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和範偉的恩與怨:曾是春晚黃金搭檔,為何失聯十四年

相遇是一種緣分,歡迎關注“甜小娛兒”!

趙本山和範偉的恩與怨:曾是春晚黃金搭檔,為何失聯十四年

文|甜沫

在中國豐富而各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中,東北文化旗幟鮮明。東北人普遍具備幽默細胞,哪怕平時聊天,東北人好像都比其他地方的人聊得有趣。他們一張嘴,東北味兒散出來,聽的人就想笑。

近三十年來,趙本山和範偉就是幽默的東北人中的典型代表。兩位優秀的演員主要通過小品這種舞臺形式,將東北人的潑辣、有意思和樂觀豁達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趙本山和範偉的合作可謂珠聯璧合,他們兩個加上高秀敏如三個私人訂製的黃金搭檔,創造了那些年春晚舞臺小品表演的燦爛輝煌。

三位才華卓越的小品演員給觀眾們帶來許多歡樂,但是隨著高秀敏的突然離世,趙本山和範偉的合作也走到了盡頭。曾經親密無間的戰友,竟在此後的十四年中幾乎沒有什麼交集,那麼他們為什麼會失聯這麼久呢,利益紛爭,還是另有隱情?

01、趙本山如何走上春晚舞臺

曾經的合作伙伴、央視原主持人崔永元曾高度評價趙本山:“從我對他的認識和了解,我覺得這個人特別棒,是個百年不遇的人才。”

趙本山的才華主要體現在他讓人笑的本事,喜劇就是讓人歡樂,讓人捧腹大笑。殊不知,童年的趙本山卻只有苦。

1957年趙本山出生在遼寧鐵嶺的一個農民家庭,5歲時,母親病逝,父親遠走,小小的他差不多是一個孤兒。為了活下去,他開始跟著盲人二叔學藝,各種民間藝術形式:吹嗩吶、拉二胡、打手玉子、拋手絹、二人轉小帽、唱小曲、拉三絃等他信手拈來,不出幾年功夫就樣樣精通,趙本山就是吃演藝這碗飯的。

趙本山和範偉的恩與怨:曾是春晚黃金搭檔,為何失聯十四年

練就一身堅實的手藝,17歲的趙本山加入了公社的文藝宣傳隊,他才藝卓著,後來逐漸走被調到縣裡的劇團演二人轉,經過五六年的沉澱後,他成了當地的臺柱子,名氣綿延到省城瀋陽。

調入鐵嶺民間藝術團後,在一次演出中,姜昆看到他的表演,對他十分欣賞,1990年,由於姜昆的推薦,趙本山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

從此,央視春晚進入趙本山小品時代,他先後21次在除夕夜的央視演播廳給全世界的華人表演小品:《相親》、《我想有個家》、《牛大叔提幹》、《紅高粱模特隊》、《昨天今天明天》、《賣柺》、《賣車》、《功夫》、《不差錢》等經典小品,成為好幾代人的美好回憶。

趙本山早早就嚐到了苦難的滋味,但幸運的是,他天賦突出,紮實學藝,善於抓住機會,終於藉助春晚的舞臺名利雙收。

02、趙本山對範偉的知遇之恩

範偉比趙本山小5歲,出生於遼寧瀋陽,他的家庭條件比趙本山好很多,但他的父母也都和文藝不沾邊,父親在工廠做宣傳幹事,母親是營業員。

他從小痴迷相聲,經過專業培訓之後,21歲的範偉考入了瀋陽曲藝團,從此開始了長達12年的相聲創作和演藝之路。

範偉也屬於天生的演員,他創作的第一相聲就被推薦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演播。1986年,24歲的範偉參加了全國相聲邀請賽,他成為相聲圈一位潛質無限的年輕演員。

趙本山和範偉的恩與怨:曾是春晚黃金搭檔,為何失聯十四年

但是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轉變,小品這種富有生活氣息的表演形式吸引著更多的目光,而相聲市場卻沒有那麼景氣,1991年,範偉也嘗試著開始演小品。演了幾年後,他希望自己有所突破。

由於同是遼寧老鄉,小品新人範偉通過熟人找到了已經聲名鵲起的趙本山,希望能與他合作,哪怕演配角。

爭取就有希望,1995年,範偉如願以償,他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與趙本山等合作《牛大叔提幹》,喜獲小品類二等獎,從此,範偉正式開始了與趙本山長達十年的親密合作。

