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和弟弟的一件小事,我記了20年,爸爸還說我不懂事

小時候,最親的爺爺生病了,我花了半年時間,希望折滿一千顆星星,帶回老家送給爺爺,他就能好起來。

但還沒來得及回老家給爺爺,有一天,我表弟來家串門,見到星星罐頭,兩眼放光想要。

我當然不願意,沒想到表弟又哭又鬧,還去告狀,爸爸就跑過來對我吼:“怎麼做姐姐的,不懂事,一個破罐頭你就給他吧。”

一邊說一邊把我手上的罐子搶了過去,因為太用力,還把我推倒了。

表弟拿到了罐頭,想看星星雨,便跑到頂層,把罐子裡的星星全部揮灑了出去。

我看著星星落地,灑落一片,心痛到不行,但不敢哭。

小時候和弟弟的一件小事,我記了20年,爸爸還說我不懂事

自從這件事後,我就變得特別膽小,爸爸只要講話聲音稍大些,我馬上就變得特別安靜,還老做噩夢,半夜哭醒,夢到爸爸不要我了。

長大後,我終於鼓起勇氣和爸爸聊到這件事情,本以為會得到爸爸的道歉,結果爸爸不以為然呵呵一笑:“這麼件小事你怎麼還放心上,有必要嗎?”

這件“小事”成為了我過不去的坎,每每想到就會心痛。

都說成就一個孩子很難,但摧毀一個孩子特別簡單,簡單到你根本沒有意識到你已經摧毀了他了。

小時候和弟弟的一件小事,我記了20年,爸爸還說我不懂事

我想把妹妹裝在袋子裡扔掉

親戚的兩個女兒,一個七歲,一個三歲。一次,我去親戚家吃飯,六歲的姐姐正在看《哆啦A夢》,她說她也想要一個哆啦A夢的百寶袋。

我問她如果有百寶袋,最想幹什麼。她一本正經地說,最想把妹妹裝在袋子裡扔掉。

我吃了一驚,問她原因,她說:因為我討厭妹妹,我的東西都要給妹妹,媽媽只喜歡妹妹,不喜歡我。

原來,親戚一直都要求姐姐要愛護妹妹、讓著妹妹。吃的零食、玩的玩具,都要讓妹妹先挑,妹妹喜歡姐姐的東西,姐姐要讓給她;

一次,妹妹拿著畫筆,把姐姐最喜歡的娃娃塗得面目全非,姐姐看到,從妹妹手裡搶過娃娃,妹妹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姐姐拿著娃娃向媽媽訴苦,反被批評把東西隨處亂放,而為了安慰大哭的妹妹,媽媽給了妹妹一顆巧克力。

小時候和弟弟的一件小事,我記了20年,爸爸還說我不懂事

小孩子的話,聽來天真幼稚,卻是他們最真誠的想法。

父母不問是非,只要求大的讓著小的,只會讓孩子覺得不講道理。

大孩子滿腹委屈,把所有的不開心歸結於弟弟或妹妹身上,認為是他們分走了自己應得的愛;

小孩子有恃無恐,他們明白,即使犯錯,但自己年紀小,總能夠得到諒解,所以愈發放肆。

一個放縱,一個怨恨,久而久之,即使血濃於水,親密的關係也會產生隔閡。

大的就一定要讓小的嗎?

鄰居家有三個孩子,他們家特別寵小兒子,因為是最小的孩子,所以一直被捧在手心裡。

每次和哥哥姐姐發生矛盾,父母都會以“他小”為理由,要求哥哥姐姐讓著他。

當時,哥哥存了很久的錢,買了一個隨聲聽,弟弟很喜歡,找哥哥要,但是哥哥不給,後來他自己偷偷地把隨聲聽拿走了。

哥哥發現以後,弟弟拒不歸還,兩人就打起來了,桌子椅子亂成一團。父母知道後,說哥哥不懂事,一點兒也不知道讓著弟弟。最後隨聲聽還是給了弟弟。

弟弟拿著隨聲聽到小夥伴們面前炫耀,大家都非常羨慕他,不只是他的隨聲聽,更羨慕的是他在家裡的地位。

但是,他習慣了當家裡的小皇帝之後,甚至要求家人之外的所有人都對他好、滿足他的要求。

小時候和弟弟的一件小事,我記了20年,爸爸還說我不懂事

越長大,他的小夥伴也越不想與他來往。

家庭裡被偏愛的孩子,都是幸運且幸福的,因為父母把更多的愛和關注給了他們。

但另一方面,被寵溺的孩子,也會依仗父母的偏愛,把別人對他的好當成理所當然,他們學會了接受愛和關懷,但沒有學會愛他人的能力。

你們家有幾個兄弟姐妹?你覺得爸媽偏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