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洞·心晴丨在家这样制定学习计划,完成率杠杠的! ​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同人群的心理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解同学们在此次疫情中的心理健康状况,基于同学们的需要提供

科学有效的心理服务,切实帮助同学们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应激,主动适应生活、学习的变化。现邀请同学们抽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以下问卷内容进行填答。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您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答即可。


前些天,心理中心通过网络方式,对我校同学们目前的心里状况进行了最新一轮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这一项目,有48.86%的同学们选择了“学业辅导”,还有46.31%的同学们选择了“时间规划”,这两个选项分列所有选项的前两名,可见,这段时间同学们独自在家学习,缺少了往日的学习氛围,在学业和时间安排上都遇到了较大的困扰。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业困难和规划问题,往往都和学习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密切相关。一个可以被执行的学习计划,最重要的就是目标的制定;其次是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地分配时间。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保证学习计划的完成。除此之外,制定和执行学习计划,还和个人对自身的期望密切相关,对于经常对自我期待过高的人,需要使用特定的方式降低期待,以减少执行计划过程中的挫败。

在调查问卷中,有的同学反馈“在家完全学不下去,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也有的同学反馈“学习规划能力差,不会安排学习时间”。这些问题,都可以用心理学的方式,通过调整目标的制定以及完成目标的方式,得到有效解决。下面就来具体介绍。

一个合理的、可完成的学习计划,包括这样五方面的内容:


1使用正面描述:

很多人在制定第二天的学习计划时,首先想到的都是“不做什么”,比如“我明天不能再打游戏了”,“我下周不能再赖床了”等,这样的计划,容易让人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上,是一种自我责备和自我否定式的计划,而且这种计划的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缺少一个现实的目标,就好像我们一直在与身边的敌人们缠斗,却并不知道该夺取的是哪一座城池。

因此,制定一个好的学习计划,首先要做的,就是使用正面描述,“我要做什么”,比如我明天上午要看20页政治书”,“我明天晚上要听一节高数的网课”等,这些目标帮我们指明了清晰的方向,使我们完成计划必备的第一步。


2包含明确的行为:

还有一种学习计划,虽然是正面描述,但是计划的描述太过于宽泛,难以找到执行的立足点。比如“我明天要复习英语”,这个计划虽然正面描述了目标,但是“复习”这部分太过于模糊——要复习的内容具体是什么?复习的方式是什么?复习的时间有多久?这些问题不明确,执行的力度就很容易打折扣

所以,制定学习计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一定要包含明确的可操作的行为。比如,对于上面的例子,一个更好地计划是——我明天下午2点到4点做一套19年考研的英语真题,这就是一个更容易被执行的学习计划了。


3要有一个真正的目标:

还有这样一种学习计划也很常见,就是规定做某一件事的时间和频率。比如“我每天背100个单次”,“我一周看一章《软件编程》”。这些计划看似都靠谱的,但你会发现,经常是只能坚持一两周,之后就妥妥地放弃了。为什么呢?不是因为没毅力,而是它们都缺少一个“真正的目标”。“每天背100个单词”,是为了考研还是出国?考研或者雅思对于词汇量的要求是什么?“一周看一章《软件编程》”,目的是为了研究生跨考计算机,还是毕业当工程师?当我们对于计划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缺乏认识时,我们就更容易半途而废。

所以,制定学习计划,必须包括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目标,比如“通过每天背100个单词,为年底考雅思做准备,明年去澳洲读研”,“通过一周看一章《软件编程》,掌握编程原理,为毕业去BAT做开发打基础”。这样的计划就有了特别的意义,你会看到自己每一天完成计划时,都离目标越来越近,这个计划就更能够坚持。


4引入旁观者视角:

很多人都会觉得完成计划是自己的事,跟别人没什么关系。但其实,计划能否顺利完成,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让你的计划和别人产生联系。

举个例子。有个研究生,假期的时候想赶一下毕业论文的进度,但每每制定完第二天的计划,却总是拖着不完成,后来,这个研究生就想了个办法,鼓起勇气给自己的导师发了封邮件,把自己未来一个月的预期进度都报给了导师,并且告之自己每天都会把当天的实际进度发给导师。结果,这个研究生虽然心里还是想拖延,但一想到导师在监督着自己,如果完不成进度就会很丢脸,于是就坚持着按计划完成了论文。

在这个例子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导师这个旁观者,以及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因此,想要增加计划完成的可能性,就需要借助关系的力量。

比如,可以组建学习小组,大家每天汇报各自的进度,对于按时完成的采取一些奖励措施;或者可以把自己的计划发到朋友圈,并每天更新进度,请朋友们监督等。


5时间规划减半做:

人们在做时间规划的时候,一个很常见的倾向就是容易高估自己的完成能力,于是,很多人会要求自己每天学习10个小时,完成8个学习任务等。这样的规划方式,不仅难以实现,更严重的是造成一次次的挫败,不断地打击自信心,最后导致“破罐子破摔效应”,从计划每天10个小时,一下子变到完全不做任何计划,反正自己也完不成。

这里介绍一个“时间规划减半”,即当自己雄心勃勃地制定完学习计划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计划中的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全部减半,比如从每天学10个小时减少为5个小时,从完成8个学习任务减少为完成4个,并且“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两者完成其一,就算是完成计划。

这样的减半方式,可以极大地降低完成计划的难度,从而逐渐帮助自己树立起“我能行”的自我效能感,形成自我的正反馈。而当自己能够连续一周完成减半计划之后,再开始尝试逐渐增加计划的难度。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规划的原则,希望同学们都能好好利用在家的学习时间,离自己的学业梦想更进一步!

矿洞·心晴丨在家这样制定学习计划,完成率杠杠的! ​


矿洞·心晴丨在家这样制定学习计划,完成率杠杠的! ​

来  源/矿大北京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矿洞·心晴丨在家这样制定学习计划,完成率杠杠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