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不侷限於放化療,切記不可把放化療當救星

  惡性腫瘤(癌症)有很多種,其性質類型各異、累及的組織和器官不同、病期不同、對各種治療的反應也不同,因此90%的患者都進行了放化療。放化療效果雖好,但是對於自身的危害也是極高,這時候可選擇其他治療方法----腫瘤綜合治療。所謂的腫瘤綜合治療就是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腫瘤的病理類型、侵犯範圍等情況,綜合採用手術、熱療、介入、消融治療、免疫治療、微波治療等手段,較大幅度地提高治癒率,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癌症治療不侷限於放化療,切記不可把放化療當救星


  理論上,若是以手術完全移除腫瘤細胞,癌症是可以被治癒的。對早期或較早期實體腫瘤來說,手術切除仍然是首選的治療方法。根據手術的目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

  (1)根治性手術 由於惡性腫瘤生長快,表面沒有包膜,它和周圍正常組織沒有明顯的界限,局部浸潤明顯,並可通過淋巴管轉移。因此,手術要把腫瘤及其周圍一定範圍的正常組織和可能受侵犯的淋巴結徹底切除。這種手術適合於腫瘤範圍較侷限、沒有遠處轉移、體質好的患者。根據切除範圍不同分為瘤切除術、廣泛切除術、根治術和擴大根治術。

  (2)姑息性手術 腫瘤範圍較廣,已有轉移而不能作根治性手術的晚期患者,為減輕痛苦,維持營養和延長生命,可以只切除部分腫瘤或作些減輕症狀的手術,如造瘻術、消化道短路等手術。晚期腫瘤可以做腫瘤的大部切除,降低瘤負荷,為以後的放、化療或其他治療奠定基礎。如晚期卵巢癌可姑息性切除大部分卵巢腫瘤,化療後進行二次手術,切除殘留病灶,可明顯延長患者生存期。

  (3)診斷性手術 通過不同的手術方式獲得腫瘤病理學檢查的標本,如穿刺取材或術中切取小塊組織等。對深部的內臟腫物,需要開胸、開腹或開顱檢查,術中病理檢查證實後,則立即進行治療性手術。

  (4)預防性手術 用於癌前病變,防止其發生惡變或發展成進展期癌,如家族性結腸息肉病的患者,可以通過預防性結腸切除而獲益,因這類患者若不切除結腸,40歲以後約有一半可發展成結腸癌,70歲以後幾乎100%發展成結腸癌。子宮頸嚴重異性增生時可行子宮頸錐切術,預防宮頸癌的發生。BRCA1和BRCA2有突變的遺傳性乳腺癌家族成員,可行雙側乳腺預防性切除。

  (5)轉移灶的手術 對於單個的肺、肝、骨等轉移灶,行切除治療,仍可爭取5年生存率。如原發性肺癌僅有骨的單個轉移病灶,而原發肺癌又可徹底切除者,可同時或先後行原發灶加轉移灶的切除手術。


癌症治療不侷限於放化療,切記不可把放化療當救星


  2.免疫療法

  免疫療法是利用人體內的免疫機制來對抗腫瘤細胞。已經有許多對抗癌症的免疫療法在研究中。目前較有進展的就是癌症疫苗療法和單克隆抗體療法,而免疫細胞療法則是最近這幾年最新發展的治療技術。

  靶向治療從90年代後期開始在治療某些類型癌症上得到明顯的效果,與化療一樣可以有效治療癌症,但是副作用與化療相較之下減少許多。在目前也是一個非常活躍的研究領域。這項治療的原理是使用具有特異性對抗癌細胞的不正常或失調蛋白質的小分子,例如,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劑,治療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敏感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療效顯著,但耐藥基因的出現是目前阻礙進一步提高療效的主要障礙。

  通過外源基因導入人體以糾正基因缺陷的方法,目前,惡性腫瘤基因治療的概念已從糾正基因缺陷擴大到將外源基因導入人體,最終達到直接或間接抑制或殺傷腫瘤細胞。

  5.熱療

  近10餘年來發展的微波熱療技術、超聲聚焦及射頻技術等,是利用局部高溫使癌細胞受熱壞死,較少傷及正常組織,簡便、安全。

  冷凍時細胞內外形成冰晶,造成癌細胞損傷。可用於體表腫瘤或內臟腫瘤。

  某些腫瘤的發生和生長,是與體內激素有密切關係的,因此可以通過改變內分泌狀況來進行治療。如性激素可以用於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宮內膜癌的姑息治療。


癌症治療不侷限於放化療,切記不可把放化療當救星


  利用激光的能力密度高、平行性好、定位準確等優點,經適度聚焦後對病灶做無血切除術。

  該技術的原理是在CT 、彩色B超的引導下,將多極子母針消融電極準確刺入腫瘤部位,射頻消融儀在電子計算機控制下將射頻脈衝能量通過多極針傳導到腫瘤組織中,使腫瘤組織產生局部高溫(70 ℃ -95 ℃),從而達到使腫瘤組織及其鄰近的可能被擴散的組織凝固壞死的目的,壞死組織在原位被機化或吸收。

  好了,今天的話題我們就探討到這裡,我是腫瘤專家一劉豔玲,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腫瘤相關的問題,請點擊左下方“瞭解更多”立即諮詢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