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勁義:這是對企業掌舵人領導力的一次重大考驗“守住”陣腳方可轉危為機


對話 | 馮勁義:這是對企業掌舵人領導力的一次重大考驗“守住”陣腳方可轉危為機

三盛地產集團總裁馮勁義


中房報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


“一次不可預期的‘黑天鵝’事件,給了每個地產人必須暫時停下並審視自己的機會。也是對企業經營的一次全面檢驗,以及抓住市場窗口期的一次契機。”三盛地產集團總裁馮勁義表示。


面對疫情衝擊,三盛集團已在多個方面進行了調整與應對,包括內部提升現金流管理,以及也會因時而動,因地制宜,把握眼前收併購的機會等,積極拓展。


他也進一步表示,這是一個大浪淘沙,加速行業集中度提高的過程。能經受考驗,把握機會並轉“危”為“機”的優秀企業,都會脫穎而出。


中國房地產報:您認為此次疫情對整個行業有什麼影響?包括影響程度、週期、人群?


馮勁義:首先我認為疫情的影響是暫時的,對於整個房地產業的影響不是決定性的。同時,不可否認的是,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化進程依然還有足量的空間,面對疫情的衝擊,不同地區的“因城施策”的政策變化會陸續出現,在不同階段,預計會有利好的小環境出現。隨著疫情的逐漸平息,預計第二季度開始前,市場購買力將逐步恢復,融資窗口會適度的放鬆,行業將逐步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中國房地產報:對於疫情後2020年房地產市場發展趨勢有什麼判斷。


馮勁義:大行業環境將保持2019年的相同政策態勢,“房住不炒”是根本核心導向,房地產也不會被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今年年初,地產行業雖然受到疫情擾亂,但2020 年的銷售規模等關鍵經營指標不會出現大幅度下降。今年是實現“全國小康”的決戰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最後一年,根據常識判斷,如果能達到國家戰略目標,GDP增長速度將維持在 5.6% 左右,保持帶給地產行業政策性的利好。


中國房地產報:這次疫情對於公司發展帶了什麼樣的衝擊?有什麼改變的計劃嗎?如是否會推遲拿地等。


馮勁義:這次疫情對於地產行業的衝擊是普遍性的。


對於三盛而言,從短期看,會階段性的進行戰術性調整,適度性的進行成本收緊,提升現金流管理水平,也會針對變化,因時而動,因地制宜,把握眼前收併購的機會。


從中長期看,三盛制定的“雙千億”戰略將繼續堅持,這是我們不變的戰略方向,通過搭建起“共創、共進、共生、共享”的事業大平臺,讓三盛人共同激情投入,坦誠共贏。在財富共同體中,讓機制穿透人性,不斷推動企業自我驅動的進化與提升。


隨著疫情發展趨勢的影響,市場一定也會出現投資佈局,獲取土地的機會。今年的特殊環境,短期對於中小型、項目型的房企會遇到很大困難,這對於三盛有彎道超車的潛在優勢,也是進行收併購的大好時機。充分過濾並抓取有效的線索信息,利用更好的收併購模式,尤其是增加收併購、承債式收購項目等,可實現用少量資金和更高的槓桿去獲取優質土地儲備。


中國房地產報:這次疫情帶給您個人的最大沖擊是什麼?有什麼感觸?


馮勁義:一次不可預期的“黑天鵝”事件,給了每個地產人必須暫時停下並審視自己的機會。


面對眼前“疫情”的兇猛攻勢,我們要辯證地理解面對“危機”。凡事有“攻”就有“守”,有“危”就有“機”。


一方面看,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的會對整體經濟產生很大的衝擊,企業經營必然也會遇到很大的挑戰。面對疫情的“攻勢”,積極調整應對,階段性的“守住”陣腳,將疫情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是對企業掌舵人領導力的一次重大考驗。


另一方面看,面對疫情,也是對企業經營的一次全面檢驗,抓住市場窗口期的一次契機。個別中小房企很難挺過這次衝擊,這是一個大浪淘沙,加速行業集中度提高的過程。能經受考驗,把握機會並轉“危”為“機”的優秀企業,都會脫穎而出。


中國房地產報:在疫情面前有什麼樣的心裡話,要我們傳遞給行業,一起為武漢加油!


馮勁義:對於未來,要相信春天即將到來,也要熬得過春天到來前的寒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