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導隊,軍旅之中最難忘的記憶

只要你有過軍營生活,所有的過往,都是最美的回憶。

馬巷教導隊,就是我的最美回憶之一。

教導隊,是班長的搖籃。所以那時候,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進入馬巷教導隊。畢竟,那是全師的“最高學府”,在那裡,可以實現由普通一兵向精兵強兵的轉變!

教導隊,軍旅之中最難忘的記憶

當年在教導隊與戰友的合影

那一年,我作為預提班長對象,來到了馬巷教導隊。

預提班長集訓,重點還是教學法的訓練。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班長,必須要做到“四會”,即:會講、會做、會教、會做思想工作。也就是說要對自己所教課目,首先自己要會做動作、會講解示範,會以不同教學方法針對不同人員進行教學,並且在教學過程中做好訓練人員的政治思想工作。

那時的我們,白天在訓練場輪流充當班長練習教學法,沒輪到自己的時候還得配合充當普通一兵的角色,晚上的時間則基本上拿來背教案了。教導隊的生活非常緊湊,甚至在到飯堂吃飯的路上,都得一路小跑。

所有的故事,都是靠人物才得以演繹,所以我還是從教導隊的重點人物說起吧。

記得我們那一年教戰術基礎動作的是何教員,好像還是教學組長,他是全軍四會教練員,一身高超的戰術功底,加上天生一副好嗓子,令我們這些學員既羨慕,又畏懼。

羨慕,那是因為我們都想成為他那樣的佼佼者。畏懼,那是因為他對教學簡直太嚴格,嚴格到令人心悸與膽寒。有一次,也不知道是哪個班,他們在戰術訓練中偷懶,結果讓他給逮著了。於是乎,他把所有的集訓隊伍集中到當時的馬巷飛機場。

馬巷飛機場是一個廢棄的機場,場地非常大,也很平整,但是整個機場,到處都鋪滿了碎石子。就在這個場地上,當時的他在嚴厲地批評了偷懶的學員之後,給我們示範了一個永遠也難以忘記的行進間臥倒的動作。

那天,當時的他單手持槍,在快速向前奔跑的過程中,指揮員一聲“敵火射擊”的口令傳來,只見他毫不猶豫地側身迅速臥倒,身體向前滑過的時候,煙塵滾滾,碎石向兩旁飛揚,形成兩道非常優美的弧線,大概滑行兩三米遠的距離後,接著一個穩而漂亮的出槍射擊動作,令人熱血沸騰。

我不知道那天他有沒有受傷,反正我們每個人都記住了他臥倒的那一瞬間,那石子兩邊紛飛的場景,那行雲流水般的動作,那充滿

陽剛與殺氣的神情。

教導隊,軍旅之中最難忘的記憶

看別人表演,是一種享受,可一輪到自己的時候,那可就是受罪了。他在示範完動作以後,立即就組織我們在飛機場練習行進間臥倒。面對滿地的沙石子,絕大多數學員心裡是牴觸的,也是畏懼的。在指揮員的口令下達後,既跑不快,又不敢臥倒,這讓他火冒三丈,將全體教員全部叫來,一個班一個班監督,只到全部敢跑敢臥倒,才算罷休。

那一天,我們所有學員,身上都掛彩,就沒有不受傷的。而我,也在那一次的臥倒中,被碎石子割破了衣服劃破了皮,手掌上有一塊肉直接被掀起來,看起來殘不忍睹。至今,我的那塊傷疤還歷歷在目。

那次之後,何教員便有了一個“大魔王”的稱號。

“大魔王”的大殺招之後,便再也沒人敢偷懶耍滑了。

要說治學嚴謹的,當時還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那便是歐大隊長了。我的印象當中,歐大隊幾乎每天都要到訓練場轉一轉,雖然他不具體擔任教學任務,但他管理卻是非常嚴格的,既對學員嚴格,也對教員嚴格,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每個教員都跟打了雞血一樣,都把我們往死裡練。

