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義是底色,形式是外衣,為何建國不久的美國如此重視宗教?

引言

我們現在對於美國的印象那就是,世界霸主,快節奏,資本主義國家等等,可是如果咱們仔細去了解美國這個國家的話會發現,美國的宗教色彩濃厚的讓人有些費解。

因為在我們的印象當中,世界越發達對於宗教的信仰就會越淡薄,美國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宗教氣息應該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內,可是,現在的美國卻打破了我們這個印象。

美國總統宣誓就職的時候,一定要把手放在聖經上,莊嚴的對上帝作出承諾。美國國會在正式開會之前國會議長一定要讀一段聖經,以表示這個會議,是在上帝注視下召開的。要知道這些行為在其他的西方國家都是沒有的,這就非常奇怪了,其他的歐洲老牌國家受基督教的薰陶已經幾千年了,而美國這樣一個年輕的國家為什麼在信教的比例上和普及率上,都遠遠超過其他歐洲國家呢?

教義是底色,形式是外衣,為何建國不久的美國如此重視宗教?

美國總統奧巴馬就職宣誓

就拿普通人來說,同樣是基督教國家,美國人信教的比例遠遠高於歐洲的其他老牌國家。而且在美國,許多社區基層的管理,都是由教會的牧師來直接介入的。在社區裡面,教會牧師所承擔的職責,有點像是中國的居委會。發生了什麼事情,教會的牧師會來找你談話,和你瞭解情況,最後由牧師來進行調解和溝通。

教會在美國社會的滲透率不僅讓中國人覺得詫異,也讓許多西方國家覺得非常的特別。可是如果我們深入到美國的源頭就能發現,強烈的宗教性,就是美國特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如果不瞭解美國的宗教性,那就就沒有了解真正的美國。

新教——美國宗教的底色

基督教在中世紀之後分裂成了許多的小教派,而到美國來的第一批殖民者,絕大部分都屬於新教。1957年在德國的威登堡大學教堂門口貼出了一張改變世界的辯論提綱《九十五條論綱》,就是這樣一張薄薄的告示,打響了德國宗教改革的第一槍。

當時的天主教在歐洲佔據支配地位已經快1000多年了,在這漫長的歲月當中,教會已經從一開始的純正無暇,變得腐朽不堪。馬丁路德,這位被稱為宗教改革家的德國教授,用兩個重要的觀念,撼動了教會對於教義解釋權的壟斷地位,也震動了整個世界。

教義是底色,形式是外衣,為何建國不久的美國如此重視宗教?

馬丁路德貼《九十五條論綱》

第一個觀念是因信稱義,簡單來說,只要信徒們認為自己是虔誠的,那他就是一個虔誠的信徒,而用不著根據教會的評價來評價自己。這個觀念直接顛覆了天主教的壟斷地位,對廣大的普通信眾產生了強烈的吸引力和鼓舞。

第二個重要觀念就是天職觀,按照馬丁路德的解釋,一個信途想要得救,想要讓上帝喜愛,唯一的途徑就是選擇一個正當的職業,埋頭苦幹,一絲不苟。換句話來說,一位虔誠的信徒有義務選擇一份正當的職業去努力完成。人們的勞動所得不僅不是骯髒的,而且是證明信途恪盡職守履行義務的證明,也是上帝眷顧你的證據。在另一方面,信徒勞動所得累積的財富是上帝委託你保管的,不能隨意的揮霍和浪費,這些觀念就是清教的底色。

美國為什麼宗教色彩那麼濃厚

拿著名的《五月花號公約》來說,公約開頭的第1句就是以上帝的名義,像極了一篇佈道詞。這說明清教徒來北美大陸這一片蠻荒之地,是為了建設心目中的美好世界,是為了貫徹自己的宗教信仰。

教義是底色,形式是外衣,為何建國不久的美國如此重視宗教?

《五月花號公約》節選

10年之後又有一批新教徒來到了這個地方,這批新教徒在上岸之前做了一次佈道。這篇報道詞在歷史上的地位僅次於五月花號公約,核心意思就是:我們之所以到這一片大陸來,不是一般性的開荒拓土,而是為了建立一個山巔之城,讓全世界都敬仰這個地方。

山巔之城這個詞,是聖經新約裡基督說過的一段話,宗教意味非常的濃厚:你們是世上的光芒,這座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從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些拓荒者來到北美大陸的時候,是有著一個理想信念的指引的。

他們來到這片蠻荒之地,不僅僅是想單純的生存下去,而是為了在這一片新世界中建立一個理想世界的標杆和範本,是為了在人世間彰顯上帝的榮耀。

在美國的發展當中,清教的理念也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因為在清教徒眼中,工作不僅僅是維持溫飽的手段,而是每一個清教徒的義務。清教徒之所以追求效率,不斷的累積財富,不是為了自己肉體上的享受,而是為了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和解放。新教徒的這套邏輯在其他人眼中可能難以理解,但是也是由於他們的這種思想,讓美國成為了現在的世界霸主。關於這一點馬克思韋伯在他的名著《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當中,有過詳細描述。

