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分的《小婦人》!向所有女性推薦這部電影,看完舒服

原定情人節上映的《小婦人》,受疫情影響,被延期了。


這部小說在1868年首次發佈,過去的百餘年間,多次被改編成電影。


而2020年版的《小婦人》,是我必須向所有女性推薦的一部。


因為它溫柔中帶有強勁的力量。


沒有打壓、沒有復仇、沒有黑化,沒有大女主,只有四姐妹平凡而真實的成長經歷。


看這部影片的感覺是享受的。


無論是視覺、服裝、還是她們的對話,都令人感覺到,小婦人平凡生活中內心的那股火熱。


01

“我的夢想,是組建自己的家庭”


大姐梅格是四姐妹中最美的,也是最早步入婚姻的。


妹妹喬(也是寫這部小說的作者)在婚禮的開始前,對她說:


我們可以現在一走了之。

你應該去舞臺演話劇,而不是變成家庭主婦。


但梅格拒絕了。


她說進入婚姻,相夫教子本來就是她的夢想。


妹妹提醒她:但再過兩年,柴米油鹽會讓你感到無聊。


梅格反駁她:我的夢想只是和你不同,但不代表它就不重要。


8.2分的《小婦人》!向所有女性推薦這部電影,看完舒服


她的丈夫約翰,確實沒能讓她過上富裕而輕鬆的生活。


婚後多年,梅格連給自己買一塊好的布料做裙子都不敢。


當忍不住花了50英鎊買下了布料後,又後悔不已。


丈夫對賬時,她緊張、害怕、愧疚、委屈一擁而上。


最終,卻成了一句無心的責備:“我受夠了貧窮”


丈夫眼神落寞,說了一句“很抱歉,你嫁給了一個不能給你這些的人”,就關上了房門,留下梅格不知所措。


梅格選錯了嗎?難道真的要應驗姨母當初在婚禮上的“詛咒”——“貧賤夫妻百事哀”?


慶幸的是,在那次爭吵之後,兩人對彼此的愛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約翰找到梅格,讓她去做裙子。


默契的是,梅格告訴他,自己已經賣掉了布料。


約翰有些慚愧的說道:“我不想你難過。”


梅格則告訴他:“我不會。”


簡短而堅定。


正如妹妹喬當時問她為什麼要嫁給約翰,梅格沒有絲毫顧慮地說出:“因為我愛他。”


因為堅定自己的選擇,所以更能體諒對方的難處;也因為想要維護這份堅定,所以想盡力滿足對方的渴望。


有了這份相知相守,這對夫妻在困難中,體驗到了婚姻、責任帶來的更強烈的連接感。


8.2分的《小婦人》!向所有女性推薦這部電影,看完舒服


02

“我只為我的家人彈奏”


在四姐妹當中,三妹貝思是最安靜的一個。


她心裡只有音樂和家。


喬也有提議讓貝思離開家鄉,去發展音樂。


但貝思回覆:“我只為我的家人彈奏。”


8.2分的《小婦人》!向所有女性推薦這部電影,看完舒服


作為三妹的她,默默地守護這個家,守護這四姐妹的情誼。


在大姐忙不過來時,去採購食材的是她;

在二姐失去了寫作動力時,在一旁鼓勵的也是她。


再後來,讓姐妹重新團聚的也是她。


只不過,是因為她的離世。


貝思很安靜,但從來沒有人把她忽略和遺忘。


她的存在就如她所演奏的曲調,寧靜悠遠,撫慰人心。


貝思離世後,送她鋼琴的鄰居大爺傷心地對喬說:


“沒有她,這房子看起來很奇怪。我沒法走進去,因為知道她不可能會在裡面了。”


那悠遠的琴聲不復再,但它卻深藏在了每個人的心裡。


還有那份一如既往的寧靜。


如果把這個家看作一棵樹,貝思這樣的人物,就是深藏於土地裡的根莖。


她用生命滋養著家庭,在風暴中默默地守護著家人。


這些人不渴望遠方的風景,

因為眼前的家,才是他們真正在乎的。


8.2分的《小婦人》!向所有女性推薦這部電影,看完舒服


03

“我這輩子任何事情上都比姐姐差一點”


全家最小的艾米,在故事的前半部分,是一個好勝心強、任性、對喬充滿嫉妒的小女孩。


例如,在被二姐喬拒絕一起去參加舞會後,她燒了喬小說的手稿。


那些厚厚的手稿,是喬的思考、喬的生活,是她存在的印證。


當母親責問艾米為什麼要這樣做的時候,她坦白:因為只有這樣,才會讓喬感到痛苦。


那一刻,她真的讓人討厭至極。


8.2分的《小婦人》!向所有女性推薦這部電影,看完舒服


此時的她正活在姐姐的光芒下,她希望自己可以像姐姐一樣,甚至超越姐姐。


她年少時的任性和嫉妒,是因為她太想被看見、被肯定。


我無法責怪艾米,是因為我在她身上看到了年少的自己,年少的我們。


在學生時代,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假想敵,

做什麼事情都會跟這個人做一番比較。


現在回想,是那個階段的我們,穩定的價值觀還未形成,於是外界的肯定成了我們用來衡量自我價值的標準。


而經歷成長,我們逐漸明白,自我的肯定才會讓我們擁有更完整的、更堅定的自己。


後來,在姨母的安排下,艾米離開了家鄉,在巴黎開始了對藝術的追求。


巴黎的日子是艱苦的。


只是有才華並不能讓她,一個女人,聲名大噪。


而彼時,她的二姐喬已經是紐約的一個作家,在紐約一個人獨立生活。


她很受挫,認為自己是失敗的,她無法超越姐姐。


既然不能出色,既然畫畫不能養活她,不如就接受姨母的建議,嫁一個有錢人吧。


8.2分的《小婦人》!向所有女性推薦這部電影,看完舒服


可當那位姨母安排好的對象單膝跪下,向她求婚的時候,她卻拒絕了。


艾米更清楚:關於愛,她必須坦誠自己。


也是這次的坦誠,成全了她另一段埋藏已久的感情,更成全了她自身的價值。


她不再嫉妒二姐,反而鼓勵喬把看似平凡的故事寫下來。


她堅定地對喬說:“寫下那些事會讓它們變得更重要。”


