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你會選擇交一個“徐姑姑”這樣的朋友嗎,我想我“不會”

說起徐文昌,就不得不提同事與客戶給他起的暱稱“徐姑姑”。這個閃耀著“母性光輝”的名字聽起來很女性化,但是劇看多了你就會發現這個是大家對他細心惦念身邊人的褒意。關於“徐姑姑”還有個小趣事:當初我接到劇本的時候,公司同事也沒告訴我讓我演誰。看了沒一會兒發現不對勁兒,我才去問到底讓我演誰。同事說你演徐文昌,我說我也沒怎麼看到徐文昌出場啊。後來找了半天,才發現“徐姑姑”就是徐文昌。

安家:你會選擇交一個“徐姑姑”這樣的朋友嗎,我想我“不會”


在我看來,徐文昌這個人佛系歸佛系,但他依然有原則、有底線。可能通俗點兒來說,他的寬容度會比一般人高。佛系不是一味地隨緣、平淡如菊,對方一直源源不斷地進攻,而我一直毫無動靜,這不叫佛系。就像徐文昌對房似錦說的:“我其實是真正的外圓內方”。為人隨意,做任何事都摸著良心,有正確的價值觀。當然了,所謂的正確價值觀也只是“徐姑姑”自己的想法,也有很多人覺得他價值觀不正確,因為每個人的立場都不一樣。他只是給那些追求幸福的人列出些許建議,想讓他們開心,但具體被不被採納他不看重結果。畢竟人生和幸福是自己的,他人無法左右。徐文昌的佛系是負責問心無愧做好自己該做的眼前事,明天就不會過的太差,但如果眼下的事情都做不好,哪裡來的明天。他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一直在成為他想成為的人。這樣的人生,因為知足,所以常樂,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作為一個店長,徐文昌很少跑來跑去帶客戶看房了,他最重要的工作內容就是幫助自己的員工成長,同時還可以把控安家天下靜宜門店的全局。再一個工作就是與老洋房深入交情,無論是寫書還是掌握各種老洋房歷史、政策的細枝末節。徐文昌是買賣老洋房的專家,他一個人開一單就可以養活整個店。這也正好說明為什麼會有不開單的店員在靜宜門店一呆就是兩年。“徐姑姑”就是這樣一個人,哪怕遞個鞋套、送一杯水,他都會給店員記上工作量,他也會把自己的單子、自己的佣金拿出來分給大家。這一點慢慢的觀眾們就會知道了。

看到有人說“徐姑姑”是傻白甜,我的感受,他其實是大智若愚,他看身邊人和事都是比較透徹的,從第一步就能看到後九十九步。用那場小區物業經理與保安隊長打架的戲舉例:“徐姑姑”最在乎的不是物業經理的惡行有沒有被揭露,他看到的是一旦雙方有了衝突,家裡生病的孩子和親人該怎麼辦。如果在他承受範圍之內的惡行不被揭露,從而保安隊長的孩子可以父親在身邊陪伴,那何必非要把事情做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導致於大家有更大的傷害呢?如果一個傻白甜,能夠看到這樣長遠的話,他也算是比較獨特的傻白甜吧。包括賣老洋房,徐文昌說過,這是個老洋房看緣分,而且是個磨人性子的事兒。有的時候一個單子兩三年,最後也未必能成功,大部分人做不了老洋房,都是無法接受辛苦了幾年後以失敗告終的結果。

安家:你會選擇交一個“徐姑姑”這樣的朋友嗎,我想我“不會”


很多觀眾也埋怨徐文昌應該對張乘乘狠一點。難道,對犯了錯的前妻,對一個孕婦,二話不說推搡或者給一個巴掌的行為,真的才叫Man嗎?看上去藕斷絲連,但是從搬家離開的那天起,他就再也沒有想過複合,給人留一線餘地難道不好嗎?對於房似錦,雖然徐姑姑欠她一個“奧斯卡小金人”,但能夠讓她“每天回家都有口熱乎飯”並且能夠並肩作戰,才是最溫暖的吧,後面還有很多故事,可以慢慢體會。

在觀眾看來“徐姑姑”太善良了,太貼心了,太理想化了。但是真的請大家一定要相信,我們的生活是美好的,我們的生活當中,也一定有這樣的人。也許你尚未遇見,但是我相信再堅持堅持做一個更好的自己,你總是會遇到這樣的“徐姑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