我最佩服他的是,作為一名大隊長,他能記住我們學員的姓名,而且張口就來。有一次我在訓練回來的路上,意外地出了一次神,結果被他當場點了名。不過心裡還是挺欣喜的,能夠被大隊長記住名字,也是一種榮耀啊。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最喜歡強調的的一句話,那就是“不準喝酒啊,軍事訓練過後喝酒,所有的訓練都等於白費。”也正因為他反覆交代,在整個集訓期間,就沒有一個人敢到門外的小店裡喝酒。

教導隊,軍旅之中最難忘的記憶

當然,歐大隊是個非常有英雄主義的人物,敢於在各種場合亮劍,具體的事件就不宜在這裡渲染了。作為一名軍人,我在歐大隊身上看到了血性與狼性,我覺得這也是軍人身上不可缺少的氣質。

說起教員,不得不說說歐陽教員,他長得非常帥氣與陽剛,負責班進攻的教學,當時還我還被選進了他的示範班。他沒有“大魔王”的殺氣騰騰,但他卻有著自己的細膩與認真。

由於在示範班,我近距離地感受到他對教學的一絲不苟,每一個教學內容,每一個戰術動作,每一次的戰術配合,他都研究得非常仔細,揣摩得很到位。雖然沒有震天響的嗓音,但他那不怒自威的表情,學員們同樣不敢放肆。

教導隊,軍旅之中最難忘的記憶

我的“四會”教練員證書

也許是他的潤物細無聲,我在考核“四會”教練員時,考核的內容就是班進攻。要說當兵時最想去的地方是教導隊,那麼在教導隊最想得到的,就是獲得“四會”教練員的稱號了。當時的教導隊,共有三個中隊,一個團一箇中隊,能夠獲得“四會”教練員稱號的,也就10%的指標,含金量很高。

也正因為班進攻學得好,後來我到軍校之後,班進攻實彈演習,我充當的又是班長的主角,指揮全班大獲全勝,當時的心裡真的很美。後來軍校畢業,又有幸在歐陽教員手下工作,那時他是連長,我是排長。

當年擔任我們教員的,還有邱教員、熊教員等,他們身上都有著不一樣的氣質,邱教員是江蘇人,我認為他是多智而近妖的人,有個性,有水平,而熊教員則是和藹可親型,江西人,像個大哥哥。

如果說教員是我們最難忘的人,那圍牆外小店裡主人家的閨女,怕是大家惦記不會少了吧。

時值青春年少的戰士,身上的荷爾蒙非常旺盛,對圍牆外的阿妹,自然會特別關注,有事沒事,總是會想著法子到小店裡轉一轉。記得每次訓練回來,在經過小店門口時,戰士們總是不由自主偏頭想看看屋內的阿妹。

小店裡的阿妹,肥肥胖胖的,小學沒畢業就回家幫父母幹活,印象裡,好像炊事班的戰士去得最多,每回到店裡買東西,總能碰到。許是同性看多了,哪怕小店裡的阿妹再肥再胖,也要比看到同性來得舒服。

雖然大家喜歡沒事的時候,到門口小店裡轉轉,並爭取與店裡的阿妹說上句把話,但最後這店裡的阿妹卻誰也沒有泡到手。

轉眼已經二十多年過去了,如今的教導隊,已經不復存在了,據說營房已經被別的單位佔領了。而周圍的村莊,恐怕也是大變模樣了吧。

馬巷教導隊,已經成了腦子裡的記憶,但是,當年給予我們的磨礪卻是永久的,磨滅不去的。

我曾記得,當年在戰術教學中,為了激起大家的訓練熱情,我們就高喊

“誰英雄,誰好漢,訓練場上比比看!”為了讓大家記住戰術要領就叫“速度要快、姿勢要低、敵情觀念要強。”碰到戰士怕苦怕累了就說“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或者是“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遇見戰士怕流血就高呼“寧可前進一步死,決不後退一步生。”“摸爬滾打鍛精兵,千錘百煉造英雄!”

在不知不覺之中,這些我們用來做思想工作的口號,都刻進了我們的靈魂裡,哪怕是現在想起,渾身都不由得升騰起一股豪情與壯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