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农创”绽放婺城“科创之美”

“茶花+农创”绽放婺城“科创之美”

雨后初晴时,春光满婺城,茶花已吐艳,只待凤来仪。在婺城区竹马乡方下店村的茶花苗圃里,和苗木嫁接技术打了36年交道的徐小华正一边忙着侍弄自家的茶花盆景,一边给前来看苗的客户做着讲解。“养出好茶花,就能卖出好价钱,这不仅要勤劳,还要有懂得钻研技术,不断创新,精益求精。”徐小华说。从扦插、嫁接到如今的盆景育苗,徐小华都紧跟婺城茶花经济发展的步伐,赶在了中国茶花繁育科技创新的前沿,也分到了婺城茶花产业探路中国市场的第一杯“红利”。

在砧木上修剪出个切口,处理好嫁接苗的接口,往上一靠,拿绳子轻轻一扎,套上袋,徐小华手头不过两分钟,嫁接便完成了。“给他一片叶子就能活”,这是茶花圈里一双公认的“嫁接圣手”。15至20元的砧木采购成本,在苗圃里养上一年就能开花,至少能卖上150元。花农们采挖茶花大苗出售,为便于运输、树苗成活,锯下多余的根系,徐小华拿它们作砧木,一簇簇新茶花开在布满鳞片的老树根上,犹如枯木逢春,别有意趣,两三百元一盆的价格,在苗木市场供不应求。眼下,徐小华正在钻研一项“新技能”,一根木桩,一头插进土里,一头嫁接上各色茶花苗,就能生根开花。

“茶花+农创”绽放婺城“科创之美”

天工的农技高手,在竹马乡少说也有50多人。忙完了自家苗圃里的活儿,大家还得应邀给周边县市乃至外省苗农的基地做嫁接,日薪500多元,一天下来能接500多个芽头。业内有句话,“中国茶花看竹马”,看竹马的什么呢?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茶花栽培技术革新始终是竹马发展的“硬道理”。

1996年,竹马乡下张家村通过土地流转,腾出1050亩茶花种植基地,引进27个茶花种植大户。下张家村的稻农变身花农,给大户打工,既赚到了工钱,也学到了技术。整整十年,依托原来越成熟的扦插技术,婺城大地上出现了大片大片的茶花苗圃,竹马茶花也打进了国际市场。2005年,考虑到茶花生长周期长、原生稀缺品种大树少,竹马、罗店乃至婺城的茶花花农们开始钻研嫁接技术,娴熟的嫁接技术让每株茶花在一年时间内的利润增值至少翻了十倍。

眼下,“花满婺城 云赏茶花”金华市云上茶花节即将启幕。茶花种植技术云培训依然是今年茶花节的重头戏。婺城区邀请了茶花种植专业户在线传授茶花种植技术、讲解茶花栽培要领。嫁接技术与盆景园艺艺术的融合为婺城茶花经济打开了一片“蓝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