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明劫》究竟讲了什么?


电影《大明劫》究竟讲了什么?

《大明劫》是一部2013年的电影作品,至今已经有七年的历史,这样一部有历史的电影,本身就是在讲述历史。然而,在这部以明末历史为主的电影,一开始却没有被人看好。

如今再度翻看,却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这样好的一部电影,为什么会被埋没?

电影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明朝末年连年征战,民不聊生,瘟疫四起时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吴又可,孙传庭两人分别是一个治疗瘟疫,信守原则的医家和一个临危受命,身居要职的将领。

电影《大明劫》究竟讲了什么?


两者之间的联系,就是一场突然爆发的瘟疫。

在电影的环境渲染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一反常态的黯淡的世界里,“邪气”横行,浮尸遍野,外敌入侵,天灾人祸,内忧外患,漫天氤氲着死亡的气氛,极大的展现了一个朝代最末期的那种绝望与痛苦。

这样的渲染,我已经很久没有在古装剧中看到了。

电影《大明劫》究竟讲了什么?


如今的审美观点,通体都是色彩鲜艳,服装设计精巧,妆容尽展演员风姿,即使在一个乱世里面,全城上下依旧灯火通明,百姓大街小巷叫卖,倒也不说谁对谁错,只是个人看法不同,相对于后者金碧辉煌的表现手法,我觉得往往前者的渲染显得更加深入人心。

电影《大明劫》究竟讲了什么?

在电影中,孙传庭临危受命,率领大明朝最后的五千精兵去开封府解围,然而,历史的通病就展现在这个地方,一个朝代的衰亡,往往和那些执行着脱离不了干系。

皇帝作为一个命令下达者,自然是为了自己的子民着想,所有的计划都是为了国家,可是代替执行的人,也就是各路官员,层层盘扣,到了百姓手中,就所剩无几,可是底层的呼声由于中间官员的阻扰是传递不到上层的。这样的矛盾就会越积越大,这时候,就等待最后一个爆发点,就可以揭竿而起了。

电影《大明劫》究竟讲了什么?


在影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在国家危亡面前,军粮严重不足,军用器械也是破烂不堪,甚至我们可以看到,小孩子也成了军队中的一员,然而在保卫国家的军队捉襟见肘时,上层官员依旧保守不出,乡绅豪强占领军屯土地,依旧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而地方守军居然杀害百姓充当战死军人骗取国家抚恤金……这样的朝代,如何能生存?

况且最大的困难,是当时的瘟疫!

电影《大明劫》究竟讲了什么?


在瘟疫面前,绝大部分人都是束手无策,以至于等死。即便是医生,在那个以《伤寒》为圣的年代,也不肯另辟蹊径,只愿意遵从老祖先的经方。而吴又可,就是那个时代一个另类,他秉持医道,敢于质疑,若是最后,将领孙传庭没有杀害掉那些感染瘟疫的士兵,吴又可完全就是以一己之力解救了整个军队,甚至国家!

然而,感悟最深的,就是在这里,在吴又可的医治下,明明有人已经恢复了,可是,为了不拖延战机,不会有后顾之忧,孙传庭残忍地杀害了所有患病的人,率领剩下的人与外面的虎狼之军作斗争,在军心,民心都不得的情况下,全军覆灭,是必然的!

电影《大明劫》究竟讲了什么?


至于吴又可的结局,我不剧透,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可以去看。

这样一部电视剧给了我们太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可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

有时候一部优秀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置之不理,反而关注更多的是某个人一蹴而就的笑话,历史带不来快乐,舞台却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所以我们喜欢后者。可是等我们回过头来,好像曾经引得自己哈哈大笑的东西变得那么空洞,甚至也不知道我们究竟为何发笑,这时候,我们要寻找的,就是内涵,而不是色彩斑斓的装饰下空空如也的内心。

最近几年,内地作品的质量有肉眼可见的增长,好比《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香蜜沉沉烬如霜》,《都挺好》《陈情令》《庆余年》《锦衣之下》等等等等,可谓是在内容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又做到了审美的满足,每一部剧都有自己的特点,而曾经的玛丽苏,五毛钱特效如今却成为各方吐槽的笑点。

但愿好的作品,不会被埋没,之中的体会,也更加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