趙本山對範偉有知遇之恩,如果不是趙本山的提攜,或許範偉還在瀋陽曲藝團當一個普通的小品或者相聲演員。

趙本山確實幫助範偉獲得了舞臺、機會和名氣。但是,範偉的成功也絕不僅僅是一次露臉的機會,他本身的幽默感和全方位演藝本領才是他成功的根本原因。

趙本山和範偉的恩與怨:曾是春晚黃金搭檔,為何失聯十四年

如果沒有趙本山,範偉也會被其他人發掘,或許會有一條不同的演藝道路。但趙本山對範偉的恩情,他肯定不會忘記,知遇之恩,難能可貴。

03、範偉對趙本山的些許怨氣

2005年,鐵三角中的高秀敏去世,範偉也隨之退出春晚舞臺。

關於不再上春晚的原因,範偉在採訪中不無感慨地說:壓力太大了,直播的形式讓人受不了。但許多人猜測,除了壓力,還有所得分配方面的問題:範偉名氣大了,他不想在趙本山跟前當小跟班了,利益分配上存在著極大不公平。

趙本山、高秀敏和範偉曾經一起去四川演出,一共演了7場,趙本山拿了42萬,但只分給範偉7千塊。這其中的差距可不是一點半點。

當時,高秀敏還對趙本山說:“哥呀,你太黑了,只給人範偉7千,你給範偉兩萬也好啊。”範偉和趙本山的關係一直都是合作伙伴,並不是師徒,同是演員,主次必然有別,但是如此分配勞務費確實讓人心裡不痛快。

趙本山和範偉的恩與怨:曾是春晚黃金搭檔,為何失聯十四年

後來,兩個人的關係就越來越涼了:範偉一家搬到了北京,而趙本山常駐遼寧,兩個人的聯繫聊勝於無。曾經在採訪中,趙本山抱怨:範偉去了北京都不接電話了,人家現在是大腕兒,請不動了。

人往高處走,我覺得這是人之常情,有了名氣也極具實力的範偉想要更好的發展也是無可厚非的。

這世上,哪有不散的宴席,所以,合作搭檔的替換應該是很尋常的。不合作之初,肯定是各有情緒,但是,日子久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規劃。

04、各自發展後的漸行漸遠

離開趙本山的範偉,雖然不演小品了,但他卻另闢蹊徑找到了自己更合適的位置:影視劇演員。

陸川曾這樣評價範偉:“好的喜劇演員在轉型後往往能成為偉大的藝術家,範偉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中國最受低估的男演員。”

範偉先後出演了《耳朵大有福》、《非誠勿擾》、《即日啟程》、《跟蹤孔令學》、《私人訂製》、《道士下山》、《不成問題的問題》等各種題材的電影,成為一個實力派演員。

離開春晚舞臺的第二年,也就是2006年,範偉出演章家瑞執導的電影《芳香之旅》,因其突出表現,拿下了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的特別表演獎,旗開得勝,首戰告捷。

十年後,範偉憑藉在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中出色表演一舉拿下第5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影帝。這時再稱範偉為大腕兒,也不為過了。

趙本山和範偉的恩與怨:曾是春晚黃金搭檔,為何失聯十四年

與此同時,趙本山的演藝事業也正進行得轟轟烈烈。

他搭起了劉老根大舞臺,收了100多個弟子,拍起了鄉村愛情繫列電視劇,富可敵國,兩億元購進一輛私人飛機。

無限風光之後,2012年趙本山因心臟病突發,順勢退出了春晚,關於他的消息也少了許多。

而這幾年中,趙本山和範偉的聯繫也基本處於停滯狀態。人生的漸行漸遠,有時竟覺得自然而然。但想起曾經的親密無間,不經意間心中也會增添一絲惆悵。

05、再次相逢時一抱泯恩仇

直到去年,因為拍攝《劉老根3》,趙本山和範偉才算是真正相逢,他們已失聯14年。

範偉的戲殺青之後,趙本山和範偉相擁在一起,似乎他們一直都是好朋友,從未有過隔閡。多少錯過,或者還有重重的誤會,在那一刻,全都消解了,彌散了。

趙本山和範偉的恩與怨:曾是春晚黃金搭檔,為何失聯十四年

歸來之後,他們都已不再年輕,白髮、皺紋和滄桑,已成為他們生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生的是是非非,誰又能說得清,孰對孰錯,無須再計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