(記者 李振陽 通訊員 米潔 馬曉宇)驚蟄, 一個忙碌的時節,在鄉村田野上,處處可見弓背彎腰、辛勤勞作的人們。大家戴著口罩培土、翻溝、施肥、育苗,村幹部幫忙幹農活的同時還時不時的在田間地頭給村民們量體溫,黨員志願者為貧困戶送農用物資、防疫物資……今年春耕的景象,與往年有點不一樣。

平橋區:將志願的種子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3月6日一早,邢集鎮大廖莊村6名村幹部、9名貧困戶在新流轉的17畝土地上,就栽種下了2020年脫貧致富的希望。

2019年底,邢集鎮大廖莊村決定將種桑養蠶項目作為村集體經濟,與河南桑茶園實業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大廖莊村按照每畝1000元的價格購買河南桑茶園實業有限公司的蠶苗、桑樹苗和技術指導。收益後,河南桑茶園實業有限公司分紅10%;剩下的90%收益,一半用於貧困戶分紅,一半用於村裡公益事業。

平橋區:將志願的種子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大廖莊村黨支部書記李勤說:“目前,村裡以每畝200元的價格流轉了土地17畝,每畝可以栽桑苗1000顆,當年就能收益。等到了秋天,公司再提供蠶苗。等蠶化繭結絲,公司以市場價格收購。村裡沒有什麼風險”。

“在用工方面,村裡決定以貧困戶為主。考慮到今年疫情影響,不能外出務工的人員,我們也會酌情聘用”。說話間,李勤拿起鋤頭,帶頭幹了起來。

平橋區:將志願的種子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村裡在家貧困戶有11戶11人,除2戶勞動力以外,其餘9人都來幹活了”。張傳清,今年60歲,因要照顧90歲高齡的母親不能外出務工。“現在好了,村集體經濟搞起來,我們都很高興。能自己幹活掙錢了,村裡給發工資,年底還給分紅呢。”

66歲的廖傳明是村裡的低保貧困戶。右手殘疾的他,說:“用腳培土、踩實,感覺我也能中用幹活了”。72歲的黃子生是村裡的五保貧困戶。“我身體還算硬朗,現在插苗,往後除草、澆水、打桑葉,我都能幹得了”。

平橋區:將志願的種子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這片希望的田野裡,有人負責挖穴、有人負責插苗、有人負責扛夯土。貧困戶3人一組,分工協作。村幹部有的忙著放線,有的忙著修根,有的忙著指導栽種。如果不是他們都戴著口罩,真不知道此時,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

田野裡一片熱火朝天,遠處有一隊“紅馬甲”雄赳赳地走了過來。原來,退休的老支部書記、區級十佳道德模範李美雪得知村集體經濟開工後,號召了10餘名無職黨員志願者來義務幫忙。

平橋區:將志願的種子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李美雪說:“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民是最大的收益者。我們要全力支持家鄉事業的發展,讓更多人看到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希望!我們要幫助大家抓緊春耕時間,與疫情賽跑,把產業做好,鞏固好去年的脫貧成果。”

志願者倪樂喜已經是第4天義務到桑園裡幫忙了。他說:“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當前,疫情還沒過但是農時必須搶啊。為村裡公益事業出力,我隨叫隨到。我是黨員,應該的!”

連日來,村幹部和鄉親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復工生產,黨員志願者還義務為農戶配送化肥、種子、農藥等生產物資,全力保障轄區農戶生產物資供給。

大廖莊村的這一片欣欣向榮的春耕景象,讓我們堅信徹底戰勝疫情的那天越來越近了。驚蟄,意味著萬物復甦,這個小村莊一年一度“春天的故事”也已然開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