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敘事手法、鏡頭語言及主題寓意探析《羅拉快跑》

比賽之後即比賽之前。——賀伯格

豆瓣8.2高分的《羅拉快跑》是由湯姆·提克威導演、編劇,由弗蘭卡·波坦特,莫里茲·佈雷多等主演的犯罪愛情電影 ,影片於1998年在德國上映。二十多過去了,這部電影依然被人們稱讚不絕。

影片中男女主角是一對年輕戀人,曼尼是不務正業的混混,偶然把走私得來的10萬馬克贓款弄丟了,他的老大20分鐘後要來拿錢,羅拉為了男友而不斷奔跑,並以三種不同的方式將彼此的命運延伸成為三種不同可能的故事。

提克威導演採用別具一格的敘事方式,遊戲娛樂式的媒介語言,呈現了具有深刻寓意性的故事內容,形式與內核中兼具創新性,成為獨特經典之作。因此,我將從敘事手法、鏡頭語言、主題寓意及現實意義解讀影片的深刻內蘊,在剖析影片表現手法的同時談談該片對我們現實的啟示。

從敘事手法、鏡頭語言及主題寓意探析《羅拉快跑》

一、獨特的敘事手法

影片獨到之處就是採用三段循環式敘事風格,當時電影一上映,眾人感嘆道:“原來電影還可以這麼演!”主劇情就是羅拉的男友將10萬馬克弄丟了,老闆要在20分鐘內來找他拿,羅拉準備想辦法拿錢來救他。導演在羅拉的20分鐘內安排了三種結局。

劇情獨特,三種大同小異的情節,卻演繹不同的三種人生。接下來我將從大同小異的三段情節探究導演的敘事風格所帶給觀眾的不同感受以及對整部影片的作用。

三段情節都是從羅拉二十分鐘前的起點重新開始,從拼命奔跑,再到找自己的父親,途中碰撞到的路人以及鐘錶下的羅拉和曼尼的鏡頭,這些都未曾變過。

但影片中父親對自己的態度以及羅拉的處理方式是不同的。所遇路人的各自表現也不同,伴隨著的他們的人生也完全不同;三種不同的故事情節導致羅拉和曼尼的結局也不盡相同。

首先相同情節的出現,都是導演在三段不同情節下想要凸顯的

共同的節奏感,也是整部影片的經典。一是羅拉在20分鐘的不斷奔跑狀態這是三段都沒有省略掉的,也是體現“羅拉快跑”主題的經典鏡頭,而導演本可以設置一段她絕望放棄的一段情節,但是卻沒有。暗示著雖然只有20分鐘,但是羅拉從未想到過放棄二字。

在三種情節中,她能想到的都是去找父親,但是父親每次的表現不一。但從羅拉的角度出發,當她從大腦中不斷搜尋可以幫助自己的人,唯一想到的就是父親。這從某種角度暗示著作者想要傳達的親情,相同的敘事情節是為最後的主題做鋪墊

從敘事手法、鏡頭語言及主題寓意探析《羅拉快跑》

在途中,她遇到了惡犬,推著嬰兒車的大姐,紅衣服偷自行車的男孩,還有父親辦公室門口拿著文件路過的秘書,而他們不同的表現又穿插在羅拉奔跑的過程中,他們的人生以沖洗照片的方式呈現,而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人卻使情節更加豐滿,帶來了不同的敘事視角,加強衝突感的同時引發觀眾的思考和聯想。

從敘事手法、鏡頭語言及主題寓意探析《羅拉快跑》

最後就是鐘錶的鏡頭和鐘錶下的羅拉與曼尼,以及最後帶來的不同的人生。這個情節的出現,一方面用鐘錶來加強時間上的緊迫感,“20分鐘”“12點”是改變羅拉和曼尼命運的節點,因此相同的敘事下不同結局,強調時間概念下人物命運的翻轉,也昇華故事的主題和內蘊。

從敘事手法、鏡頭語言及主題寓意探析《羅拉快跑》

二、極具張力的鏡頭語言

劉勰曾說: “夫情動而言形,理髮而文見,蓋沿隱以至顯,因內而符外者也。”他認為文學創作需要藝術媒介作為聯接,而藝術創作亦如此。導演拍攝出來的電影是作為藝術品呈現給觀眾。而媒介語言就是表現藝術張力的重要因素。而鏡頭又是電影媒介語言中作者和觀眾溝通的重要方式。它是創作者用鏡頭表達思想的途徑,而這部影片中的鏡頭語言極具張力和感染力。

