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让我们走出“穷窝窝”

燕麦历来就是武川县最为重要的主粮依赖,千百年来,武川人一年到头一日三餐几乎都有莜面。如今,勤劳勇敢的武川人,把绿油油的燕麦田变成了农民致富的“金山银山”,也让武川百姓走出了“穷窝窝”。

燕麦——让我们走出“穷窝窝”

燕麦——让我们走出“穷窝窝”

近年来,武川县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壮大特色优势燕麦产业,引导内蒙古燕谷坊生态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开展订单合作,探索出一条“企业+科研单位+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将农民种植、收购和销售市场动态对接,产业效益显著提升,带领一大批农民脱贫致富。燕谷坊集团从市场需求出发,依靠“小微订单农业”,扩大了武川县的整体燕麦种植面积,增加了燕麦产量,直接促进当地燕麦种植面积呈几何级增长。从2015年开始,燕谷坊集团实行燕麦订单种植,以每年高于市场价30%的订单(1.65元/斤)收购价向农民收购燕麦原麦,订单种植农户由118户发展到2314户,基地订单面积发展到6.7万亩,订单基地覆盖全县9个乡镇、73个行政村、360个自然村。通过这种模式,订单农户户均年增收2000多元,收益增幅达30%以上。

武川县全县有53个重点贫困村,燕谷坊集团以当地特色农产品燕麦为突破口,实行帮扶脱贫,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燕麦订单1067户,达到全县贫困户的1/3,订单面积3.2万亩,给予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亩地18元收割补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种植补贴60元/吨,收割补贴90元/吨,拉运补贴20元/吨。同时,燕谷坊集团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4年来累计为6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每人每月资助50元,全年资助600元,共支出3.84万元;累计为31名贫困户大学生提供免息借款,每人每月可借款500元,全年可借款6000元,大学毕业后三年内偿清,共支出经费18.6万元。从此,燕麦农户不愁劣种欠收,不愁种植技术盲点,不愁燕麦卖不出去,不愁价格卖不上去,反之还能获得种植补贴,让产业扶贫力量精准输送到户,使当地农户脱贫不返贫,燕谷坊集团在武川县脱贫贡献率占到56%。2019年,燕谷坊集团被认定为第七批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

定要让燕麦走出去!燕谷坊集团赋予了武川燕麦新的展望和使命。燕谷坊先是自主研发了“双涡流研碾”及“裸燕麦分层破壁”创新工艺,解决了裸燕麦全谷物加工技术的难题,实现精准加工。而后,燕麦胚芽米为产业支点进行全产业链研发,燕麦的产业链条越拉越长,土莜面撬动了大产业。集团在上海建立销售管理中心,营销网络辐射覆盖华东、华南市场,建立了大润发、家乐福、华联、全家便利店等商超渠道,天猫、京东等电商渠道,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1.23亿元,其中互联网方式销售农产品收入7134万元。

今年,燕谷坊藜麦肽、燕麦β-葡聚糖益生菌、全谷物能量棒、全谷物饼干等全面上市。根据燕麦的特性、营养成分及适用人群,逐步形成了以“纯粹本味全谷休食系列、燕麦全谷easy食系列、燕麦源养护肤系列”为主的燕谷坊产品体系。并且先后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科技大奖。

燕麦是蕴含希望的产业,它不仅具有产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有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2018年,燕谷坊集团在武川县新建燕谷坊全谷物生态科技产业园,总面积8.4万平方米,总投资1.8亿元,将建成体验式文旅工厂,全国首家全谷物全有机现代化智慧工厂,全有机轮作双示范样板基地(燕麦、马铃薯)及服务“三农”示范样板项目,内蒙古农工文旅样板项目。

“生态立县、绿色强县”的武川正在书写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新画卷。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武川县减贫6562户13251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8.9%下降到了2019年的0.06%。燕麦荞麦产业、马铃薯产业、蒙中药材产业、食用菌产业、草原乌骨羊产业、黄芩茶产业正如奔腾的六匹快马,载着全县百姓奋力奔向美丽富饶的新武川。(张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