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庸·戰“疫”

治庸·戰“疫”| 鐵漢也柔情

治庸·戰“疫”| 鐵漢也柔情

“時代的一粒灰落到每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這句話是寫給每個人的,平凡如你我,每天生活在時代造就的潮漲潮落中。山一樣的變故壓向每一個人時,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頭頂警徽,身負使命的我們在這樣的特殊時期就更不會僅僅是一個經歷者,過往之後,回顧從前,我們是這場“戰疫”逆向行者中的一員,我們是萬眾齊心“抗疫”人民戰裡的滄海一粟,每天都會全力以赴。

咱們繼續來講講

護國所戰“疫”的小故事

(三)

03

鐵漢也柔情

認識護國派出所社區民警奚月波的人都覺得那可是個實打實的鐵漢子人物。奚大哥身材魁梧,樣貌硬朗,行事作風也非常過硬,我一直無法想象他整天和社區裡那些婆婆媽媽打交道時會是什麼樣的場面。不過他的社區管理工作一直非常優秀,他責任區裡的那些大爹大媽非常喜歡他,有事肯定第一時間找他,沒事也要找他談談心,有不少老頭老太太出門遛個彎時還要特意彎到派出所來看看“奚警官”,找他聊會天才心滿意足地回家。可惜奚大哥已婚,不然我覺得那些熱心的轄區大爺大媽們一定把他列為了社區紅娘事業的頭號種子選手。

治庸·戰“疫”| 鐵漢也柔情

他的管區裡有個叫耳巷的地段,屬於城中心的老舊小區集中地,裡面住的最多的是耄耋之年的孤寡老人,大多數行動不便。平時,奚大哥和社區的工作人員都會經常去關照和幫扶他們,時間長了,耳巷裡的老人也就把民警當做了親人看待,奚大哥也把他們看作了自己的親長輩。

疫情期間,廣大市民響應政府號召,絕大多數都待在家隔離病毒,減少出門,通過線上操作外賣或者是自己動手解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問題。但是老年人普遍不懂線上操作,再加上如果是孤寡老人和行動不便,看似再平常不過的生活瑣事就成為了他們無法渡過的難關。想到這些,奚大哥牽腸掛肚,天天蹲在社區裡,除了緊鑼密鼓地開展入戶排查工作外,每天都要到他這些老朋友的家裡轉一圈,詢問身體情況,叮囑防護措施,給出不了門買不到口罩的老人送幾個自己的備用口罩,順便幫他們搬搬重物,捎點他們急需的日用品和藥品過去。

治庸·戰“疫”| 鐵漢也柔情

這天,我在所裡的樓道上差點和急匆匆向外衝的奚大哥撞了個滿懷,不知道什麼事讓他這麼著急。事後得知,原來是住在奚哥管區耳巷1號的一位無兒無女,長期獨居的老太太在家不小心從床上跌落下來摔傷了腿,動彈不得,萬般疼痛之餘馬上想到了奚哥,給他打來了求助電話。奚哥趕到耳巷一號院後提著一口氣大踏步衝到頂樓,五樓啊,幾十秒鐘就衝到了。找到老太太留在對門鄰居家的備用鑰匙,打開門,簡單安慰幾句後背起老太太就往樓下衝。樓下的警車裡早已放好了奚哥提前準備好的軟墊和毛毯,在小輔警協助下奚哥把背上的老太太柔緩地放進警車,給她身後墊好軟墊,為她蓋上毛毯,回到駕駛室,緩了一口氣,踩下油門,驅車前往醫院。整個過程裡,奚大哥從一開始的鐵漢神速風行到之後的暖大叔溫情做派,完全是現實版的“範迪塞爾”到“裘德諾”的完美切換。

治庸·戰“疫”| 鐵漢也柔情

完事回到所裡,大冷天的,奚大哥頭上都是汗珠,氣喘吁吁,我們跟他開玩笑,說怕是他丈母孃病了他也不會這麼火急火燎。他得意地說到,“那肯定,我丈母孃有我媳婦管著咧,我放心,我這管區裡的老朋友些可沒人管啊,他們只放心我。”也是,鐵漢之所以柔情是因為心中裝著大愛,心心念念那些沒有親緣關係卻視作親人的轄區群眾,還有就是,鐵漢背後有個全力支持和理解他工作的溫暖家屬團,他當然也成為了那個百鍊鋼,敵不過繞指柔。

治庸·戰“疫”| 鐵漢也柔情

國之危難終會過去,幸,山河無恙,風雨而立。這些人,這些事會留在歷史的文字裡,影像裡,舊人的記憶裡,但是醫無私,警無畏,民齊心的精神氣節會長存歲月,一直激勵著後人踏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