首先在片頭就呈現了一個獨特俯拍推入鏡頭。當警察開始說話時,出現晃動著的人群不斷切換的場景。警察說完話,開始俯拍他向上踢足球的畫面,鏡頭上拉開始呈現地面全景,人群中出現“LOLA RENNT”的字樣,逐漸又向地面推鏡頭。足球入畫後,球又砸中字母“O”。而一連串的鏡頭加強觀眾的緊迫感,作為影片引子,帶有節奏感的同時還帶有一定的視覺衝擊力。

從敘事手法、鏡頭語言及主題寓意探析《羅拉快跑》

羅拉得知男友的處境後,在大腦搜尋求助對象,鏡頭圍繞羅拉進行360度旋拍和俯拍。這個過程中,隨著自己的回憶,快速切入不同人物畫面,極力表現她絕望崩潰時卻要努力保持冷靜的樣子。滿足觀眾全方位多角度的觀察站位,同時還能夠營造出當時羅拉和曼尼所處的緊張氛圍,讓觀眾極具代入感。

羅拉奔跑時的畫面,平面鏡頭下羅拉清晰,背景模糊,固定感和流動感相交;同時採用與全景和近景以及羅拉汗流浹背的特寫鏡頭相交叉,將羅拉奔跑時的狀態以及所處的環境表現得淋漓盡致,給觀眾帶來一定的視覺衝擊力。導演運用多種豐富視角對“快跑”這個主題詞進行詮釋,立體而多層次地凸顯羅拉複雜的心理內涵。

從敘事手法、鏡頭語言及主題寓意探析《羅拉快跑》

還有羅拉奔跑的過程中,遇到的路人,導演運用快門聲音切入照片的鏡頭語言,在短短几秒鐘顯現路人一生的命運。時間的簡短說明羅拉生命中遇到的路人對自己命運影響力的微弱,觀眾也能夠在一瞬對路人的一生有所瞭解並唏噓不已。在圖片滾動之間,完成了導演與角色、觀眾與角色、導演與觀眾三層關係的立體互動。

影片並不是採用線性的選擇鏡頭,而是在關乎兩個人的重要情節以及生命進程來選擇鏡頭,通過情節跨越、快速切換、刪減冗長、心理暗示等手段,運用動靜、俯仰、快慢、並列等多種方式將鏡頭語言最豐富的一面展現給觀眾。加強電影的緊張感,給予觀眾多種視覺可能性,並能意味深長地凸顯影片題旨。

三、主題寓意及現實思考

①永不放棄背後的愛與責任

在第一個結局之後,羅拉被槍斃,影片將思緒拉回到了羅拉和曼尼的思緒倆人纏綿的夜晚,羅拉問曼尼:“你愛我嗎?”曼尼回答,當然愛。羅拉接二連三反覆問道:“為什麼愛?”羅拉在一次次的反問中確定著曼尼對他真誠的愛。

也正因為那句我愛你,正是無數夜晚曼尼對她堅定的愛,讓羅拉在20分鐘內拼命奔跑,放下一切去問父親要錢,甘願走上犯罪的道路。她為了這份愛情義無反顧。

而在第二種結局下,曼尼被槍斃,思緒同樣拉回到某一天夜晚,曼尼問著羅拉:“如果我死了,你怎麼辦?”而在曼尼心中更多的是愛衍生出來的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因為愛著羅拉,想要給予她一切安全感,但是他擔心命運無常,“如果我不在,留她一個人該怎麼辦?”無數個夜晚,他試探性地問著羅拉,他擔心著羅拉的一切。

第三種結局之下,曼尼找到了撿到錢的乞丐,羅拉和曼尼一起牽手走在路上,這也是一種看似完滿的結局。而這三種不同的結局下其實都在反映同一個主題,那就是因為愛與責任,所以彼此不離不棄;因為拼盡全力不會放棄彼此的決心,也讓這份愛更牢固。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會爛俗地說:“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其實愛亦如此。生活中,我們有對理想的熱愛,有對愛人的忠貞,有對家人的陪伴,還有對孩子的寵愛,而這些都是圍繞“愛”的一切。在愛的籠罩之下,我們變得有耐心,有恆心,有真心,也讓一切平凡的小事變得有意義。