教義是底色,形式是外衣,為何建國不久的美國如此重視宗教?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這種宗教使命感,基本上就構成了美國精神的基礎。現在的美國之所以那麼自命不凡,咄咄逼人,追根溯源的話,就可以追溯到這種宗教使命感上面。美國認為自己就是上帝在人世間的燈塔,就應該指引人類的未來發展。

美國的宗教色彩為何一直延續至今

上面的例子可能只說明瞭美國一開始建立的初衷,是帶有宗教使命的,可是經過時間的流逝,為什麼這個基因能一直留存至今呢?這就要說到環境因素了。首先,北美大陸就是一片蠻荒之地,來到這片新大陸的人,要遭受肉體上的嚴酷折磨,背井離鄉來到這樣一個充滿風險的陌生環境,精神上的安慰就顯得愈發重要。

而且北美殖民地雖然自然環境非常艱苦,但是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只要你足夠勤奮,足夠努力的話,一定能滿足自身的需要。所以如果在這樣一個環境下你還是吃不飽,穿不暖的話,不能說明這個環境不好,只能說你自己太懶了。而上面我們也說了,新教徒認為自己是有義務去做一份正當職業的,衡量自己是否對上帝虔誠,不是看自己花了多少時間在禱告,而是看自己的工作是否努力,證明上帝眷顧的財富是不是足夠。

教義是底色,形式是外衣,為何建國不久的美國如此重視宗教?

英屬北美殖民地地圖

而且北美殖民地是一片新大陸,所有的律法都是從頭開始,這就讓這片大陸和歐洲大陸有一個明確的區分,那就是這邊的政治和宗教從一開始是分開的。在歐洲大陸中世紀的基調就是教權和王權之間的博弈,看透這一點的移民,從一開始就選擇了將兩者的邊界劃清楚。

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實際上是在幫助政府維繫整個社會秩序,政府管不到或者不方便管的地方,就由宗教來接管。宗教和政府之間不存在一個權力爭奪的競爭關係,而是一種合作關係。在這樣的情況下,王權或者說政府就不需要擔心宗教,搶奪政府的權利,所以就不會對宗教進行打壓,防範宗教的影響。

最初出現在美洲大陸的宗教基因,就像是一粒文明的種子。通過美洲大陸獨特的環境塑造,加上清教徒,一開始做出的權利劃分,讓這一顆種子在美國這片土壤上茁壯成長,最終變成了美國精神源泉的重要基礎。托克維爾曾經在《論美國的民主》裡面寫道:我們一定不要忘記,因為宗教,才讓美國人的社會得以建立。

評價

從一開始的新教徒來到這一片新大陸,就是帶有宗教使命的,再加上北美殖民地的獨特環境,讓這一種宗教使命感在美國這一片新大陸上蓬勃發展,繁衍生息。最後由於美國吸取了歐洲大陸的教訓,一開始就讓政權和教權明晰邊界,所以美國並沒有出現政權對教權進行打壓的情況,讓美國的宗教能夠在民間蓬勃生長,綿延至今。

教義是底色,形式是外衣,為何建國不久的美國如此重視宗教?

五月花號的畫像

這也給美國社會帶來了意外的驚喜,到了19世紀,這個時候的美國工業發展非常迅速,財富也迅速的創造和集中,出現了非常多的壟斷巨頭。當時的人稱呼洛克菲勒這樣的壟斷巨頭叫強盜大亨,因為這些人在商業的戰場上殘酷無情,像強盜一樣拼命掠奪財富。可是這些強盜大亨在聚斂了前所未有的財富之後,並沒有奢侈享受,而是大量的捐錢為社會做慈善事業。

這也和美國的宗教有關係,他們做慈善的原因就是因為新教的教義,從心底裡他們就認為自己的這些財富並不是由自己創造的,而是由上帝保管在他手上的。所以他們要在有生之年用這些財富來造福貧窮民眾們。當時的火車大王卡耐基還有一條名言:擁有巨大的財富而死是可恥的。

後來的著名哲學家馬克思韋伯認為,信仰新教的清教徒是誕生資本主義精神的必要條件。不過馬克思韋伯的論述,並沒有得到過西方主流歷史學家的認同,他們認為新教徒的身份和高收入之間並沒有必然關係,這也不禁讓我們疑問,美國之所以獲得這樣迅速的發展,和它的底色是清教國家有必然的聯繫嗎?答案也許我們永遠都不可能知道了。

參考文獻:《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論美國的明主》、《美國的故事》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