於是,喬寫下了她們的故事,我們在讀、在看的《小婦人》。


8.2分的《小婦人》!向所有女性推薦這部電影,看完舒服


04

所謂獨立,並不意味著獨自一人


喬,作為故事的主人公,也是故事的敘述者。


她由始自終所愛的、所追求的便是寫作與自由。


在她身上,我們看到的是典型的“女性獨立”。


當青梅竹馬的勞裡向她表白的時候,她說道:


“我太愛我的自由了,不會急於放棄它。”


像喬一樣渴望獨立的女性,她們更多地關注自我和對世界的探索。


只有獨身一人的時候,才有充足的時間和經歷去完成這個願望。


但偶爾,她們也會感到孤獨,也會出現 “愛與被愛 ”的困惑。


因為三妹的去世,喬從紐約回到了家鄉。


這勾起了她對勞裡的回憶,她後悔了。


在外奔波太久,疲憊的她開始渴望有個人穩穩地愛她。


當她跟母親說起時,母親問:“你愛他嗎?”


“如果他再問我一次,我會說願意。” 喬猶豫了一會,回答道。


“但你愛他嗎?”母親追問。


“我更在乎被愛。我想被愛。”


“那跟愛不一樣。”


喬隨後坦白了,她排斥愛,是因為自己討厭世俗對於女性的偏見——認為女性就只適合愛情、婚姻。


她偏要證明女性也是可以獨立的。


8.2分的《小婦人》!向所有女性推薦這部電影,看完舒服


可是喬忘了,愛與獨立其實並不矛盾。


獨立女性並不意味著就該獨身一人。


到2020年的今天,或許仍然有人有這樣的誤解,戀愛結婚就等於依附他人。


「獨立」二字,更多的意味是一個人能有自己的思考,可以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


我們可以去愛,只要我們是真的愛那個人;


我們可以選擇獨自一人,只要我們可以平衡偶爾的孤獨,不因為需要“被愛”去傷害一個愛我們的人。


而讓喬從矛盾中走出來,是勞裡和妹妹艾米的婚訊。


聽到消息的瞬間,喬很失落,她意識到他們再也回不去了。


但當勞裡點出,他對喬和對艾米的愛是不一樣的時候,喬似乎也更明白自己的真實感受。


勞裡對她來說,不是一個愛人,只是被愛的感覺。


最終,喬選擇了祝福艾米,還告訴她:“事情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


喬本來愛的,是她的寫作與自由。


現在也是,但她比以往更堅定了。


8.2分的《小婦人》!向所有女性推薦這部電影,看完舒服


05

擇你所愛,愛你所擇


梅格愛著平凡而踏實的生活;

喬選擇了她的文字與自由;

貝思選擇了默默地守護家人和她心中的寧靜;

艾米愛著她的愛人和藝術。


四姐妹,雖然在一個家庭下成長,一同經歷童年的喜怒哀樂,但卻擁有了各自的人生軌跡,內心堅定地追尋各自所愛。


她們的獨立有很大一部分是受母親的影響,準確來說,是母親的教育和堅持。


孩子的母親,馬奇太太因為丈夫參軍,她不得不一個人挑起了照顧四個孩子的重擔。


雖然家裡不富裕,但她並沒有把女兒視為改善家境的工具,相反她鼓勵女兒們自由發展。


在大女兒獨自一人出門參加舞會時,一個男人問馬奇太太:


“你覺得她這樣(獨自)出遠門,好嗎?”


“女孩就是要見見世面,才能決定自己想過怎樣的生活。”


8.2分的《小婦人》!向所有女性推薦這部電影,看完舒服


可女孩們也有掙扎過。


她們姨母一直堅持“嫁一個有錢人”才是當時女人們最理想的選擇。


8.2分的《小婦人》!向所有女性推薦這部電影,看完舒服


因為作為一個獨立女性,一個過來人的她清楚,女性要想獨立,首先是要找到一個謀生的途徑。


不幸的是,在以前,女性謀生途徑是較為狹隘的。


一是受於女性哺乳期的限制,但更多則是社會觀念的束縛。


8.2分的《小婦人》!向所有女性推薦這部電影,看完舒服


面對這些限制,直到今天,不少的女性也試過或正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念中猶豫和掙扎。


自身感受、世俗標準,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路上,都必須學會權衡的。


而在生活中,絕對正確的選擇或許根本就不存在。


「擇你所愛的」,才是我們真正能把握的。


最後,


願我們都能擁有和把握「擇你所愛」的機會。


學著尊重自己的感受,尊重自己的選擇。


擇你所愛,愛你所擇。


8.2分的《小婦人》!向所有女性推薦這部電影,看完舒服

本文轉自【看見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