愛是陪伴彼此的影子,是讓這個世界不斷變好的生命因子,也是讓世間難事化險為夷的饋贈。愛,讓我們靈魂完整;換言之,愛,無所不能。

從敘事手法、鏡頭語言及主題寓意探析《羅拉快跑》

②命運——因果宿命論

電影中不同的人,不同的處理方式上演完全不同的人生。雖說命運無常,但是冥冥之中已經註定。

首先從羅拉與曼尼的三種結局反觀他們處理方式對自我命運的影響。第一次羅拉被父親拒絕,並得知自己不是親生,失落而走,兩人搶劫銀行,共同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終羅拉被槍斃;第二次羅拉劫持了父親,拿上錢去救男友,最後曼尼被殺;第三次她決定賭一把,有幸贏了錢,而男友也遇到偷錢的乞丐,最終倆人幸福地走在大街上。

看似不同的結局,但其實都是自己種下的“因”。有人說,命運無常,不可捉摸。但其實正如高僧所說:“一切皆有因果,一切都是宿命。”雖然命運是冥冥之中註定的,但也一定是因果相連。

人生十大定律中就有一個是因果定律。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是偶然發生的,偶然發生的事情背後一定有必然的原因。人的命運也是如此。我們的思想、語言、行為都可能是“因”,也都會隨之產生相應的“果”。正如賀伯格所言:“比賽之後即比賽之前”。

現實生活中,總會有很多人說“人善被人欺”,善良的人總得不到好處的。其實我們應該始終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儒家曾將“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而某種意義上,你所做的因果決定著你最終的宿命。所以,命運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的,我們只需行善積德,謹言慎行,那自然會水到渠成。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踏實做事,命運也回饋於你一份踏實和篤定。

從敘事手法、鏡頭語言及主題寓意探析《羅拉快跑》

③思考存在的意義,探求無數可能性

“人類是誰?從何而來?去往何處?你是如何知道你知道的就一定是對的?為什麼我們對所知道的一切都深信不疑?有無數的疑問需要找尋答案,而問題的答案又衍生了新的疑問,如此循環不止……但最終,會不會是一個相同的疑問?並且,會是一個相同的答案?”

從敘事手法、鏡頭語言及主題寓意探析《羅拉快跑》

在影片的開始提到的就是哲學上的終極命題:我是誰,在哪裡,到哪裡去。

這可能是我們每做一件小事遵循的邏輯,也可能是我們一生都在尋求答案的命題。當你開始思考這個命題,那也就是人生無數種可能的開始。

影片中的三段情節,每個人幾乎都有著不同的可能性,每個人也是不確定的人設,一個人的一種處理方式又會衍生出很多人的不同可能性。這樣循環下去,每個人有多少種可能?答案可能就是:n的n+1次方。但可能這無數種可能背後,只有一個相同的問題,那就是自身存在的意義問題。

就像影片中的羅拉,她在不斷奔跑,導演只設置了三種不同的情節,在她身上還可以設置無數個情節,但都服務於一條主線,就是她想盡一切辦法在20分鐘內得到一筆錢。那做什麼是這件事情最好的解決辦法呢?尋找最優解就是我們一生需要做的。但尋找最優解的前提,就是你對自己尋找到的答案深信不疑,而這需要你進行無數可能性的嘗試。

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解決一件小事還是尋求人生的意義,我們都需要勇於嘗試,不斷挑戰,才能讓我們的人生擁有無限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又需要我們不斷修行,變得睿智篤定,沉著冷靜。在不斷思考中,讓我們的人生變得豐富而有意義。

從敘事手法、鏡頭語言及主題寓意探析《羅拉快跑》

結語

這部影片,通過獨特的敘事結構,紛繁快速的鏡頭呈現出了內蘊深厚的哲理,給予我們嶄新的啟示和思考。也希望我們每位觀眾能夠像羅拉一樣,永不放棄生的希望和愛的心願,也能在人生道路上快速奔跑,更能努力地去探求我們人生的無數種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