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请问我能调剂去贵校吗?老师:我们只收高水平院校毕业生

2020考研报名人数340万,尽管今年受疫情影响有所扩招,但仍然是僧多粥少的局面,并且大多数考生最后的录取院校并非自己一志愿院校。

其实每年都是这样,大概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考生能“成功”读研。这里的“成功”应该被解释为:被一志愿院校录取以及调剂读研。实际上,这就意味着,每年考研上岸的一部分同学都是通过调剂来获得读研机会的。而考研调剂真的是“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前期不仅要多多联系、打听、密切关注各院校研招动态,准备多个院校的复试科目,还要舟车劳顿来回奔波,去了一所院校参加完复试马上马不停蹄赶赴下一个目标。这个过程往往十分辛苦,身体上心理上都是很疲惫的。即便如此,许多同学为了有个读研的机会,依旧拼尽全力,做好每次的调剂复试。


考生:请问我能调剂去贵校吗?老师:我们只收高水平院校毕业生


调剂的过程却是很累,但比起身体上的劳累,让考生沮丧且无能为力的大概就是一些调剂院校的调剂资格要求了。一般而言,一志愿复试大多不会明面上要求考生的毕业院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有的话也只是私底下有一些看法,并且大部分好的高校老师都更在乎初试成绩和复试表现,不会刻意去卡考生的毕业院校。

但对于调剂而言,有的院校为了能收到更好的生源,会在调剂要求里注明一些比较“苛刻”的条件。比如某院校前两年都在调剂要求里清楚地注明“只接受双985考生”,即毕业于985院校且报考985院校的考生,去年改成“只接受来自高水平院校且报考高水平院校的考生”。这个“高水平”就很微妙了,不得不叹服中华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而在“双一流”建设开始后,有的院校又将以前的“双985”改成了“双一流”的条件,这应该算适当降低了一点点要求。不过即便是这样,有些只接受“双985”的211院校也导致了自己本校的考生也回不去本校读研的尴尬境地。

考生:请问我能调剂去贵校吗?老师:我们只收高水平院校毕业生


考虑到考研的同学大部分来自普通院校居多,加上需要调剂的话往往初试成绩也不会很高(这里排除每年考浙大计算机的那一拨神仙,其他专业也有,可类推)。因此许多考生在选择调剂时会感到无能为力,只好降低要求。从18年以前的调剂也要调个211,到18年以后的“只要有书读就好”。造成调剂考生这种要求的,不仅仅是比较好的院校要求严格,还和逐年增加的考研人数密切相关。这种局面造就了,大部分(部分专业除外)普通院校的考生要么一志愿一冲上岸,进面一志愿;要么就只能调回本校或者和本校差不多水平高校,调剂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考生:请问我能调剂去贵校吗?老师:我们只收高水平院校毕业生


有的同学可能会想着调剂去B区,从学硕调剂成专硕,这总该胜算大一些吧?很遗憾地是,以前素有“调剂小清华”的云南大学,这两年也已经爆炸,有的学院也开始筛选调剂生生源质量了。亦或是海南大学,虽然没有明文说明,也是要求调剂考生来自211院校。其他B区211院校除了石河子大学、西藏大学这种区位较偏的,基本上成了“调剂生必争之地”。说到B区里的211接收调剂要求也在慢慢变高这个话题,就不得不提某自治区的211,今年还因“压分事件”上了微博热搜,尽管上了热搜,也没有什么改变那些被压分考生境遇的机会。被压那么低的分,一年的努力也就成了泡影,且丧失调剂资格,没有机会去别的院校就读了。

考生:请问我能调剂去贵校吗?老师:我们只收高水平院校毕业生



所以,21考研的同学最好还是做好自我评估,选择一个比自己学校层次高一些但比较稳的院校,一志愿直接上岸。这样的话整个考研过程会愉快、轻松很多。如果不得不面对调剂,也请不要放弃。确定好自己的调剂底线,去选择调剂院校,不要“为了读研而读研”。毕竟,去了一个比自己本科还差的院校读研,想必读研期间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如果没有合适的调剂院校,就需要确定自己是否二战或者找工作了,这个话题这期就不详谈了。

关于计算机考生择校的小建议可以去我主页看前面的文章,希望能对21考研的同学有些许帮助!

关于调剂,大家有什么看法呢?经历过调剂的同学又发生过哪些故事呢?欢迎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