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刷劇愛工作,閉關讓你更積極?

時間真是一個神奇的東西,改變人於無形,有時候甚至用不了多久。

比如,年假前問你,理想的生活是什麼樣子?你大概會回答:陪在家人身邊,有吃有喝有WIFI。如果問這種生活能過多少年?你大概也會定個小目標,先來一萬年。

時間正好過去一個月,如果現在問你同樣的問題,想必答案會大不一樣。畢竟幾周前“想出門,想上學,想上班”的呼聲從疫情的底音中冒出頭來,大家都被曾經的“理想生活”狠狠打擊了一次。

不少人也是頭一次知道,原來以前說的 “宅”不是真的宅,平時說的“愛工作”是真的愛工作。

才短短的一個月,人們何以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代價?

對於很多人來說,假期給了自己充分的理由放飛自我,每天除了睡覺的八小時,其餘時間基本都可以拿去做平時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比如:刷劇。

居家刷劇兩小時:時間過得好快啊;居家刷劇兩天:沒什麼有意思的劇了;居家刷劇倆星期:看劇看到想吐;(當然大家可以選擇看書、學習,但半小時後,你又會偷偷拿起手機,繼續刷劇)......刷劇刷到今天:請放我出去,我想上班,我要學習!

不愛刷劇愛工作,閉關讓你更積極?


忽然反應過來,這種“改邪歸正”的操作手段,像極了傳說中的滿灌療法。

滿灌療法

滿灌療法(flooding therapy)也稱暴露療法,它與系統脫敏療法正好相反。


滿灌療法不需要進行任何放鬆訓練,而一下子呈現最強烈的恐怖、焦慮刺激(衝擊)或一下子呈現大量的恐怖、焦慮刺激(滿灌、氾濫),以迅速校正病人對恐怖、焦慮刺激的錯誤認識,並消除由這種刺激引發的習慣性恐怖、焦慮反應。故也稱為衝擊療法或氾濫療法。

比如對動物恐懼症的治療,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患者多次暴露在有貓狗等動物存在的環境中,讓患者意識到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會傷害人,建立起對動物危險性的正確認知,從而消除對動物不正常的恐懼反應。(滿灌療法需專業操作,同時要對參與者做系統評估。擅自使用可能會造成危險,大家千萬不要受此啟發亂用哦!)

回頭看看這一個月,是不是也經歷了類似的過程,最終厭惡了刷劇打遊戲,開始投入工作學習的懷抱。

滿灌療法多用於焦慮症、恐怖症、強迫症等問題,也就是說一般參與者是被迫暴露於一個自己排斥的環境中,比如將社交恐懼症患者,置於令其恐懼不適的社交環境中。處於刷劇、打遊戲這種自身比較喜歡的環境中,本應是如魚得水,為什麼會因為“滿灌”而產生牴觸呢?

這個故事,還要從《普通心理學》中感覺一章的感覺剝奪實驗說起。

感覺剝奪實驗

這個實驗,大家應該比較熟悉。

1954年,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的心理學家首先進行了“感覺剝奪”實驗:實驗中給被試者戴上半透明的護目鏡,使其難以產生視覺;用空氣調節器發出的單調聲音限制其聽覺;手臂戴上紙筒套袖和手套,腿腳用夾板固定,限制其觸覺。被試單獨呆在實驗室裡,幾小時後開始感到恐慌,進而產生幻覺……

在實驗室連續呆了三四天後,被試者會產生許多病理心理現象:出現錯覺幻覺;注意力渙散,思維遲鈍;緊張、焦慮、恐懼等,實驗後需數日方能恢復正常(羅森茨威格的老鼠實驗也進一步說明,豐富環境刺激下成長的小鼠大腦大腦皮層厚度、腦皮層蛋白質含量、腦皮層與大腦的比重、腦細胞的大小、神經纖維、神經膠質細胞的數量等方面都比生活在貧乏環境中的小鼠更佔優勢。所以,如果條件允許,一定要讓孩子在環境刺激更豐富的環境中成長)。

不愛刷劇愛工作,閉關讓你更積極?

我們身體和大腦要正常運行,需要豐富的刺激,長時間處於單一的感覺刺激或剝奪刺激的場景中,都會對身心產生負面影響。所以,你可能並不是不喜歡刷劇、打遊戲了,也不是喜歡上了上班、學習,你不喜歡的是一直刷劇打遊戲和一直不上班不學習(剛剛升起的希望之光悄然熄滅)。

根據行為主義理論,人們之所以喜歡刷劇打遊戲,是因為這些行為常與來放鬆、愉悅等正面體驗聯繫在一起。但處於“滿灌”中的大家,這些行為非但沒有了正面體驗,反而與緊張、焦慮等負面體驗產生了聯繫,碰巧幫大家積極起來(再次提醒,這裡只闡釋原理,大家千萬不要輕易嘗試)。

這一個月中,如果你出現了焦慮、緊張、煩躁、思維遲鈍的現象,除了是新冠病毒事件引起的,也可能是刺激太少“閒”出來的,可以試著換換環境,換換打發時間的方式,沒準兒就緩解了。

到這裡,我們對這一個月間發生的轉變的原因有了大致瞭解,也深刻體會了一次古代冷宮被禁足的感受。經過這一番涅槃,大家改變的可能不僅只是對理想生活的想象,還有對下面這種情況的認知。

不愛刷劇愛工作,閉關讓你更積極?


感同身受幫你多些理解

如果一個沒有事業壓力,沒有經濟壓力,時間充裕,吃喝不愁,身體基本健康的人跟你抱怨,生活不開心、沒意思、焦慮甚至有些抑鬱,你會怎麼想?

一個月前,估計會認為這個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過著理想的生活卻充滿抱怨。但現在是不是更能理解這個人可能面臨的問題,以及可能出現的不適感受。

我們問題中提到的這個人,其實在生活中很常見,他們可能是退休的人,生活一下失去了重心;也可能是對現代科技不瞭解的人,哪怕沒有疫情,也彷彿處在被現代社會隔離的環境中。當然他們更有可能是我們家中的老人。

有一句話叫做,生活冷暖自知,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感同身受。哪怕我們我們大腦中存在一群叫做鏡像神經元的神經細胞,負責將別人的行為、情感反映到我們自己的腦中,努力產生同理心,在沒有實際經歷的情況下也很難做到。就像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真正體會到家庭主婦對生活瑣事的抱怨,成功人士對事業壓力的抱怨。

之前,我們可能沒辦法真正理解衣食無憂的他們可能面臨的無意義感、無聊,甚至不理解他們的不開心和抑鬱情緒。也希望這次的禁足體驗能讓大家對這部分老人所面臨的問題能夠“感同身受”,當他們再抱怨時,先不要忙著否定批評和不耐煩。這個你難以忍受一個月的生活環境,他們可能已經忍受了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

希望在這個層面,大家能多一些理解,如果真能這樣,也算是這次疫情給我們帶來的一點積極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