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齐白石

齐白石(1864年─1957年)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齐白石的虾

齐白石画虾可说是画坛一绝,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细笔写须、爪、大螯,刚柔并济、凝练传神,显示了画家高妙的书法功力。画家写虾,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大胆概括简化,更得传神妙笔。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齐白石的虾图,体现了高度的笔墨技巧,在表现了水墨、宣纸的独物性能外,又将虾之质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是白石笔下最写实的对象之一。齐白石曾无奈地说:'予年七十八矣,人谓只能画虾,冤哉!(78岁题画虾)',诚然,认为齐白石只会画虾是外行家言,就像提起徐悲鸿是画马的,黄胄是画驴的一样可笑,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齐白石的虾确实画的好,人们喜闻乐见,亦是事实。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齐白石画虾成功,特出一告示:'白石画虾,十两一只。'懂艺术的人都说:'润格不高,值!值!'求画者多不讨价还价,交钱取画,各有所得。这一天,偏有一个光头猴腮的乖巧顾主,拿了35两银子去向齐白石购画,心想,这老儿必画四只,岂不赚他半只?心中得意洋洋敲开了齐家大门。齐白石看了,微微一笑,欣然收下银子,要光头顾主次日取画。第二天,光头顾主来到齐家,打开画卷一看,画面上只有三只小虾米,虾不大,却也活蹦欢跳神气活现。光头心想,我那五两银子不能白给,望着齐白石正要发作,齐白石指指画,让他再细细看看。光头眨眨小三角眼睛看清了,在两株水草之间露出一只虾尾巴,那虾头正扎进水中觅食呢!光头顾主自无话说,嘿嘿笑笑,抱着画走了。

徐悲鸿的马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是画马驰名的大家,他的骏马画,英俊豪放,独创一格,既有传统画马的功底,又吸收了西画的长处,为近现代画马的发展开辟新蹊径。在他笔下,一匹匹奔马奋踪扬蹄,在广袤的土地上飞奔,英姿飒爽,神态各异。有的腾空起飞,有的蹄下生烟,有的回首顾盼,有的一往直前,仿佛都要破纸而出。都说画马难画骨,徐先生不仅画出了马骨,更画出了马的神。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徐悲鸿对马的结构和习性都非常熟悉,尤其表现在对细节的描绘上。他画的马鼻孔都特别大,他认为马鼻孔大肺活量也会相对较大,跑起来才会有力而且耐久;马腿的比例相对稍长,长腿跑起来较快。至于蹄,他说'马蹄比女人的高跟鞋还难画。'因为马蹄是力量与重心的集结所在,是动静灵活的关键;拂动的马鬃和马尾,是表现马刚柔相济的魅力所在。太软的毛笔画不出鬃尾的质感和劲力,所以他常用硬笔扫出鬃尾,使之纤毫毕露,而呈现出动力的美感。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在马画领域,徐悲鸿以全新的思维理念,融西画因素于中国绘画技法之中,经长期实践终以大写意的形式呈现于世人面前——这就是悲鸿马。悲鸿马与传统马相比更加昂扬、奔放、蓬勃,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具精神感召力,更加具有时代精神,它的出现在中国画马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画马史上的里程碑。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李可染的牛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李可染(1907.3.26—1989.12.5),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齐白石的弟子。他提出“采一炼十”的主张,即采矿是艰辛的,冶炼更加需要付出倍百倍的劳动,真正的艺术创造必须兼有采矿工人和冶炼家双重艰辛和勤奋。李可染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生劳瘁,事人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无华,气宇轩昂,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这是著名画家李可染多次题写在他的以牛为主题的作品上的跋语,牛是李可染先生一生喜爱描绘的对象,从40年代开始,一直到他生命结束,他留下了许多以牛为题材的精彩作品。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秋郊放牧图》

李可染画的牛,极富生活情趣,这与他长期深入生活、静观默察,对牛的动作习性熟稔于心,不无关系。他笔下的牛,或行、或卧、或凫于水中;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观山,或引吭,或竞渡,寥寥数笔,他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黄胄的驴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黄胄(1925-1997)原名梁黄胄。曾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集资和捐款筹建炎黄艺术馆,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 。擅人物、动物画,长于运用速写表现人物,善于抓住人物的特征,阔笔纵横,线条流畅而有力,特别注重刻划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整体效果生动,风格奔 放而隽永,生活气息浓郁。善画毛驴、骆驼、鸡、猫、狗等,造型准确,意态生动,简括传神。

黄胄在画坛上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笔下的驴子了。驴几乎是随处都可以看到的动物,人们用它代步、运输,它忍辱负重,秉性善良,勤勤恳恳,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人们一说到驴,往往就会想到黄胄笔下一个个生动、活泼可爱的驴的形象,黄胄把驴子的筋肉、毛皮、鬃毛通过淋漓酣畅的墨色,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让人们对驴子的喜爱又增加了几分。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有一次,在北京和朋友相聚,话题竟然落到了黄胄画驴上了。借助酒兴有人发问:“黄胄一生到底画过多少驴?”这一问,竟然使喧腾的饭桌,顿时宁静了下来……黄胄画驴,乃为圈里圈外人所共知。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黄胄一生画驴无数。为此,被誉为世界闻名的“画驴大师”。看着他一幅幅作品如“少女赶驴图”“老汉牧驴图”“双驴图”“三驴图”“四驴图”“五驴图”“六驴图”“七驴图”“八驴图”“九驴图”“群驴图”……为之赞叹,叫绝叫好。您瞧,这驴:欢腾疾矢者,有之;面面相觎者,有之;雀跃嘻戏者,有之;安安稳稳驮物赶路者,也有之;黄胄笔下的驴,可谓,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黄胄先生为什么把毕生心血,都放在了这其貌不扬、模样平平的驴身上?其实,这些年我钻到“画堆”里,才知道黄胄与驴神交已久。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黄胄先生说过:“在我这一生中,青年时期接触过四位画家,他们对我的成长起着决定的影响”。显然,黄胄先生所说的“这四位画家”,便是司徒乔、徐悲鸿、赵望云和韩乐然,而黄胄认识韩乐然先生更早一些。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娄师白的小鸭子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娄师白(1918年6月2日-2010年12月13日),原名娄绍怀,曾用名娄少怀,字亦鸣,斋号老安馆;湖南浏阳人。 14岁就在齐白石先生家中习艺,直至白石先生逝世,学习长达25年之久,是白石先生入室弟子。其作品色彩鲜而不艳、雅而不俗,给人以丰富多采、生机勃勃之感。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娄师白全面继承齐白石艺术技法特色,并有所创新,画作简练中有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尤以画小鸭子著称。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娄师白是齐白石的入室弟子,14岁就在齐白石先生家中学习诗、书、画、篆刻,直至白石先生逝世,长达25年之久。这次展出的四幅作品就创作于这 25年之间,从刚刚入门到学艺有成,齐白石在娄师白的画作上题下四段文字,见证了一段师生相合的佳话。《残荷》是娄师白少年初学绘画时的一幅作品,齐白石 在画上题写道:“绍怀初学画此,能自创格局,将来有成”。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画坛五绝:白石的虾,悲鸿的马,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师白的小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